合同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法律常识2023-11-23 09:11:30佚名

合同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一、合同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

在大陆法系,合同责任通常被称为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所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此定义得知:“违约责任”是违犯合同义务的产物。同时,反映出立法者立法意图对于违反合同义务这种行为的一种制裁,在于对违约方的违约责任的追究。以此构建的合同责任体系为:将合同义务不履行划分为各种违约形态,以违约形态为中心,为不同的违约形态设定不同的合同责任。“责任”成为大陆法系定义合同责任物构建合同体系的基点。

而英美法系没有使用合同责任这一概念,与之相似的概念是“违约救济”。依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1021条第34项对“补救”的解释,所谓“违约救济”是指合同一方违约后,合同另一方(受损方)通过或不通过法院而取得求助的权利。可见,在英美法系,当一方违约时,法院首先考虑的是从保护 债权人(受损方)利益的角度出发,应该赋予债权人哪些救济的 权利,这是和大陆从违约方考虑如何追究违约方违约责任是不同的。而且,这些救济的权利不会因一方违反合同义务的内容而受到影响。由此可见,英美法系更强调的是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权利与救济的关系,从而构建的责任体系是以“违约补救”为中心,违约形态只是对各种补救手段的行使起辅助性的设定条件和范围的条件。总之,英美法系的合同责任体系的基点是债权人的救济权利。

二、违约责任赔偿的范围

合同法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作为限定赔偿范围的手段(“法的因果关系”),中国法没有采纳德国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尽管条文中有“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而是采纳了在比较法上居于有力地位的“可预见性规则”。

与日本民法第416条相比,中国法的特别之处在于:中国法没有区分“通常损害”与“特别损害”,而是对所有的损害统一地适用可预见性规则;就适用可预见性的时点,中国法明确规定了“订立合同时”,而非“债务不履行时”。

综上所述,合同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应该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违约责任是合同责任三种分类中的一种,合同责任一般被分为缔约过失责任、预期违约责任和违约责任。当然不同法系对两种责任的划分也不同,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属于哪种法系来作出判断。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唐山律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