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分拆踩下刹车,阿里反复调整的背后到底是为什么

新闻资讯2023-11-18 10:05:49橙橘网

阿里云分拆踩下刹车,阿里反复调整的背后到底是为什么


从高调宣布,到财报中写道“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短短数月,阿里云便官宣“暂别”资本市场。

11月16日,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发布2024财年第二财季(截至9月30日)业绩,该季度阿里营收2247.9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76.48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在多个业务集团中排名尾部。

与财报数据相比,两家归属于马云家族信托的实体预期将在11月21日左右出售共100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的消息更让外界震惊,随之而来的还有财报中有关阿里云不再分拆,盒马IPO暂缓的消息。

多重消息之下,市场情绪被进一步放大,阿里巴巴17日港股大跌近10%,17日美股盘前跌超3%。

为何对分拆业务决策进行重大调整,在16日阿里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管理层并未给出直接答案。

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表示,阿里云将坚持“AI驱动、公共云优先“,以AI+云计算双轮驱动发展,“阿里集团将在阿里云战略方向上保持长期坚决的投入,同时云智能集团仍会继续保持独立公司运作方式,采取董事会授权的CEO负责制”。

有投资者在电话会上提问,阿里云的上市计划是暂停还是永远取消,市场形势有所变化后,会不会重新考虑阿里云的分拆。对此,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并未做出明确回答。

蔡崇信表示,之前想做阿里云的完全分拆时,阿里云所处大环境的整个运营可预测,可以透明地向投资人展示该业务的增长态势,“如今大环境发生变化,现在我们不再通过金融工程,而是通过进一步的投资来显现云业务的价值,未来会寻求提高它的增长,包括收入和利润。”

对于此事,阿里云方面回应称没有官方评论,以公告为准。

一位不愿具名的阿里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云计算、人工智能都是烧钱部门,拆出去就要考虑盈利,专注研发本身需要持续投资,如果业务走着走着,发现不分拆是有必要的,那么可以及时转向,“眼前的形势,拆出去股价就一定会好吗?”

张勇的离开是信号吗?

阿里云的完全分拆是阿里集团组织变革的重要动作之一。

今年3月28日,庞大的阿里集团启动“瘦身”,时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的张勇宣布“1+6+N”组织变革,并称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5月18日,阿里云正式向员工发出全员信,确认上市时间表为未来12个月内。

中信证券在今年2月表示,考虑其营收增速和盈利能力后,参考亚马逊云服务AWS的估值,为阿里云计算业务报出了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今年8月,钉钉作为阿里集团内部的独立业务进行发展,当时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此举是在给阿里云的上市铺路。

今年9月10日,张勇却以一种较为突然的方式一退到底,辞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由集团CEO吴泳铭兼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当时,有阿里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虽然调整了高管,云的整体方向还是保持的。”

而在彻底告别“逍遥子”时代两个月后,在11月的财报中,阿里集团便宣布了阿里云不再推进分拆。此时再回看,张勇的退出,与吴泳铭的出任,或许当时就是一种信号,云业务或许没这么快分拆。

对于此事,网络上也出现了多种声音。有媒体报道,接近阿里云人士称,张勇的去职与集团高层对阿里云的总体规划发生变化高度相关,在两周多前,阿里云内部明确了不上市的规划,而在更早之前,集团和阿里云内部已经对这一政策或将落地有所警觉。

针对上述传言,阿里集团及阿里云方未予回应。

阿里则将停止分拆的原因归结为美国芯片出口限制。财报写道,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因此决定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而是会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阿里集团不再推进阿里云的上市,阿里云可以参考菜鸟的方式,后者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还有分析称,在AI热潮中,阿里内部也有很多业务需要阿里云的服务,所以阿里不会“放手”。

独立IT、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阿里集团将中止云智能独立的真正原因在于,今年年初,阿里集团原管理层提出的“1+6+N”组织模式过于激进,新管理层适度回调。

在分析中,付亮指出,阿里云的大模型“通义千问”仍处于投入期,阿里集团中像五六年前那样有活力的业务已经不多:“适度回调,不再追求全面独立运作,这有利于大模型这样的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潜力业务的发展。但无论是云智能集团,还是其他业务集团,阿里巴巴都需要解决‘如何让大象跳舞’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归根到底,或许还是因为阿里云的业务表现没有达到预期,在本财季仅有2%的营收同比增长,减少了上市的确定性。谷歌、微软、亚马逊等都没有将旗下的云业务进行分拆,因为在大模型时代中可能都存在需要重新估值的问题,缺少对标体系或许也是促使阿里云中止分拆的原因之一。

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正如阿里所言,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影响也是应注意到的因素,生成式AI浪潮带来的巨量计算需求,虽然让卖算力的云厂商迎来新的机会,但也加剧了对先进芯片的需求,“作为阿里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商、金融方面的应用场景对发展云计算无疑是有利的,但阿里在全球范围也面临来自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等竞争对手,分拆出去后是否具备竞争优势,还需要继续观察其在技术研发、市场扩展、服务创新方面的表现。”

就在一周前,阿里云刚刚经历了一次大型宕机。

11月12日18时许,阿里云疑似发生大规模故障的消息开始在微博上刷屏,阿里系诸多产品受到影响。据网友实测,故障范围涵盖阿里云、阿里云盘、淘宝、天猫、闲鱼、饿了么、钉钉、CSDN图床、语雀等一系列阿里系应用,其中钉钉等应用直接无法打开,淘宝、天猫、闲鱼等则是交易系统故障。

本次故障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有媒体报道称,在一个阿里云客户服务支持相关的钉钉官方群内,相关管理员发布公告表示,2023年11月12日17:44起,阿里云产品控制台访问及API调用出现使用异常,阿里云工程师正在紧急介入排查。据阿里方面消息,19:20左右,经工程师紧急处理,阿里旗下淘宝、钉钉、阿里云盘等APP已全面恢复。

在阿里云12日发生故障时,就有网友调侃这是“降本增效的结果”。还有网友由此联想到于2022年12月发生的上一次阿里云大规模故障,当时阿里云香港地域服务中断超过12小时、被内部评定为P0级(最高级别)事故,几周后,阿里集团便公布了多个高管职位变动。

付亮认为,表示为了追求良好的财务表现,云智能集团不得不大力压缩成本,这对其云服务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一拆六”后的反复调整,马云重回“戎马”

2023年,对阿里员工来讲应该是近些年调整最多也是最大的一年。

今年3月,已“闲云野鹤”两年之久的阿里创始人马云来到其创办的杭州云谷学校,次日阿里宣布了“1+6+N”组织变革,这被认为是“阿里巴巴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

6月份,马云头戴鸭舌帽出现在2023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会场观赛,公开露面的三天后,阿里宣布了管理层大腾挪,张勇卸任,当大家认为他会专职担任阿里云董事长兼CEO后,阿里又在9月宣布张勇一退到底,获“功勋阿里人”称号。

谈及阿里今年以来的种种变动,一位阿里人士笑言:“各种调整只促成了一件事,让逍遥子(张勇)逍遥去了。”

11月,当阿里在财报中宣布1+6+N组织调整变化时,马云也在财报外“活跃”,马云家族信托拟减持1000万股阿里股票,市值超8.7亿美元。消息一出,阿里美股即跳水。创始人减持股票不足为奇,但当减持新闻与阿里云中止分拆、盒马公开募股计划暂缓等消息同一天释放,市场情绪也被放大。

马云家族信托此时减持阿里股票非常不合时宜,但是否是马云本意,目前不得而知,阿里方面对此未有评论。

除上述较受关注的阿里云外,1+6+N进展究竟如何?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六家集团里,淘天集团是第一家完成组织设计的,今年4月,随着客服、技术、人力、财务等原阿里集团中台团队整体或部分划入,该集团具备了人财事完整独立建制,实现了淘天集团的全面独立经营管理。

盒马方面,本是预期阿里启动改革后首个独立上市的子公司,如今“首个独立上市子公司”这一头衔很可能花落菜鸟,菜鸟已在9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据悉,盒马可能暂时搁置在香港的IPO计划在9月份就已传出,原因是与潜在投资人谈判后的估值不达预期,或出于市场对消费股的信心仍然较为疲软。

蒋凡执掌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正为外部融资做准备,这是阿里在该季度增长最快的业务集团,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阿里大文娱板块以及阿里本地生活方面,一直未有IPO消息传出,这两个板块也非阿里前期计划上市的业务。

此外,1688、闲鱼、钉钉、夸克作为独立子公司,也就是“N”公司运营,阿里以3-5年为周期持续投入。

财报会上,吴泳铭首次作为阿里集团CEO参加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并介绍了阿里未来的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这三个方向,吴泳铭在9月完成“权利的交接”后发布的全员信中也曾提到。

时间拨回到2020年7月,张勇发布了他任阿里董事会主席后的第一封股东信,其中提到,阿里下一个目标,是服务中国10亿消费者,在阿里平台上实现人民币10万亿元的消费规模,并基于此全面走向全球化,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尽早完成这一目标。当时,阿里的三大战略是“全球化、内需、云计算大数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