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10月河北新增1例猴痘确诊

新闻资讯2023-11-18 11:56:28橙橘网

沧州10月河北新增1例猴痘确诊

  11月16日,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公布2023年10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年10月1日-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27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17例、上海16例、浙江15例、北京13例、四川12例、河南8例、江苏7例、湖北6例、广西6例、湖南5例、黑龙江4例、福建4例、山东4例、天津2例、重庆2例、云南2例、河北1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江西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98.2%病例为男性,90.0%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病例中有2例女性。

  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2人发生感染。

  三是97.2%为主动就诊发现,1.8%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发现。

  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拓展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猴痘是怎么传播的?

  (一)传染源

  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分为动物传播与人际传播。

  动物传播

  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发生传播。

  人际传播

  主要通过接触猴痘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而产生传播,也有母婴传播的报道。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包括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或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猴痘有啥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13天,最长可到21天,感染者可出现发热、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瘙痒、疲劳、肌肉酸痛、背痛、咽痛、口腔溃疡等。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退热后出现,可累及口腔咽喉黏膜/肛门、生殖器、角膜等,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可持续长达数年。

  感染猴痘如何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猴痘,可以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主动向医务人员报告自己的症状,采样后进行检测。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

  病例需要隔离治疗吗?

  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变部位已结痂,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解除居家隔离。对病情较轻且具备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确诊病例,经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离治疗。

  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隔离吗?

  不需要集中隔离。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暴露风险评估结果,疾控机构负责及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密切接触者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限为最后密切接触之日起21天。

  猴痘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吗?

  我国大部分人群(尤其是1981年以后出生人群)无天花疫苗接种史,缺乏对猴痘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从而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我国内地暂时没有可用的猴痘疫苗,国内相关疫苗生产企业正在组织研发。

  如何预防猴痘感染?

  1、计划出境人员,要密切关注出行目的地的猴痘疫情

  2、避免和猴痘感染者密切接触

  3、高危群体主动了解猴痘预防知识

  4、注意手卫生

  5、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本文标签: 病例  密切  人群  皮疹  黏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