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名词解释分为两种,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
学校教育会有专门的老师去教专业知识,训练应试能力。而其他时间就需要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去培养,避免他们走向“歪路”。
娃从小陪在我们身边,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充分影响后代的未来。他们就像白纸,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纸上最浓墨的颜色。
当代年轻家长里,很多都是儿时吃过苦、经常受委屈的。这代人对后代的关爱和精神的怜惜,通常高于上代人。但有时这也可能变成新的“溺爱”模式。
不想把娃“养废”,就不能“要什么给什么”
许多家庭都是一胎比较多,对子女可谓是“放在手心怕碎、含在嘴里怕化”。笔者见过一位女家长,所有事都帮学生做好,穿衣吃饭就不用说了,恨不得什么都替他们做。
但是,从她女儿的反应和眼神中,我却看到了很多不屑。比如女儿在玩手机,家长去把水壶、文具等东西放在书包。
母亲唠唠叨叨的提醒学生什么时间该喝水。而这位学生却很不耐烦的回复:你帮我告诉老师吧,我记不清楚。
家长当然知道,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能随意麻烦小学老师呢?但或许连这位女同学自己也清楚,母亲不会那样做。但偏偏已经习惯了向家长发号施令。
笔者想说的是:“要什么给什么”的形式,不光是学生的硬件层面。还包括日常的行为中,有些家长替他们操持好一切。
表面上看是关怀学生,实际上却反而把娃养废。985大学生不懂如何洗袜子,只能将攒一学期的袜子带回家。
这就是因为缺少底线的“宠爱”,让这名学霸变成一个只会做题的“机器”。学习固然重要,但子女总是要离开家长的怀抱飞向更远的地方。
在外面总会有家长顾不到的地方,还不如从小就锻炼学生有自理能力。家长在他们成长前期,可以去心疼和帮助,但是原则的问题上不能逃避和溺爱。
年轻家长因为补偿心理,容易进入误区
年轻的家长们在教养学生的过程中,频频展现出一种特别的心理。他们渴望为子女提供一份“完全不同于自己童年经历”的成长环境。这种心理源自于他们对于自己的一种弥补。
在那个年代,他们可能并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多少重视和慰藉。这类年轻家长,或许在原生家庭中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没有得到足够的呵护和关怀。
这种遗憾和心灵的缺憾,鞭策着他们以一种近乎痴狂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后代。愿意将所有的爱与关注都倾注在“第三代”身上,尽力填补曾经的那个空缺。
这种“阴影”,促使年轻家长们对待学生可能饱含纵容。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学生的快乐。很多东西只要学生开口,就必须满足。
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为此,年轻家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不辞辛苦地提供一切所需。
然而,在这种竭尽所能的保护下,家长们是否注意到了一个事实:学生是否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机会去探索和成长?抑或是被这种溺爱所束缚,失去了自由和独立的机会?
这代家长很容易从上代人那里走向另一种极端。就是认为只要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他们就会更加自信。过度担心“年少不可得之物”将困其一生。
没有底线,可能坑了学生,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实际上,我们普通家庭想要满足后代的一切需要,有些不现实。而早期没有底线地满足需求,可能造成后代的错觉:我生于世,唯我独尊、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
以至于一旦未被满足,便出现过激行为。例如,笔者某位朋友的亲属中就出现这样一个男生。他很大岁数也不工作,向母亲要几千元时,家长没有给,他便拿刀子挥向母亲。
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因为早期没有底线,反而可能坑了后代,让他们有错误的认知。家长和学生有各自的辛苦和不容易。任何一方承受过度的职责也是一种畸形。
【话题】你身边有这样的学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