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执法工作,怎么为人民服务的”“你这让人无法接受”,这是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街道在博雅西园小区开展拆除违建工作时遇到的指责和阻力。博雅西园建成于2003年,共有20栋楼,几乎每一栋都涉及顶层违法建设。五年来上地街道逐渐助拆30余处,还存余82处。这也成为社区新的矛盾激增点——反对拆除的居民对违建定义提出异议,认为拆违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已经拆违的居民表达虽然依法配合了拆除,但对后续问题的解决十分担忧。
本期《向前一步》走进上地街道博雅西园,搭建沟通平台,围绕顶层违建这一城市管理中的热点和痛点,开展法与情、安全与便利、品质与发展的探讨与对话,力争找到楼顶新秩序的构建之路。
多年自建房为何一朝成违建?
录制一开始,反对拆除的居民就提出自己加盖的部分不是违建,而是自建房。有的居民说当时买房时,开发商说的是赠送顶层空间,所以可以在平台搭建;也有居民说自己加盖一层,有迫不得已的原因。那么,当初购房的原始合同对顶层平台是如何规定的?顶层平台究竟属于什么性质,街道方面将顶层平台上的加盖建筑定性为违建,又有什么依据?开发商的默许、中介或房主的承诺能否为自建房合法性背书?
合法买房为何存在违法建设?
在大家讨论自建房的性质时,居民李先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李先生是7月份买房从四楼搬到顶楼的,看中的就是顶楼上原房主建的一处阳光房。如今,这个阳光书房放了5000多本书,十分实用。他不理解:既然自己合法买房,为什么这套房子还会存在违法建设?而这也是现场很多人的疑问。那么,房屋可以依法办理过户手续,是否意味着相关部门同意违建可以附随交易,是否意味着自建房是居民合法财产?如今出现的“隐秘的角落”争议,该如何解决又能否从源头上避免呢?
反对拆除背后究竟有何后顾之忧?
疑问不断,解答不停,在法与理的碰撞中,录制已经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没想到,物业专家史文军详细解读顶层违建带来的房屋安全隐患时,引发了居民孙女士强烈的抵触情绪。到底是什么让孙女士打断场上的分析?当孙女士带着记者和嘉宾回到家中时,现场展示了自己加盖的理由。现场还有多位居民说出自己的心声——加盖不是为了占点面积便宜,而是有不得不的原因。那包括孙女士在内的居民的加建原因都是什么?街道能不能找到方法消除居民们的后顾之忧?
违法建筑不仅侵占公共空间,影响环境美观,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现实情况是拆除违建难度大、阻力也大,极大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智慧。那么,上地街道及其所属的海淀区能否赢得群众支持,化“阻力”为“动力”?能否做到“拆违”不“拆心”,推动博雅西园居民向前一步,共同打造更有品质的宜居家园?敬请关注本周日晚21:05北京卫视《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