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园耗时两年的债务重组工作近来出现反复。11月19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有债权人对奥园的境外重组方案提出了公开反对。
据了解,10月末,就奥园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香港法院、开曼等法院定举行了聆讯听证会。有知情人士透露,在香港法院的公开受理听证会上,平安海外对奥园的境外重组计划提出了公开反对,不过平安海外的反对意见当日被法官驳回,要求其提供更多证明资料。
平安海外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平安海外控股并非唯一公开反对的债权人,此前在法律顾问组织协调下,多家境外债权人集体反对奥园重组计划,在2023年10月31日的受理聆讯上,平安的立场获得了众多机构债权人联署支持,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仍让平安向法庭呈交了他们支持平安立场的信件。
此外,平安海外续称,法庭并未驳回平安的主张,而是在听取了意见及依据后,考虑到时间问题,选择在2024年1月8日的认许聆讯继续审议。“我们将在法律顾问建议下积极应对,行使债权人合法权利。”
有对奥园债务重组较为熟悉的资本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平安之外,还有其他部分中资券商私募持有人也提出了反对。该市场人士认为,债权人提出反对主要还是觉得不公平,大部分情况下各类债权人都是享受同样权利,“这次差异有点大”。
接近奥园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平安海外此次反对奥园的重组计划,会给奥园带来一定困扰。
根据此前披露的重组协议,奥园把债权人分为ICA债权人和非ICA债权人,并将重组方案分为两个计划,由此所得的回收率也有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区别。有市场人士认为,该方案是对债权人的区别对待。
中国奥园的债权人之一、某家专注中国市场的大型投资基金高管表示,境外投资人,特别是长期投资中国的投资人都非常清楚,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重组,首先要稳定企业在境内的正常经营,保交楼、保交付、保兑付,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责任底线。底层资产主要在中国境内,保留公司上市地位,同意公司境外重组方案,更多的是看中公司是否能够保证境内的正常经营。
有熟悉中国奥园重组工作的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重组不成,是拉公司和全体债权人的利益一起受损。”在没有可行方案之下,中国奥园只能被动等待清盘。
不过,上述资本市场人士也表示,清盘是需要有人去推动这个动作,不知道平安等债权人会不会去做,“目前大家都在互相试探”。理论上,若这次重组方案通不过,奥园还要拿出新的方案继续谈。
尽管当前的重组方案遇到反对意见,但据奥园11月7日披露,香港高等法院开曼群岛大法院已于10月31日裁决,将于11月28日举行奥园债权人债务偿还安排会议,进行重组投票。届时出席会议的债权人数50%以上和参与投票总债权的75%以上投票赞成,重组协议即认定成功,在各法院2023年12月7、8日及2024年1月8日的重组批准聆讯中正式批复认可后,就可以推进执行。
目前在推动债务重组的同时,奥园还在推进保交付的任务,在今年1-10月,实际完成交付房屋2.3万余套,预计今年内还将交付近2万套;7至10月,奥园月均实现销售人民币10亿元。
事实上,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困境,监管层近期多次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