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备在学生心里。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程春雨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原标题 | 《把课备在学生心里》
我的语文书上很少有备课的痕迹,无非标注一些段落序号,划几条横线,偶有一些灵感也会写在书上。除此,再无其他。
我不喜欢把语文书批注得满满的。那么,我是怎么备课的呢?
1. 我会把课备在脑子里
我选择下笨功夫,备课即“背课”。上课之前先写一篇文本解读,或者先把这篇文章背下来。我曾经花一个上午背《背影》,第二天上课背给学生听。下这样的笨功夫是想提醒自己——不能偷懒。在我背课文的过程中,突然又找到了新的教学点,即关于文学创作的新思考。
背课文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在背课文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要想把一篇文章背下来,起决定作用的是对文章内部逻辑的谙熟。熟读文章可以加深理解,背诵文章则有助于厘清作者的行文逻辑。只有先弄懂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才更容易把课文背下来。
由此,在我看来,备课的另一条路径是充分了解文章的内部逻辑。从关注内容与主题的联系到关注谋篇布局,是打开读写融合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2. 我会把课备在“朋友圈”里
我喜欢在微信朋友圈“晒”自己的备课思考,有朋友将其戏称为“朋友圈教研”。
记得讲《岳阳楼记》时,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备课的思考:多读几遍,便会感受到此文大气磅礴又不失婉转含蓄;针砭实情兼具谦虚内敛。都说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从这篇文章就能看出范仲淹为文与为人了。上海市进才高级中学吴老师在朋友圈留言:问了高一小朋友,“二者之为”之一的“宠辱偕忘”为什么也被否定,他们讲不清楚。向您汇报,请您留意。
我在上课的时候,按照吴老师的提醒,把这个颇有深度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引发了一场非常深刻的讨论。
在“朋友圈”晒备课思考可以丰富自己的信息渠道,打开教学视野。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参与“语文群”里的一些讨论。有一次在群里参与关于《白鹭》这篇课文教什么的讨论,一位老师发现,现实中所见的白鹭并不像郭沫若先生笔下所写的那么美。我在此基础上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教文学作品就是教如何艺术地再现现实中的白鹭。哪些内容是写实的,哪些内容是想象的,写实与想象中的情感是通过什么形式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后来,我又把这次讨论中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写了一篇文本解读《<白鹭>郭沫若是怎样写“美”的》。
3. 我会把课备在学生心里
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参与备课,秉持把学生培养成自己最好的“对手”这个想法备课。让学生有与老师对话的能力,方法其实很简单——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围绕主题、内容、语言、写法等角度写一篇文本解读。千万不要认为,学生解读的内容就是浅显的。让学生解读文本,一是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预习课文,二是学生的文本解读也可以作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这时候教师就要思考,哪些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哪些是他们未知的内容,哪些是他们自以为知道其实并不知道的内容。
在讲《故乡》前,我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写文本解读”,在对他们的作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学生可以从环境和人物的角度与主题关联起来,但不能联系故事情节谈主题,很明显学生在关注主题的时候忽略了情节。因为情节与人物形象、故事背景相比,更加隐蔽不易被察觉,即便是发现了,也不太容易将之与主题联系起来。根据这一学情我重新确定了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与“备课”,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浅表学习为深度学习的途径。当学生进入课堂时,已不再是惶惑的无知者。当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似时,他们就会自我肯定;当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又会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学习就是这样在不断倾听和思考中慢慢发生的。这样的备课自然备在了学生心里。
你有哪些备课小妙招?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别忘了文末点亮【点赞】并【在看】☺
《中国教师报》本期还有哪些精彩内容?
▼见下图▼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广告业务请联系
010-82296739(刘老师)
010-82296727(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