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吕泽强
作为全国城商行数量排名第二的省份,山东金融版图林立着14家城商行。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14家城商行近些年实现规模跃升,至2022年底已有12家跻身千亿规模阵营。其中,上演龙虎缠斗的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资产规模跨越5000亿元大关,为山东城商行绝对的第一梯队。
山东城商行格局仍在演变,1000亿梯队、2000亿梯队的排位赛激烈上演。与此同时,在各家银行战略部署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掌门人”却在近些年接连完成更替。如,齐鲁银行董事长、齐商银行行长、烟台银行董事长等银行的高管新人选落定。临商银行则成为其中的特殊存在,空缺超三年之久的董事长职位,人选仍无着落。
据官网,临商银行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总部设在山东省临沂市的跨区域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管辖93家分支机构。
2020年,临商银行规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山东第11家总资产迈入千亿阵营的城商行。此后,临商银行规模持续扩张,至2022年底总资产达到1422亿元,赶超增长乏力的烟台银行,位列第10位。从财务指标看,临商银行在山东竞争力并不突出,营收规模和增速均处于中位数水平,2022年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均出现负增长。
董事长长期空缺之下,临商银行的风险控制与合规均蒙上阴影,近些年来罚单不断。2019年因董事会、经营层履职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被罚款50万元;2022年因未按规定履行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义务、未按规定使用格式条款、因股东股权管理问题整改不及时、重组贷款不合规等问题接连被罚;2023年未制定完善的基金销售业务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支行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吃罚单;同年10月,临商银行法律合规部总经理汲生好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就风控合规及董事长空缺等事项,时代周报记者向临商银行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图片来源:图虫
逾期贷款同比大增45%,资产质量承压
据2022年财务数据,山东省14家城商行资产规模总计达到31318.30亿元,12家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从营收来看,有6家城商行营业收入增幅超过10%。其中,临商银行总资产为1422.79亿元,同比增长10%;营业收入为38.67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5.76亿元,同比下降6%。
营收和规模增长的同时,临商银行多项财务指标呈变差趋势。据临商银行2022年度报告,该行不良资产率从2020年底的1.19%上升为2022年底的1.52%,2022年资本充足率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出现下滑。
据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发布的《信用等级通知书》(下称《通知书》),2022年,临商银行贷款不良率为2.36%,高于莱商银行、东营银行、烟台银行等山东城商行。
《通知书》显示,临商银行逾期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关注类贷款占比偏高且单笔金额较大,部分集团客户贷款面临较大下迁和处置压力,资产质量承压。
临商银行信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今年7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临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沂南支行和临沭支行,因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分别被罚款30万元和40万元。
同时,临商银行贷款集中度较高。据《通知书》,截至2022 年末,临商银行批发和零售业及制造业贷款占对公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总额的比重为67.11%,行业集中度较高。
就其前十大客户来看,贷款余额为67.06亿元,行业涉及电力、钢铁、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及商务服务业等。其中一笔6.3亿元贷款,因借款人港口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缓慢、对外融资金额较大等原因,导致有5.7亿元办理展期、借新还旧和资产重组被纳入关注类贷款管理。
另一笔8.21亿元钢铁企业贷款,其借款人已无实际经营并申请破产重组,该贷款已办理展期但未纳入关注类贷款管理,贷款以借款人所在集团房产为抵押并由集团内企业提供保证,但抵押物处置难度较大且保证措施效力较弱,贷款面临损失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末,该行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占比为52.68%,但部分保证贷款存在借款人互保情况,其风险缓释效力有所减弱。
贷款集中度高,保证贷款人存在借款人互保情况,这些因素都加大了贷款集中逾期的风险。据临商银行2022年财报数据,其2022年逾期贷款(含垫款)规模为26.04亿元,同比增长45.47%,延续了上一年56.6%的同比高增速。同时,临商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已从2021年的22.45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23.14亿元,但因为总贷款规模的增长,其贷款不良率被拉低,由2.62%降至2.36%,但仍高于行业水平1.61%。
《通知书》显示,临商银行存量贷款风险持续暴露,新增多笔大额不良贷款导致期末不良贷款规模继续增加。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偏高且单笔金额较大,部分集团贷款下迁压力较大,资产质量持续承压。
截至2022年末,该行前十大不良贷款余额15.66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例为67.69%,借款人包含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房地产业企业,单笔金额在0.46亿元至2.87亿元之间,其中包括一家集团企业客户4笔贷款6.32亿元。
上述不良贷款主要因借款人生产经营不善而导致现金流紧张或停产,有些涉及担保圈风险。风险缓释措施以抵押和保证为主,但因抵质押物价值对贷款余额覆盖比例较低,且存在借款人互保情况,东方金诚预计部分不良贷款将产生较大的损失。
贷款质量承压,信用减值侵蚀近半营收
持续增长的不良贷款,也拖累了临商银行的利润表现。
据临商银行财报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3个报告期,临商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4.88亿元、16.61亿元、14.94亿元,分别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3.28%、42.96%、45.68%。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62%、19.04%。数据上来看,信用减值损失规模呈上升趋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在扩大,对利润造成了一定的侵蚀。
此外,临商银行的利润增长正在依靠非核心收入。
2023年前三季度,临商银行的净利润水平为5.5亿元,同比增长45.11%。其中,其他收益规模为6.2亿元,同比增长559%,拉动了当期净利润的增长。2022年的其他收益规模为1.30亿元,2021年为0.19亿元。其他收益主要项目涉及个税手续费返还、人民银行利率互换协议补贴利息、人社局奖补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的补贴,这些均为非可持续性收益。
对比来看,核心收入正在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的利息净收入水平为23.72亿元,同比下滑8.2%。具体来看,当期的利息收入为46.35亿元同比增长3.13%;利息支出为22.63亿元,同比增长18.48%。
利息支出增速大于利息收入的增速,导致临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下滑。这也导致临商银行前三季度的利润增长主要依赖于其他收益的大幅度增长,而非利息净收入。这意味着临商银行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水平可持续性不高。
利息支出增速高于利息收入增速,临商银行的净息差也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行业情况一起下滑。据同花顺iFinD数据,临商银行的净息差于2021年处于近年来高位,为3.31%,2022年下滑至3%,今年三季度持续下滑至2.42%,但仍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73%。
优于同行的净息差并没有给临商银行带来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据同花顺iFinD数据,其2023年前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5.03%,不及9.45%的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是其较高规模的信用减值损失所致。
如何提高贷款业务质量,从而提振利润水平和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是临商银行未来需要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