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11月26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暨胡乃武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与会知名学者围绕当前经济运行特点和突出矛盾、宏观经济政策配置等问题展开研讨。
活动上,CMF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3-2024)。报告认为,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预计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5.3%,两年平均增速为4.1%,建议将2024年GDP目标增长率设定为5%。
王轶: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韧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在致辞时表示,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褪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自2022年12月全面放开疫情管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平稳度过疫情解封期,并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紧缩外溢效应突出等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王轶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一些风险挑战开始出现。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巨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支持优惠税收等各类政策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中国经济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抓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肖钢:要加力推动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今年前10个月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但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肖钢认为,当前稳定很重要,但光“稳”还不够,得有“进”的措施。
肖钢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仍然存在“外需收缩与内需不足叠加”“传统行业去产能与新兴产业放缓并存”“市场价格阶段性下行与企业信心不足共振”“美西方遏制与新兴经济体追赶挤压”的挑战和压力。
肖钢建议,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继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特别是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府举债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债务结构。
“我不主张再继续大量‘放水’。”肖钢说,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跨周期调节应该优于逆周期调节。要注重总量平衡、结构优化、节奏平稳,讲求政策的时度效。要促进利率汇率的内外均衡,努力实现多元目标下宏观政策的均衡协调。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肖钢提出,要调整金融体系结构,加力推进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优化大中小金融机构布局。构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此外,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肖钢强调,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国产业资本、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支持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性投资。
李扬: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了关键“实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近期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标志着中国金融运行的底层逻辑有了很大调整,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给出了非常关键的实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会议提出,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李扬表示,这5篇大文章有的直接涉及金融与科技的结合问题,有的则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把握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特点,是做好5篇大文章的必要条件。
李扬认为,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的最新部署,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要引导金融机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统筹运用好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李扬强调,我国金融体系规模已经很大,但资金配置不均衡融资结构和合理,可以说不缺资金缺本金,关键是提高融资效率,重点解决资金“苦乐不均”和“钱多本少”、“耐心资本”不足等问题。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发挥好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高培勇:宏观政策配置要向精准“逼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表示,因为经济恢复进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别之处,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宏观政策配置要向精准“逼近”。
“近几年来,很多人反映宏观政策出台的时间和大家预期有很大差异,也和以往经历有很多不同。”高培勇说,之所以存在这种预期差,首先在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速有要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要求,宏观经济政策配置也必须突出对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此外,还在于宏观经济政策配置要汲取过往的经验教训,统筹发展和安全,并考虑到在当前我国经济体量背景下刺激性政策引导带动的效用等。
高培勇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配置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要向精准“逼近”,将有限的宏观调控资源精准地配置在经济恢复进程的各个着力点和重点上。凡事要问质量和效益,凡事必讲精准和精细,这可能是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配置的必由之路。高培勇强调,当下经济工作需要耐心,实打实地把一件件事情办好的长期过程。
活动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史晋川、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CMF联席主席毛振华也分别围绕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强势筑牢经济底部等各抒己见。
CMF:建议202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
活动上,CMF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3-2024)。报告认为,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预计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5.3%,两年平均增速为4.1%,建议将2024年GDP目标增长率设定为5%。
对于宏观政策配置,报告建议,要抓住“二十大”红利期,突出重点深化改革,逆周期政策保持总量宽松,结构性政策要以“降成本”为导向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市场治理体系。
报告建议,要持续推进注册制改革,凸显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职能。对于注册制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相对于审批制、核准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更要解决存量财富的管理问题,需要明确注册制的改革以财富管理功能的树立为首要目标。要进一步统筹增量和存量市场,规范上市公司行为,确保财富管理功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