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丽敏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之后,各地就开始扎实开展制定配套政策、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这其中,广东地区的进展值得关注。11月22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征求意见稿”)下发。据悉,这是广州市首次针对城中村改造进行的立法工作,也是全国首个将出台专门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条例。
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广州城中村规模较大,是全国城中村总建面积最大的城市,改造任务也十分艰巨,在当前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的背景下,城中村改造步伐亟须加快推进。实际上,广州今年也发布了多项政策推进城中村改造,包括明确多家国企为“做地”主体、制定国内首个针对城中村改造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探索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等。
“广州城中村改造多年,但是由于过去改造速度整体偏慢,当前出台草案征求意见稿,是为了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同时也将释放一定的住房需求,有利于加快房地产库存的去化。”陈雪强指出。
11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提出8大方面27条措施,其中包括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广州、深圳结合城中村改造规模化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对此,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总经理杨红侠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近期重大政策措施接连推出,有利于提振经济、提振信心,政策利好全面铺开。从当前来看,今年广州、深圳实施的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行动,也基本由市属国有企业统筹推进。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在住房领域,对于住房消费的新模式和新体系,即配租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广东省贯彻国家的政策指示,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其中,“2023年新增筹建保租房不少于22万套(间)”,这是按照各个城市已经披露的“十四五”期间各年度筹集建设保租房的计划,加总计算,向社会公布。一方面是为了激励地方政府推进保租房的筹集;另一方面,也是省级政府对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的一种督促。
此外,杨红侠表示,“将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提供高品质有效住房供应,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是改善民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提供低成本的租赁住房也是保障外来人口居住权益的主要路径之一。同时也将激发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的活力,带动有效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邹 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