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学这波操作我服气,竟然拿出一整周来学这个!

新闻资讯2023-11-28 08:31:06橙橘网

德国中学这波操作我服气,竟然拿出一整周来学这个!


看点说到德国的教育,国人的第一直觉就是“没压力”。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德国教育如此宽松,又是通过什么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呢?一场家长会,揭秘了德国的中学教育秘籍。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特特米拉在德国(ID: tete-mila)

文丨特特妈 编丨May

十月份的时候,米拉班级家长会,班主任提到了即将到来的项目周活动,将延续五年级时的内容,检测过去一年的成果,再把重要的部分继续深化。

事先我们是完全不知道学习内容的,到周末时班主任发来邮件,让家长跟孩子们聊一聊学到的内容,也欢迎家长去看看孩子的学习笔记。


很多人都认为,德国的教育方式值得学习,他们在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清晰分流,能适应独立学习的孩子,继续攀爬,更喜欢落地实操的孩子,走职业教育路线。

但,德国父母帮忙检查作业,帮忙辅导功课的确实不多,大人先学了之后辅导孩子的情况,有,但不常见,尤其是上了中学。

没想到“袖手旁观”的家长是被老师“宠”出来的。

德国老师系统的教孩子们如何独立学习,如何适应德国中学考试,这一波操作有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思。

文件夹很正式的贴上学校的名字,内容涵盖了关于学习的多个方面,包括:

1.学习的动力、调整心态、正向思考

2.认识大脑和记忆力,了解自己属于的学习类型

3.时间计划与备考

4.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5.学校里的社会关系

6.专注力缺失和弥补

7.如何高效完成家庭作业

等等

这几大方面堪称正向教学和心理学的经典呐,不仅仅是在学校可以用得上,在工作上,在独立生活时,都可以一通百通。


课程安排在五天里,老师带着孩子学,简而言之,学习首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问题,如何科学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这本文件夹给了我这个成年人不少的启示,并非长篇大论,而是用了很多孩子可以接受的画图、填色、单词填空、选择检测类型、外加一些小故事来达到效果,今天我来分享最经典的几个部分:


学习的动力

调整心态和正向思考

心态,即思考的角度。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心态好,其实是指的他很擅长正、反面的思考,积极引导自己的情绪,调整到良好的心态。

同样一件事情,孩子明白了如何减少消极的考虑和多产生积极的考虑,会有利于解决问题,及时推动正向进步。


在这部分老师提到的故事是“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逊在大海孤岛上的一段心理独白:

……是时候认真地审视我的处境了,我将一切记录下来……

我希望摆脱那些每天纷至沓来、使我感到痛苦的思绪,毕竟理智在逐渐地陷入绝望地情绪之中……

上天呐,我尽可能地安慰自己,通过对比处境的优缺点,来让我看清这情况并不是最糟的……

在糟糕的一方,“鲁滨逊”写道:

我被流放到一座可怕的孤岛上,毫无得救的希望;

我被世界排斥,过着悲惨的生活;

与人类隔绝;

没有衣服遮体。

而在好的一方有:

我还活着!

我是船上唯一的幸存者!

我没有被饿死,也没有被当做猎物!

天气暖和,我正好也不需要衣服!

“尽管这份清单表明我的处境很可怕,但确实也存在着积极的一面,我必须对此心存感激。

希望人们能够从这世界上最不幸的生活经验中意识到,在好与坏的对比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安慰,让我们从积极的一面得到收获。”

仅仅积极调整到良好心态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成功的(推动)自我动力”,将不良情绪扭转为积极情绪。


米拉他们获得一张习题单,用补充单词的形式,让孩子深度了解什么是“干扰情绪”(左边),什么是“积极的对抗干扰情绪”(右边),比如:

我不允许再次犯错!

每个人都可能犯错。

我理解不了!

我应该再认真想一想。

我肯定搞不定!

慢慢的正确的完成,胜过做得快但有错误。

我不会!

我再试试吧。

我什么都做不好!

我已经完成很多了。

我承受不了这一切!

我不会被自己打败。

我完全没概念,什么都不懂!

我肯定能想到办法的。

我还会犯错的!

人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

又是新玩意儿!

学习新东西真是有意思!

又开始无聊了!

觉得无聊的人,自己就是无聊的人!


认识大脑和记忆力

了解自己属于哪种学习类型

这个部分我觉得特别科学,先是让孩子们了解大脑的构造和作用,了解到左脑发达和右脑发达的不同。


“左右脑的工作原理”

学习,是大脑的一种能力。

……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分工协作的:

左脑负责右半身的运动和感官,工作方式(偏)逻辑思考和抽象概念来理解和处理信息。

右脑负责左半身和其感官,思维是以图像为基础的。

中间的"胼胝体"包含着无数条神经纤维,将这两个半球的功能连接起来。

当人们学习时,大脑的有效工作方式是同时激活左右脑的不同功能:

左脑:抽象、顺序思维、语言、分析、抽象化、时间感、节奏。

右脑:类比和整体思维、图像处理、综合能力、想象力、情感、直觉。

进而了解到每个人大脑发达的地方不一样,有的人是语言优先,有的人是倾听优先,还有的人是图像优先,也就是说,有的人是视觉型,有的人是听觉型,还有的人是感觉型。

最后引导孩子们去思考自己,在“听、说、看”这部分里自己哪一部分的优先级更高,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学习能事半功倍。

人是通过五感来体验世界的,但是人感知世界时会对某一部分的印象特别深刻,这个部分被称为“优位感觉”。

这件事情我其实深有体会,我在感知事物和记忆方面就倾向于“图像优先”,任何事情给我讲几遍都不如画个图。

“学习类型的测试”

人类大约能记住所听内容的20%,记住朗读内容的30%,记住自己复述内容的70-80%,记住自己负责完成的工作的90%。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主要依赖听和读,通过这个测试让孩子意识到,他们还应该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将视觉、听觉、触觉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并记住。



时间计划与备考

在德国教育中,提倡孩子自己的学习自己负责,自己的考试自己准备,孩子们如何备考,时间安排,心理战术,都给出了相应的介绍,比如:

“考前四天准备法”

第一天:了解考试大纲,哪些是我必须要会的?在哪里找到重点?哪些部分我还不太会,必须要复习的?现在就开始复习!

第二天:有目地的学习,专注于薄弱环节,但不要过度学习。

第三天:与同学一起练习,彼此提问相互回答,做旧考题。

第四天:考试前一天,将所有的材料专注地拉通一遍,不要再复习任何新的内容,尤其是不要一直复习到最后一刻。


还有一份材料叫“抵抗考试综合症的七粒解药”,我自认为这几点对在德国读书的孩子还是很有效的。

因为德国中学低年级的功课不是特别紧张,强度不算大,不需要每天伏案熬夜。

考试时,校内内容占到了90%,每学期主科考3-4次,副科考1次,等于主科三周左右就要小考一次,内容并不多,所以才会有提前四五天复习,每天几十分钟就可行的情况。

好多人都觉得米拉运动安排很多,该如何兼顾学习,准备考试?

米拉所在的德国中学13点10就放学,她每天在学校课间有机会时就写作业(有时候不行,要求必须出教室休息),回家午饭后完成作业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小时,基本14点半午睡到15点半出门去训练,如果当周或下周有考试我们会拒绝更多训练,最晚19点一定到家,晚饭后到21点半之前还有时间复习。

对德国六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的时间足够了。

而米拉基本就是按照这些单子上教的内容在自行复习准备考试,考试成绩基本都是1分2分:


抵抗“考试焦虑症”的7粒解药

1.只有正确学到的内容,才能正确运用。

2.正确的学习首先是制定一张时间表,告诉自己在什么时间该学习什么内容!

3.了解考点,将内容分解成容易理解的部份。

4.考前学习一小时是不明智的,更好的做法是提前三天开始学习,每天学20分钟。

5.考试前一天不要学太多,尤其是不要学新的东西,简短的复习就足够了。

6.考试当天,要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7.即使你有些东西不会,但你知道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不要让那些自命不凡的人影响你的情绪!

划重点:测试、考试和成绩绝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大家都知道汽车儿童座椅,强调安全保障的5点式安全带,以得到最佳的安全保护。

而米拉学校发的这张单子,取名为关于考试的“12点式安全法则”:

“12点式安全法则”

1.从简单的题开始做。

2.敢于留白,如果有题目不会,先做下一道题。

3.偶尔休息一分钟。

4.在考试那天穿带来好运的衣服,这能让人为之振奋。

5.别被同学们所说的他们会的东西给吓倒。

6.赶考的路上,不断鼓励自己已经准备得非常好了!

7.如果你相信幸运物,那就带上它。

8.考试落笔前,理清思绪。

9.如果考场内的紧张氛围让你感到不安,去外面待一会。

10.冷静而完整地读题,不要惊慌,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提问。

11.避免用一些消极的话,而是多鼓励自己“我一定行!”“只要我愿意,一切都会顺利!”。

12.不要舍本逐末,不要太过于纠结细节。

有点像心灵鸡汤,但是对独立学习很有帮助,考虑得也挺周全的。

除此以外,还有关于孩子们“学习环境”的注意事项,了解什么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红色是不应该出现的,黄色是应该放在其他地方的,绿色是学习环境的必需品:


有关于“学习的灵魂拷问”,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孩子们直面自己的学习状态,比如:

最后一次感到“学习让我快乐”是什么时候?

是什么让我觉得学习很难?

是否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尽管我当时毫无动力,但我仍然克服困难去学习?

我到底是为什么而学习?

我最喜欢哪门学科?为什么?

学习时是否感到无能为力?

是否觉得学习内容太简单?

当我想要减轻学习压力时,我采取过哪些措施?

我想改变目前的学习方法吗?

另外,通过认识“记忆力障碍”,为孩子解惑,不再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

有的孩子觉得,我不够聪明,记性不好,刚学的东西记不住,已经复习了一遍还是会忘。

米拉收到的资料里有一份叫做“如何高效记忆“,讲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记不住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当短时间内学习大量材料时:开始得越晚,学习内容越密集,记忆内容容易产生干扰,记忆力被超载,无法处理涌入的过量信息。

第二,在学习相似主题时记忆效果不好:比如背了英语单词,马上背法语单词,前后信息很容易混在一起,所以建议孩子们复习功课时尽量各学科交叉,比如英语-数学-历史-生物。

第三,记忆效果不好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们同时做两件事时,也会产生记忆效果不佳,比如,边记单词边听收音机。

总的来说,看完这本文件夹,感觉自己被深深上了一课。

作为学生,检验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考试。可是老师会在文件夹最后写道:

考试、测验和分数,绝对不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好的成绩固然与智商相关,但是取得好分数是有方法可循:正确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质的备考状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家人的大力支持。

好多对学习有帮助的内容被系统地梳理出来,这也是为什么米拉班级在升入六年级后,班主任仍然把这部分拿出来复习一遍,查漏补缺,让孩子们熟悉掌握独立的学习和备考方法。

因为!成为一个“为自己学习的人”,更为重要。

掌握学好知识的能力,远比某次考出好分数重要,而懂得调节心态,在顺境中一往无前,在困境中突围重围,才是学习过程中升级打怪带来的人生收获!

本文授权转发。特特妈一家四口生活在法兰克福,拿到德国经济学硕士后,她就职于德意志银行数十年,从老大5岁开始记载孩子们在德国读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教育经历,偶尔也写写生活感悟。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

本文标签: 德国  考试  中学  备考  辅导  操作  鲁滨逊  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