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ech如何“过冬”?云顶新耀罗永庆:主动评估,拒绝被动等待

新闻资讯2023-11-28 19:55:54橙橘网

Biotech如何“过冬”?云顶新耀罗永庆:主动评估,拒绝被动等待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利明 上海报道“有风险也有机会。”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采访时回顾了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在他看来,新药研发本就九死一生,投资周期长,叠加过去一年资本市场的变化,这要求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要非常审慎地看待自己的发展策略,预计未来两三年市场环境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事实上,从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以来,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显示,一级市场上有196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总融资额310亿元,融资企业数量和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1.6%和28.6%;二级市场共计21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完成IPO,融资总额142亿元,同比下降51%。

资本“寒冬”之下,创新药企发展之路走得愈发艰难,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十分重要。以云顶新耀为例,其以license in为主,结合自主研发,目前多条管线在研。同时,两款创新药物在今年获批国内上市。其中,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于今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全球唯一对因治疗IgA肾病的耐赋康也于11月21日在国内上市。

随着产品获批上市,云顶新耀正在经历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转型阶段。但众所周知,biotech想要成为biopharma困难重重。任何领域,从研发到市场都要跨过很大门槛。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医药商业市场规范化、集约化程度更高,biotech成功进阶成为biopharma面临的难度更大。

如何破局?

对此,罗永庆认为,资本“寒冬”之下,每个药企的管理层都应该重新评估目前的财务状况,包括药物成功几率有多大,是否要从临床前开始做,还是有能力去找研发或商业化的合作方,管线是否要重新筛选,哪些是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且具有临床价值的管线,都需要主动评估,而不是被动地等在那儿相信有一天会变好。

如何选择合适的研发模式?

深化医疗改革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经历了从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变过程,衍生出了license in、自主研发、VIC研发(主动型资本投资)等路径。创新药企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研发模式?

国盛证券研报曾分析,自主研发能够进行系统性布局、稳健推进且自主可控,但其重资产模式稍欠灵活性,靶点和领域具有局限性,对企业整体能力依赖较高;license in通过并购快速获得产品线补足短板,可实现弯道超车,但并购后的整合容易出现风险,且研发成本提升需要充裕资金。

罗永庆表示,企业在选择license in时要引入早期(二期、三期)数据较好的新药,一方面,能够尽量避免未来三期临床试验失败的风险,虽然三期失败的风险还是很大;另一方面,能够节约研发时间,从临床前到一、二期临床,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不管是自主研发还是license in,最重要的是判断这个领域有没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尤其是有没有迫切的需求。其次,需要分析未来3至5年有多少同类型产品。最后判断产品研发后的定价,医保、患者的支付能力。”罗永庆表示。

“当授权引入的管线强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内部也开始做自主研发,以双轮驱动的模式保证公司的研发管线,在未来持续地会有新产品上市,同时从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让公司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研发。”云顶新耀首席科学官杨炜补充道。

从研发管线布局方向来看,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目前云顶新耀在肾脏疾病领域布局多条管线,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病、局部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狼疮性肾炎尚无获批疗法或是极少疗法。

罗永庆分析,上述患者加起来在中国大概1000万人左右,没有特别好的药物或者根本就没有药物可以治疗。“未来云顶新耀会继续通过自主研发和授权引进,扩大管线满足巨大需求。”罗永庆说。

聚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中国是全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作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约占35%~50%,有约500万患者,且发病年龄较轻、预后不佳,易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有研究显示,几乎所有IgA肾病患者在其预期寿命内均有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同时IgA肾病具有地区、种族差异,尤其是中国IgA肾病人群病理改变更严重、疾病进展速度更快。

目前国内针对IgA肾病的治疗方案以RAS抑制剂的支持性治疗和全身免疫抑制剂为主,缺少从疾病源头改变疾病进展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即对因治疗。IgA肾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存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现下还没有充分的流行病学研究可以显示确切的中国IgA肾病的患者人数。云顶新耀方面预计,中国患者群体大约500万人,每年新确诊约10万病人。

近日,耐赋康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具有进展风险的原发性IgA肾病成人患者,填补了从疾病源头治疗IgA肾病的空白。公开资料显示,其3期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结果,9个月的治疗,在停药观察15个月后,仍能减少肾功能衰退达66%,预计可延缓12.8年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同时还使蛋白尿下降43%,无镜下血尿的患者比例从基线的26.9%明显增加至57.7%,相比全球患者人群拥有更好的疗效。

但耐赋康的价格不菲。2023年4月,耐赋康落地海南博鳌的EAP项目,价格为2.38万元/瓶/月。

“商业化之前,耐赋康补贴后的价格是1.86万元/瓶,对比国外1.4万美元/瓶,国内售价大幅降低;商业化之后会根据情况再做决定。”罗永庆解释,对于药品的定价,企业会同时考虑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患者支付能力和意愿、患者人群基数和药物经济学价值等。

所谓“补贴价格”,是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海南自贸港全球创新医药临床促进中心发起“保肾赋康援助项目”,符合项目援助条件的患者可获得公益援助金补贴,补贴后价格为1.86万元/瓶。按一疗程9个月计算,大约需要16.74万元/疗程。

“耐赋康在上周获批,没有可能参加今年的医保谈判。明年云顶新耀会积极跟国家医保局谈判以期进入医保,降低病人负担。在此之前,我们会通过患者援助、商业保险等计划扩大药品的可及性。” 罗永庆表示。

如何走稳商业化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耐赋康由Calliditas公司开发,2019年6月,云顶新耀与Calliditas公司签订独家授权许可协议,获得耐赋康在大中华地区和新加坡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该协议于2022年3月扩展,将韩国纳入云顶新耀的授权许可范围。

有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License in需要企业有比较强的BD(商业拓展)能力、License-in后的临床开发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云顶新耀License in的能力相对成功,目前已有两款重磅药物获批上市,但后续如何推进重磅产品的商业化,需要重点关注。

对此,罗永庆介绍,耐赋康预计明年一季度在国内商业化上市,目前正在组建商业化团队。区别于传统的人海战术,云顶新耀希望以精干高效的团队布局耐赋康,大概200人,包括医学准入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覆盖中国最大的有肾脏病专科的医院和科室,大概是600家。

“3月份在国内获批上市的依嘉已经覆盖150家医院,市场销售符合预期,维持今年7000万销售目标不变。”罗永庆预计,明年耐赋康的销售额大约在4亿至5亿元,加上依嘉大约在7亿元。

成熟产品的上市销售可以增强biotech企业发展的稳健性,不论是未来现金流状况,还是公司对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覆盖,亦或是推动biotech企业从临床阶段的跨越到biopharma转型均具有重要意义。换言之,良好的商业化表现是biotech实现良性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但biotech想要成为biopharma困难重重。罗永庆直言,药物成功研发上市只是第一步,是否有足够的商业化能力,让获批的药物惠及更多患者,扩大药物的可及性;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和人才等资源投入,持续证明自主研发能力;如何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公司文化如何将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完美地整合成一体,都是刚进入商业化的biotech需要面临的难关。

上述券商分析师也强调,商业化严格的要求也是倒逼企业聚焦真正的临床价值,在研发创新侧就要充分考虑产品价值和商业前景,从研发源头上保证商业化路径的畅通,而不是跟风研发,快速跟进这样的研发策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战略。创新药企需要明确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

二是,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作为创新药企,必须不断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保持技术领先和创新能力。

三是,考虑商业化路径。创新药企需要考虑是自建立专业的商业化团队,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还是通过合作或者第三方完成产品的商业化。

“选择具备市场调研、营销策略制定、渠道拓展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的公司,也可以帮助企业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上述分析师强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