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特估概念不能把股市估上去?
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谈论的话题就是
为什么中特估概念不能把股市估上去
从元旦前3089点开始
到三月中旬大盘的春生行情
一路上扬3100点、3200点、3300点
但到了三月下旬
当中特估这个概念被市场达成共识
在我看来是群体性的
发生了误判之后
大盘一度冲破了3400点
但是随后中特估概念就一路向下
3400点、3300点、3200点都被击破
到了本周四、五,最低到了3168点
就意味着五个月的行情推倒重来
从出发地又回到了出发地
为什么中特股概念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
都不能把A股估上去
反而还回到原地?
我认为有以下五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
勿把中特估等同于中字头
中特股概念要重估,有它的合理性
超低的应该有价值回归的需求
但是简单的把它变成中字头操作
这一下子市场就乱了
因为大家知道中字头概念的股票。
这个规模很大,市值大,指数的权重大
它们一拉指数就轻易上扬
同时它们吸金能力相当强
把大量的资金都吸到中特股概念
那么其他的非中概念的股票
就被迅速的边缘化成为调仓换股的对象
用重挫来换得了中特估概念的上扬
但是中特估概念持续上扬
那么超大的资金在哪里来?
如果没有的话
那么它就涨不上去
长不上去那就只能下跌啊
第二原因:就缺乏长线资金
日本股市能创33年新高
那是跟十几年来
日本央行不断的买入日本的股票
占到了市值的7%
然后上市公司不断的回购股份
再加上外资大举的杀入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它里面有庞大的中长线的机构支撑
我们A股讲了半天的中特估
可能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北上资金都冲进去了
一看涨不动就纷纷杀跌踩踏
落袋为安、炒一把走人
再加上A股的投机气氛甚为隆厚
大批投资者都是频繁的做短线
不知道人们是否知道美国股市
比中国的规模大几倍
一天的成交量是500亿美元左右
也就是三四千亿人民币
是我们这A股的毛毛雨
我们经常都是在8000到1.2万亿之间
但是我们的盘子的规模大推不上去
那么日本股市的日成交量是多少?
更惊人,只有区区100亿美元
也就是700亿人民币
所以日本股市筹码的锁定性非常好
所以他能够创33年新高
我们A股哪怕在周五北上资金
因为香港休市缺席的情况下面
还有8200亿呢
涨不动就跌,这是我们A股的一个特殊
炒不高就走人,捞一把就走
这是我们的特色
中特估概念也是这样
第三就是被扩容大跃进所拖累
2020年437家新股,2021年523家
2022年428家,三年1385家
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
今年现在已经有120家了
估计全年大概也要有400家左右
这是大跃进的节奏
那么最近从3月27号实施注册制以来
新股扩容出现了四高的特征
一个是高发行节奏
一月份12家、二月份20家、三月份31家
四月份19家、五月份29家
第二个是高募资
原先的募资,像一月份募资150亿,结果募资了230亿
二月份计划140亿,结果募资了187亿
四月份募资计划320亿,结果450亿
五月份计划250亿,实际400亿
超募了40%到60%
第三就是高市盈率
大家知道目前A股的上证指数
平均市盈率是11.59倍
深圳股市是19.8倍
那么发行新股的同行业股票市盈率
大概就是25倍左右
但是今年以来前五个月的新股
平均发行市盈率是36.86倍
就意味着大量的资金
被新股占据了不算
它上市如果再来个44%的涨幅
市盈率就更高了
一级市场的市盈率
超过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的一倍
打破了原先核准制下24倍市盈率
为新股发行上限这样的惯例
所以资金抽取的非常厉害
第四就高破发
三月底实施了注册制以后
四月份破发率是32%
五月份的新股破发是38%
新股的破发率越来越高
新股中签率也越来越高
即使中签500股
如果是高价的话
一天可以跌几十元,跌去上万
如果没有爆发是涨了,也就是几千块钱
所以现在的新股已经越来越不值得申购
二级市场的优质股票,便宜股票远远比新股有价值
所以我过去一直申购新股的
现在已经快有大半年不申购了
因为亏多赢少、不值得认可
而且36倍以上的发行市盈率
发行上面的油水实在不多
这是估值估不上去的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是中特估概念的业绩增长不匹配
刚刚公布的统计局的数据
一到四月份
全国工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下降了20.6%
其中的国有企业利润下降了17.9%
这是四个月,不是某一个月
你想这个时候就要把中特估估上去多难
业绩增长性不支持
第五个是ST大幅杀跌
四月份的时候ST120只
结果现在有171只
五月份第一天就几十个ST集体跌停
而且是连续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十来个跌停
这造成了个股的大面积的杀伤
极差股退市应该是合理的
但是也要具体分析
有的还不错的ST股,现在用了新规以后呢
就轻易的退市,实际上是资源的浪费
像以前很多ST股
后来都成为现在的优质股、高价股
像中国船舶,就是原来的ST重机,常年亏损
还有很多这样的黑马。
高价的绩优股都是ST股变来的
ST股的杀跌也拖累了
中特估概念股的价值重估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
炒作中特股概念违背了中国股市的特色
2012年证监会高层提出
大盘蓝筹股又罕见谈投资价值
结果只涨了两个月就偃旗息鼓
大盘重创回到了1000点
随后中国股市比较有行情的时间
它的一个特色就是大盘股搭台
中小市值成长股唱戏
结果有了2015年的大牛市
什么时候扭转为大盘股唱戏了
那么无一例外的大盘都会重挫
因为在中国股市出水管
就是IPO、再融资、定增、配股、可转债
还有社会融资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出水管很多一年都要有一万五千亿左右
但是进水管,新进来的资金
北上资金一年也进来一两千亿
根本抵不上出水管
所以在2021年年底的时候
A股的市值是92万亿。
都到现在是多少呢?84万亿
就是损失了七万亿
同时,再这个一年零五个月里
还有新股,再融资,可转债啊,配股
还有交易费、印花税,等等加上去
也就是意味着一年零五个月里
A股的市值损失有10.3万亿。
扩容在不断的加重市场的资金流失
在市场整体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你要再去炒耗资很巨大的中特估概念
那是雪上加霜,加快流失
所以最近我们已经看得非常清楚
涨上去100点是难上加难
下跌100点就是一两天的事
本周前四天连续大幅下跌已经可以看到
所以中特股概念要想把A股的估值估上去
非常困难
所以管理层应该从中特估概念
为什么股价会被低估的表象
去深究它的内在原因,就是市场资金严重不足
不足以支撑每年四五百家新股的扩容大跃进
所以导致了投资者的财富不断的流失
亏损不断的加重
2007年6124点的时候只有1459家股票
你现在去看看这1459家
大多都跌了70%-90%
再去看看2015年大牛市5178点,当时2800只股
现在这些股票几乎都是股价腰斩
甚至退市的、跌百分之八九十的也比比皆是
所以中国股市如果要想学
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不断创新高
就必须在资金的引进上下工夫
甚至像日本那样,日本央行带头买股票
然后严格把握新股扩容的节奏
控制好质量和数量
让市场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北京政法大学的著名金融学家
刘继鹏教授一再呼吁
在当前启动经济比较困难,消费也比较疲软
房地产也比较低迷
启动房地产不再是选项的情况下
启动股市是拉动经济的一个非常好的着手点
只要股市指数涨一千点
就可以增加二十万亿市值
那么消费、买房各方面的经济拉动
等等都有了
但是问题拉动一千点的资金在哪里?
所以人们不可想象
中国还会有像日本那样33年的一个大牛市
不可能
只有结构性的牛市、结构性的牛股
既然讲结构性,就不能靠中特估
而是要靠中特估上台阶、搭台整理
然后让中小市值
真正符合国家战略的高科技成长股
像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等
这些才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支柱
把这些产业拉起来才能够奏效
所以我还是认为
希望能够尽早的回到大盘股搭台
成长股唱戏的A股的中国特色上来
A股才有希望
当然,我认为
目前连续的杀跌已经接近了尾声
3200点这个多年来的一个平台
我想还是有支撑的
所以大盘能够在3200-3300点
较长时间的震荡整理
我感到还是有机会的
当然个股如果选的好的话,机会就更大
这就是今天跟大家谈论的话题
谢谢各位,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