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要知道,
怎样才能成为研究生?
@TuTouSuo™️
昨晚的答题班结束之后,群里蹦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知道,最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到底需要把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考上新传研究生的标准呢?”
其实「语言」和「专业素养」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第一次将「程度」这个可以被量化的标准提出来,简而言之,想要知道什么才是「能考上」的标准,并且要如何努力,才能靠近这个标准。
其实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同学的复习都仿佛是机械的被经验贴、或者是机构课程所拖拽和引导:经验帖说需要做专题,于是尝试进行专题的整理,并借助专题来学习;同样,当看到前人的经验说要背书的时候,也开始对课本和专题笔记进行背诵:尝试复制成功者的经验,是大部分考研人做的事情。
这当然没有错。
但大家在复制经验的时候,往往问题在于忽视了表面经验如「专题笔记」和「背书」背后的学习思路:所谓的专题笔记,其实意味着新传考研的学习关键在于扩充知识面,并收拢知识专题:前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知识学习,后期将所有已学的、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规律放置到不同的专题里,为解决问题而服务;同理,所谓的背书,意味着作为人文社科的新传考研有非常多前人的肩膀,只有通过背书,才能更好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解决问题和认知环境。
因此,重要的并不是做专题笔记或者是背书,而是专题笔记和背书背后的学习方法,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阶段大家都说要做专题笔记,那我也跟着做之类的,就算是一个重大的误区了。
所以讲来讲去,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研究生,也是一个考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试。
那带着这种思路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才是能考得上新传研究生的水平?
这里的「程度」我可以直接根据对之前考上的兄弟姐妹们的观察而给出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标准:比如拥有三个小时内能写满12张a4纸的手速,比如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知识领域不存在任何的知识盲区能实现问什么答什么;比如具有一定框架逻辑性,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结合自己学过类似「5w」「传播六种话语」「新闻生产流程」「pest」等框架进行有逻辑有条理的思考;比如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深度,比如提及国际传播的时候,不仅能想到国际传播的污名化,还能借助东方主义、全球化理论等相关批判性理论;比如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提及饭圈的时候不会一味的进行批判,也能看到饭圈背后的社会动力与政治、资本需求;比如在掌握的一定的知识点后,能用书面性甚至是专业性的语言,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思考进行表达。
虽然上述的比如非常之多,但我可以精简地把这些标准概括为是「基础知识扎实」「具备知识深度」「逻辑思考能力」「专业的表达能力」「理性思考能力」。
这五个点,依次递进:一步步地实现,也意味着一步步完成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那么,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初步写题、考纲变动、心情烦闷、他人打击等出现的各种自我怀疑和无法进步的瓶颈,今天这篇推送就来给大家指一条方向:我们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名够格的新传研究生的。
™️怎么拥有扎实的基础
️ / TuTouSuo / 考上研究生的标准
新传学习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绝大多数的新传考研试卷中,即使是再难的院校,也至少存在40%左右的基础知识内容——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学好基础知识都是新传的第一步。
话不多说,九月开始,为了以考上为目的,在基础知识板块大家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查漏补缺」和「知识应用」。
查漏补缺部分意味着大家必须要通过不断地翻阅背诵资料,诸如名词解释小册子或者是课本来背诵和巩固所有的知识点。我个人建议大家不要仅仅是拿着小册子背书,而是把自己目标院校的考纲或者参考书中出现过的知识点整理成一份专属于你院系的知识清单:清单里只有理论的名称,而在碎片化时间里,比如从图书馆回去的路上,大家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掏出这份理论清单,一个一个默背这些理论。不熟悉的继续看书巩固,熟悉的再背一遍加深记忆——这个过程中就能同时实现知识复习和知识检验的双重目的。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院校,根据自己一轮背书后遗留下来的一些老大难的问题自己整合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清单,并且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背诵情况往里面增减内容,这样就能不断扎实自己的基础。
可以说,「知识清单」和「背书」背后逻辑,就是奠定你新传考研能否上岸的关键一步,即是否有扎实而全面的基础知识。
™️怎么提升知识深度
️ / TuTouSuo / 考上研究生的标准
基础知识有了但还不够,新传的卷早就意味着基础是地基,但最终还是要看房子建的漂不漂亮:而这漂不漂亮的第一步,就取决于知识深度。
知识深度意味着不仅要有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知识点,要会类似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相关理论,同时更要掌握理论的起源、理论的其他拓展研究,以及书本中所没有提及到的各种相关理论。
那么在「知识深度」和「提升知识深度上」,给大家提一个现阶段性价比和效率都比较高的小建议,最终的应用可能因人而异,但不用的话现阶段再去阅读内卷书目肯定是来不及了。
大家在整合完一个基本的专题内容之后,可以在知网上或者是微信公众号上搜索这个专题的相关内容,假设你做了关于「人际传播」的相关专题,你以「人际传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知识和微信公众号会搜索出截然不同的内容,但都很有用。
先说知网。在知网进行搜索后可以选择「按照被引用率」进行排名,就会看到一些非常经典的、或者非常新颖的论文。大家可以挑选几篇这种论文进行阅读,并且将论文中提出的「观点、理论、关键词、观点成立的原因、论述观点的场景」补充到你的专题中。
比如你以人际传播进行搜索,就会发现类似「社交媒体人际传播倦怠」相关的论点,此时你需要记录「人际传播倦怠这个观点、倦怠的原因、倦怠产生的场景即社交媒体环境、以及理论的提出者」,这样下次写人际传播的变迁或者是社交媒体对人际传播的影响时,就可以引用这个「社交倦怠」的观点。
再说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公众号搜索出,为了过滤无效信息,建议先选择「已关注的公众号」,这样就会帮你把所有你关注的诸如秃头所或者是国际新闻界等公众号中所有关于人际传播的内容都筛选出来。以秃头所为例,人际传播的关键词下有我们关于雪莉·特克尔教授的《群体性孤独》的读书笔记,也有我们在讨论朋友圈流行的颜色性格测试中分析的强链接弱连接和社交货币,此刻你需要将包括「群体性孤独、强弱连接、社交货币、朋友圈社交」等关键词补充到你的笔记里,和知网上搜索的社交倦怠放在一起即可。
这样一番操作之后,你再遇到和人际传播相关的题型,不管是基础的人际传播的特点还是拓展的互联网时期的人际传播,除了专题基础知识以外,你都可以将「人际传播过度链接导致的社交倦怠」「互联网强弱连接弥散带来的群体性孤独」写到你的答案中。
深度就有了,老师也知道了你的知识深度。
这个过程建议大家在每一次专题笔记整理完之后,花2-3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作为对专题笔记的拓展补充,可以从九月一直持续到十一月。
™️怎么有逻辑的思考?
️ / TuTouSuo / 考上研究生的标准
知识点有了,但如何清晰地、有逻辑地用理论来思考问题,也是一大困境。
给大家举个例子,之前我在和一位同学对话的时候,我让她分析饭圈问题,于是她开始支支吾吾的跳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比如饭圈的形成和议程融合有关,比如文本盗猎者,比如群体极化,比如人们追星是一种类社会关系。
理论都是正确的,一些理论用的也很精彩,触及到了深度理论,但整个表述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逻辑,非常的碎片化。而碎片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法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同样是饭圈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去表达:饭圈问题的本质是当下社会亚文化盛行所导致的圈层化。圈层的形成在客观上源于外部大众传媒组织、资本机构等场域因素的助推,在内部则是源于个人的议程融合和互联网社群的灵活性。而饭圈形成在主观上则与互联网时代的类社会关系弥散、亚文化凸显、文本盗猎行为频发有关。而今天饭圈出现问题,也和内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外部的资本超越场域凌驾于其他社会要素,内部的亚文化缺失一定的监管出现群体极化的趋势等等等等。
在这串表述里,还是说的饭圈问题,还是用的刚刚提到的一些理论, 但是我们就可以借助「主观客观」「内部外部」这样的逻辑将理论进行整合,整体的表达和思路就会更加清晰。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那这样的逻辑要怎么进行训练呢?
建议大家可以尝试沿着「宏观和微观」两大逻辑,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和个人」的逻辑,去分析今年的各种社会问题,类似于防沉迷呀、奥运民族主义情绪啊等等,在分析的过程中,即沿着框架,又联系上文中的基础和深度理论,每天进行一次自我的头脑风暴,久而久之框架思维就会被大大提升。
不仅对初试有用,对复试更有用。
™️ 学术表达也很重要
️ / TuTouSuo / 考上研究生的标准
如果理论也有了、深度也有了,框架也有了,那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专题笔记也做了,背也背了,但写题的时候,真的只有一串令人尴尬的大白话。
九月初步写题一个无解的问题:到底怎么快速提升语言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变成专业的论文和论述语言呢?
只有一个办法:模仿论文。
大部分论文所使用的都是专业性语言,甚至于我们平常常常说笑的那种「不说人话」的表达,这其实就是书面化的表达。而学习书面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口语化的东西和别人书面化的语言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把自己的大白话词换成人家的专业词语,每做一次替换就记住「很容易带来」要写作「易形成」,慢慢的专业性语言就会自然而然的从你笔下滑出。
但问题在于,不是每一次都能找到对应的论文,这可咋办呢?
如果你的语言真的非常糟糕,那大家就可以选择先找一些论述特别好的论文,然后直接自己去论述论文的基本观念,并于论文进行对照,就能更直接的自我更正。
™️ 标准有了,我该怎么办?
️ / TuTouSuo / 考上研究生的标准
其实这几个步骤,是再一次帮大家梳理了一遍现阶段各位的困惑,以及在所有复习中比较重要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推送之后,既可以对照你目前的学习进度进行方法上的更新迭代,也可以帮你稳一稳心态:不就是这么一二三四五步嘛!你可以的。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ʕ•ﻌ•ʔ
「秃头所王牌课程:秋日答题班」
WONDERLAND/以题带学
在实用与应试中保持思考
•̀ᴗ• •̀ᴗ•́
「TTS超级创意策划班」
新闻编辑部主编与
百万年薪产品经理
成为学术研究大佬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试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