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在本届SNEC光伏展会期间,组件龙头晶科能源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拟在山西综改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60亿元。
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表示,出于绿电供应、区位交通等因素的考量促使该公司将全球最大的N型一体化生产基地落户山西。
上述消息之所以引发行业关注,甚至招来交易所问询函,在于其产能规模和投资金额在近些年来的光伏产业中并不多见。截至2022年底,晶科能源的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年化有效产能分别达到65GW、55GW 和70GW。因而,当上述垂直一体化项目公布后,业内有说法戏称“晶科想要再造一个自己”。
事实上,此次晶科能源抛出如此大规模扩产项目,其核心在于扩大自身在N型产品上的产能。
近些年来,该公司在N型技术路线上以TOPCon为重心。钱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公司N型产品出货约6GW,整体今年N型占比预计达到7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N型TOPCon赛道涌入大量产能。尤其是对于跨界而来的企业而言,TOPCon技术成为大部分企业的选择。然而,热潮汹涌之下,该技术产能规模迅速跃升。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地规划N型TOPCon产能超过480GW。
根据钱晶的判断,今年N型产品的总体产能约130GW,市场出货量占比有望达到30%。
不过,产能大幅提升之下,N型TOPCon产品未来是否也会迎来价格“搏杀”?
对此,钱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价格竞争在光伏行业就没有停止过,无论在多晶、单晶,PERC,一直如此。新一代技术在早期的时候由于产能规模比较小,供应较少,产品、技术和市场刚刚被验证,需求刚开始被激发。而产能上升不足,促使技术享有红利期,而接下来就要进入竞争成熟期,考验各家的成本控制能力。”
“哪怕你率先迈出这一步,也只是比竞争对手领先一些优势。很快,大家都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钱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激烈的竞争已经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常态。结合此次公布的山西N型垂直一体化项目,晶科能源试图扩大其在N型TOPCon先发优势的目的不言而喻。
但对于如此庞大的项目投资,现金流的把控也将是晶科能源接下来需要直面的问题。
根据公开信息,上述项目计划分四期建设,建设周期两年,每期计划建设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产能各14GW。其中,一期和二期项目预计分别于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建成投产,三期、四期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
另据业内预测,待56GW产能完全释放后,仅这一个基地,预估将占全球N型产能的20%。
值得一提的是,在晶科能源看来,N型产品出货占比的不断提升,将有助于提升该公司的盈利能力。
“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0%,很明显的原因在于,N型产品的占比大幅提升。”钱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晶科能源今年底力争将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提升至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