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的就业软肋,原来,在这里!

新闻资讯2023-10-07 16:34:02橙橘网

文科生的就业软肋,原来,在这里!

最近看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谈及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时,给出了预测:

未来五年劳动力市场,被技术推动下 ,23%的岗位将出现结构性变化。

什么是结构性变化?就是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被改变了。

这种结构性变动,“文科生”首当其冲。

先看宏观变动

2023年就业季,虽就业困难,但并非每个专业都受影响。

工科学生毕业获得的offer比例为56.7%,较总体高出6.5个百分点。

工科生感受得春意,有些盎然!

人文学科毕业生获得offer仅为41.3%,意味着过半学生毕业就业遭遇搁浅。较总体低9.1个百分点。

人文学科感受得冬寒,有些料峭!

这些数据折射出的,是人文学科就业,在宏观上的 艰难!

再看微观,文科生就业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有学生抱怨,现如今,连美妆公司、商务助理都喜欢理科生。

这句话折射出一些问题。这些传统文科生优势岗位,出来什么问题,让理科生“趁虚而入”?

岗位要求的能力出现结构性变化,而且很明显。

以商务助理岗位为例,我仔细分析了当下主流公司对商务助理的能力要求,数字化技能是关键词。公司专业度与规模不同,对这项能力的要求分为三层:

第一层:会用office软件,会排版、用公式、生成报表。

这一层,文科生中商科学生会有专业课,很多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也会有意识辅修强化。单就使用技能,与理工科学生可以打平手。

第二层:有数据分析能力。能对数据做描述性统计、分析、预测。

这一层,人文学科就有些吃力了。数据理解,涉及整个流程的认知,缺乏工科基础和思维训练的人文学生,望洋兴叹!

第三层:”掌握一些编程技术,能接技术赋能到工作场景(招聘信息就是这样描述的),提高工作效率。

这一层绝大多数人文学科学生做不到了,编程技术属于理工学科的基础技能,凭借辅修根本达不到专业水准,何况当下文科生从高中开始,数学就在降难度,大学数学的难度,更是相差甚远,相比理工科。

学习是轻松了,但这类编程硬技能,就无可奈何的,学不动!

在招聘圈,很多招聘经理甚至抱怨,很多不太重视数学教学的“水学校”,人文社科学生连第一层都达不到要求。

再举个人力资源岗位,这是传统商科的就业范围,但职位要求也发生结构性变化,很多招聘岗位要求,不仅懂人力资源专业,还要懂业务,懂编程和数据分析。这种技能变化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但当下,逐渐成为主流。


看了宏观,看了微观,技术对岗位能力要求的影响,也就明白一二了。

最后看上图,在具体高校中非常明显反应出来。

选取疫情三年中灵活就业人数与比例进行对比分析

工科领军高校清华、同济,工科跟随高校辽宁大学

人文学科领军高校上海戏剧学院(其中几个专业纳入一本招生)、中国传媒大学

可以狭隘理解,灵活就业意味着毕业生在传统就业领域遭遇搁浅,这么理解虽简单粗暴,但确实是事实。

一个结论,疫情虽是就业共性灾难,但,工科高校如平稳行驶的大船,波澜不惊

而人文学科领军头部高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徒奈何?

说到底,当下人文社科高校对自家学生赋能的方向,与就业方翻天覆地的新趋势,背离了!

得赶紧,掉头,调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