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拆迁有户口无房不能要求征地主管部门进行安置。征地主管部门对村民进行安置的前提条件是拆迁了当事人的房子,既然没有房子,就不能领取房屋拆迁补偿金,也没有被安置的权利,但集体土地是共有的,所以每一位村民都能分割征地补偿款。
村里拆迁有户口无房的政府部门没有安置义务,拆迁补偿的对象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补偿和安置资格也是基于房屋存在的。没有房屋就没有相应补偿。但集体土地征收,但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集体所有的土地的话,那么征收补偿中可以得到相应份额的。
《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在我国农村拆迁安置房是小产权房吗?
在我国农村拆迁安置房不一定是小产权房,关键看当时办理的具体建房文件。
拆迁安置房通常是在人民政府实施土地储备地块、非经营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设施建设等行政划拨用地的拆迁过程中,以确定的价格、套型面积向具有本市市区户口(含农业职业)的被拆迁人定向销售的住宅房屋。
实践中,开发商为了实现盈利目的,在安置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往往会超过安置所需房屋数量,并在交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将剩余房屋对外出售,则该部分房屋严格来讲,已不再属于拆迁安置房的范畴之内,而是与普通商品房一样可以直接对外出售,上市进行交易。
小产权房则是相对于全产权房的一种俗称,是指国家不予颁发产权证的房产,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在集体土地上建造并向外出售的房屋。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开发商若未对土地性质进行转换,则不能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因而出售该种房屋的行为违反国家关于集体土地的相关管理规定,无法取得国家颁发的房产权属证明,则被俗称为“小产权房”。
因此“乡产权房”非法定意义上的商品房,一旦购买,不但无法取得国家发放的房地产权属证明,且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也难以保障。
土地征收过程中,征地主管部门拆迁了,村民的房子以后要给村民提供安置房或者提供新的宅基地建房,如果当事人本来就没有房子,当然不可能因为征收农村土地就无故获得一套安置房。所以,村里拆迁有户口无房不存在安置问题。在农村有房子,就算户口不在农村,拆迁房子时也可以获得房屋拆迁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