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贸发会议:对中国经济担忧被夸大

新闻资讯2023-10-06 15:43:38橙橘网

联合国贸发会议:对中国经济担忧被夸大

参考消息网10月6日报道 据法新社10月4日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事务负责人4日说,外界夸大了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担忧,北京仍有充足的财政空间。

报道称,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说:“我们不认同对中国非常悲观的预测。”


当地时间10月4日,蕾韦卡·格林斯潘就年度预测报告召开发布会 截图自联合国贸发会议官方YouTube账号

贸发会议以国内需求疲软为由,将中国2024年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4.8%。格林斯潘在公布年度经济预测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放缓,但不是我们在一些刊物上看到的非常悲观的评论。”

格林斯潘还表示,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有很大的财政空间”,因此北京仍有办法实现反弹并支持经济。

报道称,对于一些报道中盛行的悲观情绪,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化与发展战略司司长理查德·科祖尔-赖特作出了更多批评。他表示:“我们肯定不认同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采取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反应。”(编译/葛雪蕾)

延伸阅读

环球:有必要把造谣中国经济的“外鬼”捉出来

中国上海已成“鬼城”?这个中国人以及稍有基本常识的外国人一眼就能分辨出的“鬼话”,竟然成为美国老牌新闻杂志《新闻周刊》的文章标题,这么荒唐的事情背后确实有人在搞鬼,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个“外鬼”给捉出来,让它暴露在阳光之下。

《新闻周刊》应该不会无知到真的认为上海会成“鬼城”,所以才在标题后面打上个问号,以便推卸造谣传谣的主体责任。但它引用三张发布在社交平台 X(原推特)、拍摄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域的照片,不去查证这些照片的真假,以及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拍的,就直接采用照片发布者离大谱的说法,称照片上荒凉的道路和空荡荡的星巴克,显示“中国(经济)有麻烦了”。这样的操作岂止是不专业,根本就是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造谣传谣。



左:网传图片,右:中国媒体于下午5点在同一地点拍摄人流

该报道上来就说,这个推文在网上疯传,引发了上海是否已变成“鬼城”的争论,后面又承认许多居民对此提出异议。但紧接着话锋一转,就说到人们对中国经济状况的担忧。其实,拥有近2500万常住居民的中国超大型城市上海是不是“鬼城”,哪里存在什么争论呢?除非眼睛失明、耳朵失聪、心智失常者,才会搞不清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新闻周刊》的重点就是渲染中国经济的萧条,这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美西方媒体中尤其流行。《新闻周刊》这次抓到了一个能吸引眼球的噱头,就开始不顾吃相了,通过照片的视觉冲击加上“鬼城”这种刺激性字眼的配合,制造出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中国经济不行了”。不得不说,这类虚假信息是较“高段位”的。

如果只有《新闻周刊》一家这么干,那就是个案,仅说明它的职业操守有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没那么大。但从今年3、4月份开始,截取某一个时间点、某一个领域的个别数据以偏概全,甚至通过直接造假来唱衰中国经济的美西方媒体绝不止《新闻周刊》一家,这是一个集团式、成规模的举动,其步调之一致、动作之猛烈、内容之泛滥,为近些年来所罕见。能说这都是不约而同的吗?



9月8日,网传图片拍摄地的车流量实况图,左图为上午10点-11点,右图为下午5点-6点

经济学领域里有一个词叫叙事经济学,用叙事影响受众的判断,甚至不惜制造虚假信息,打击针对对象的士气和信心,并试图吓退外部投资,从而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已经公开将中国视作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很多实操层面更是把中国当成假想敌,我们不可能指望它会正大光明地与中国进行良性竞争,为赢得它单方面发起的这场“竞争”,美国大多数时候是不择手段的。这个视角既可以解释美国群体性唱衰中国经济的现象,也可以大致预测美国接下来的对华动向,说明它与基本事实是相符合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包括造谣上海“鬼城”在内的各种唱衰,也是美西方对中国发动的一场认知战、心理战,瞄准的是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在他们看来,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抹黑上海就是一种“重击”。只不过《新闻周刊》这回一脚又踢到了铁板上。企业的嗅觉最为敏锐,如果连陆家嘴门店都“空空如也”,星巴克为何在上个月宣布投资15亿元在华设立创新科技中心,并计划到2025年将门店扩展到9000家?如果中国经济面临长期危机,为何美国科技企业面临种种限制还要努力在中国扩大规模?

对中国来说,外界一些人制造中国经济的虚假信息,其行可耻、其心可诛,我们自己首先要保持定力和判断力,不被恶意造谣炒作带节奏,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让中国经济蓬勃向上的事实,作为对他们最强有力的驳斥。

本文标签: 中国  山东  联合国  贸发会议  全球经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