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厕所、喝水,不能出教室”,小学生吐槽课间圈养让人无奈

新闻资讯2023-11-01 18:30:38橙橘网

“除了上厕所、喝水,不能出教室”,小学生吐槽课间圈养让人无奈

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叫“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什么意思呢?

本来,课间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可以走出教室放松放松、玩耍,课间10分钟会非常热闹。

但是,现在一些学校不允许小学生出教室,学生们只能在教室里安静的坐着,甚至有些学校让上一节课的老师多上5分钟,下一节课的老师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上课,无缝衔接让学生们根本就没时间走出教室玩耍。

有的网友和家长就说,课间十分钟,学校的操场上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走廊上也看不到什么人,学生们都在教室里安静的坐着,这也就有了“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的说法。



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出教室的现象,还有一种说法,叫“课间圈养”。

本来,我觉得课间圈养只是少数学校的做法,直到听读小学四年级的小侄女说起课间10分钟不能出教室,我才发现,原来大多数孩子,可能都被“课间圈养”困扰着。

有个小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这样吐槽课间圈养现状:课间可以上厕所和喝水,在教室里玩一会儿,可是不能跑,不能闹,走廊里更不行了,要是被检查员抓到可就惨了。我们现在除了体育课,就是在教室里待着......



我有点不敢想象,别说活泼好动的孩子,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连续几个小时不站起来活动一下,可能都会觉得身体疲惫,觉得受不了。

压制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让他们长时间待在教室里,走出教室活动,窗前远眺都成了奢望,大脑长时间得不到休息,身体得不到放松,不说影响下一节的听课效果,对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可能都是一种折磨,怪不得有网友说,现在有些医院的精神科儿童爆满。

本来课业任务就比较重,课间10分钟还不不能出教室玩耍,孩子们高兴、开心得起来吗?变得抑郁是迟早的事情。



客观地说,课间10分钟让学生们走出教室自由活动、玩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保护视力,也能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有利于提升下一节课的听课效果。

好处如此之多,为何中小学校却出现了课间圈养现象呢?这主要涉及到一个管理问题,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在走廊或操场上打闹,容易出现意外。

每当碰到这种事情,学生家长就会找学校的麻烦,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很多学校就不让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玩耍。

从管理角度来说,课间将学生们圈养在教室里,确实达到了保护学生的效果,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这种做法称得上是“因噎废食”,在无形中会在精神层面加重学生的焦虑,他们的腿长时间蜷缩在桌子底下,身体容易不舒服,难以集中注意力上课。



个人认为,课间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在走廊或操场上玩耍,这应该是众多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心愿。

学校对课间十分钟“一刀切”的做法,显然看起来竖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学校和老师,还是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一禁了之。

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引导,安排老师对追逐打闹的行为及时劝阻,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都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也可以满足学生课间自由活动。



那名小学生吐槽“课间圈养”的话,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让人感到非常无奈。

我认为这名小学生说出了很多小学生的想法,也是他们共同的呼声,他们渴望在课间玩耍,渴望在课间自由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不是被给固定座位上不能走动。

作为管理者,作为老师,难道我们只能在课间将学生圈养在教室里吗?答案当然不是,只要我们本着以人为人的理念,认识到教育需要松弛有度,需要劳逸结合,或许都会想到要将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们。



真心希望,课间的10分钟,学生们可以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也可以在乒乓球台、篮球场拾起自己打球的爱好,而不是争分夺秒的多看几页书,多做几道题,更不是被直接圈养起来。

等这些孩子长大了,回想起自己的读书生活,不会觉得枯燥和压抑,回想起课间10分钟与同学、朋友聊天、玩耍,嘴角也会有像我们一样露出笑容。

来源:红星新闻

本文标签: 学校  小学生  侮辱性评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