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向第四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发表致辞,提到南海问题应由直接当事方友好协商解决,要坚决抵制在海上进行阵营对抗和零和博弈。王毅的相关言论引起了外媒的关注,认为意在敲打美国,不过路透社注意到,相较去年的发言,中方“发出了警告,但没点名美国”。
王毅表示,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天然平台,加强海洋合作,完善海洋治理,反映了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然而,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海洋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包括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威胁着海洋的和平稳定。
8日,王毅发表视频致辞(图源:外交部)
《南华早报》认为,这是在“暗讽美国”,指出美国侦察机2022年期间在南海开展过大约1000次侦察活动,并至少派遣了12次核动力潜艇,以“遏制中国”。
《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则表示,多名分析人士认为,王毅的发言明确阐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向南海周边国家以及挑起紧张局势的一些西方国家发出了信号,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立场是一贯的。《中国日报》称,多名与会嘉宾认为美国是南海局势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指责美国应停止破坏中国与东盟管控分歧的努力。
“中方警告要抵制海上‘阵营’对抗,但没点名美国。”路透社以此为题的报道指出,虽然王毅的发言确实对美国有一定针对性——因为中国长期批评美国进行阵营对抗和零和博弈——但是相较他“2022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抨击“个别国家不仅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还炮制‘印太战略’,编织排他性‘小圈子’,在海上大搞抵近挑衅、武力炫耀,危害海洋和平安宁,应当受到共同抵制”,今年的发言言辞相较缓和。美国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是其施行的“航行自由”行动以此为部分法理基础。
王毅在发言中表示,对于历史遗留的海上领土和权益争端,应当坚持由直接当事方友好协商解决,要坚决抵制在海上进行阵营对抗和零和博弈。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构建和平与安全的南海秩序。
王毅强调,中国将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海洋法义务,但《公约》生效已近30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的课题和挑战,尤其是诸如南海仲裁案中国际海洋法治被政治利用的例子,恶化了地区海洋和平合作的环境,损害了公平与正义的基本价值。因此,各方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公约》更加健全和公平。
今年,南海并不太平。菲律宾4月为美军新开4个军事基地,促使地区紧张局势升温,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10月,菲律宾与中方船只在仁爱礁海域碰撞,对其大肆炒作,中国抨击了菲律宾的侵权挑衅行为,也谴责美国罔顾事实,无端攻击、指责中方在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的正当合法维权执法行动,强调仁爱礁历来就是中国领土,仁爱礁无论在地理上、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中国南沙群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完全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群岛的规定。
中方公布的10月22日“相撞”画面
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双方确认了加强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并就启动使自卫队与菲军相互顺畅往来的《互惠准入协定》(RAA)的缔约谈判达成了一致,以方便日本自卫队和菲律宾军队进行共同训练。岸田文雄表示,两国与美国正在南海举行“维护航行自由的三边合作”。
另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8日报道,菲副外长7日透露,总统马科斯在出席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访问夏威夷,他可能将在美国印太司令部举行安全简报会期间谈及南海局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表示,中方一贯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与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
王毅在8日的发言中还表示,海洋联通世界,应成为各国促进交流、增进合作的纽带,而不应成为脱钩断链、隔绝彼此的阻碍,中国将同各方高质量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打造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参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航道安全,不断提升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他还提出,海洋还面临气候变化、过度开发、自然灾害、海盗犯罪等方面的挑战,表示加强海洋合作,完善海洋治理,反映了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本届论坛由海南华阳海洋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来自30多个国家各界代表300余人参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