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就现阶段而言,解决房企的融资问题,还算是为数不多,比较现实的救市方法。
昨日消息,助力房地产融资的“第二支箭”也有进展,近期将支持新城控股、美的置业、卓越商管等民营房企发行债券融资。同时,龙湖、金辉、华宇、新希望地产等多家民营房企债券发行项目正在推进中。
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依然指向保交楼,偿还境外债务等。
消息让资本市场泛起了一点点波澜。11月8日早盘,多只内房股上扬,中国恒大一度涨超7%,中梁控股涨超5%,碧桂园涨超4%。下午,多只股票延续涨势。
至当日收盘,融创中国涨30.11%、中国恒大涨28.15%、旭辉控股涨18.42%,另外,当代置业、上坤地产、碧桂园、弘阳地产、世茂集团、中梁控股涨幅均超过10%。
据统计,“第二支箭”政策自去年扩容以来,已支持13家民营房地产企业发行318.1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
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因第二支箭而降低。2023年以来由“第二支箭”增信的18只民营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均低于4.7%。
数据看似喜人,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总体来看,民营房企融资总量并未打开,亲疏有别的融资环境依然存在。
今年前三季度,国央企的发债总量,占比近九成,而整体融资成本,则比民企低了2.15个百分点。公司债层面,国企发债额是民企发债额的8倍。民营房企在融资体量、成本上,依然与国资存在明显的差距。
民企方面,仅有碧桂园、龙湖、新城控股、中骏集团、美的置业、旭辉控股、金辉控股等民企通过中债增担保方式发行了中票。
同样是在昨日,人民银行、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集数家房企座谈,了解行业资金状况和企业融资需求。
而参会的,是业内的一众优等生。包括央企保利、华润、中海等,混合所有制企业万科、民企金地和龙湖。
近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喊出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口号。至于落到实处,或许还需时日。就第二支箭的最新进展来看,名单上的民企似乎多为运营稳定的。
回归到经营,目前已经有房企表达“融资困难已不是主要矛盾,更应聚焦经营的恢复”的观点。
事实也是如此,单靠融资是无法保证企业长期的流动性安全的,依靠“第二支箭”发债的碧桂园、旭辉等,都已经遭遇了流动性困难。
房企经营的恢复,还是要靠市场。根据克尔瑞数据,10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额4437亿元,环比增长0.4%,同比下降28.3%,同比降幅较9月收窄1.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降幅收窄,销售仍然处于缓慢修复的时期。
1-10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14%、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6%,降幅较9月分别扩大1.7和1.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尽管政策端持续宽松,但楼市复苏动能仍显不足。
不过,融资端若能明显改善,至少能让部分房企解决燃眉之急,防止行业危机蔓延。
2023年四季度房企到期债券金额约1373亿元,2024上半年面临偿债高峰,到期债券金额约3686亿元。
唯有撑过这一轮偿债高峰,房企的经营才有望的到恢复。政策已经在力挺房企销售,各地因城施策出台政策组合拳,认房不认贷已普遍执行,四限政策的打开已蔓延至核心二线城市及一线城市。
行业政策的支持之外,具体到单个企业,一些有实力的房企大股东,也在力挺。如两日前的金融机构沟通会上,万科第一大股东深铁就喊出:“自始至终都将与万科坚定地站在一起。”
并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有序释放以支持万科,包括承接万科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帮助万科盘活大宗资产,为万科注入新的流动性,交易金额预计超过100亿元。
从各方的行动和表态来看,房地产“救市”的决战似乎正在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