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受一所学校邀请,我们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节目录制”,才发现现在的小学生真是不简单!
平平无奇的班级工作,竟被他们玩得风生水起,播报双语新闻,拍照记录班级生活、剪辑影片在学校播放、当银行家管理同学们的“存款”,做HR计算同学的“薪资”……没想到在做这些事的,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学生!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北京朝阳凯文学校,是北京一所有名的双语学校。之前探校参观过校园,也深入过课堂,这次探校的目标很明确:看看这些小学生除了上课之外,都在干些啥?
制作双语新闻竟是一份“班级工作”?
这年头小朋友的工作都这么卷了么
上午大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五年级的教学区。据说最新一期双语新闻节目正在紧张筹备之中。一走进节目录制现场就令人惊讶不已,本来以为不过是老师讲一讲,同学们分组拍一拍,怎么也逃不出“老师教孩子做”的基本模式。没想到推开门,看到的却是一场有模有样的“工作会议”。
△这阵仗,有种回到办公室开编辑会的错觉
六七位五年级的学生和三位外籍老师围坐在一张会议桌前,正在进行校园新闻的准备工作。老师告诉我们,参与这次拍摄的娃,都是五年级各班负责双语新闻拍摄的学生。
这可有点出乎预料了,制作新闻这么专业的事儿,就连外行的成年人也要费一番功夫,这些孩子能完成吗?更何况这新闻还是双!语!的!难度级别飙升!
原有印象中的班级工作,不过是管理管理图书,打扫打扫卫生这类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儿,老师很少参与其中。没想到孩子的一项课余活动,竟然兴师动众地出动了三位外教班主任做指导。
△全程英文讨论工作,还真挺考验英文功底的
原来,这项活动就是五年级几个班的外方班主任联合发起的。每个班的摄制组成员都要参加这个会议。看着孩子们和老师用英文交流工作内容, 老母亲私心一动,这不比上英语兴趣班性价比高多了?
除了常规的上课,外方班主任还花这么多时间去张罗这些不直接体现在成绩里的“工作”,老师们的专业程度让人佩服!(说实话,如今好的外籍教师也是相当稀缺的资源)。
就拿这次采访的Jonathan老师举例,他已经在中国生活和教学超过10年时间,不仅能说流利的中文,还会用中文开玩笑,据说Jonathan老师在学校和孩子们交流都是用英文,但开家长会时就能瞬间转换语种,和家长们交流也是毫无障碍。这样风趣幽默的老师,还非常善于和孩子相处,亦师亦友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Jonathan老师的简易版简历~
做新闻播报,孩子们是认真的。不仅人员配备齐全,这次拍摄的设备也挺“专业”——用的都是孩子们平时常用的电子设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摄影机、提词器甚至绿幕都齐备。
△摄影机是iPad,提词器是电脑
△主播就位
据了解,今天负责播报新闻的“小主播”,是第一次担任主持人的工作。录像前,Jonathan老师做了播报培训,比如读词读错了,可以停顿几秒继续读,方便后期剪辑。虽然两个小主播肉眼可见的有些紧张,却完全没影响发挥,一个负责英文,一个负责中文。流利而标准的发音让我们这些成年人都不禁有些羡慕:这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吧!
新闻的内容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比如总结近期学习的数学、语文、英语……能想出这样别开生面的方式做学习总结,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中英文能力,还顺便梳理了学习内容,原来在鸡娃方面,外籍老师也颇有经验。
△刚录出来的原始视频长这样
朝阳凯文 是北京有名的双语学校,所以孩子们中文英文功底好也不能算是大惊喜,录完新闻转战“剪辑室”,看到这阵势不由得令人感叹:现在的娃可真的是时代的弄潮儿!
△老师负责关注每个孩子的剪辑进度,答疑解惑,真正动手的都是娃
在拍摄现场隔壁的教室里,小剪辑师们用iMovie进行抠图、剪辑、美化,让原始影片变成可以播出的成片。Jonathan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工作,所以做剪辑师的娃,都是对这方面很有兴趣的,老师只需要教一教基本操作,他们就能自己钻研软件的用法。 更让老师惊喜的是,孩子们还会主动互相学习, 只要有一个孩子掌握了某种技术,很快就能普及开来~
△孩子们会聚在一起探讨剪辑技巧
对于剪辑这个工作而言,审美能力和编辑能力也很重要,剪辑师们会在影片中加入班级里的“精彩瞬间”,从选材到排列再到加上后期效果都靠这些孩子独立完成。回想小时候,课间即使不需要赶作业,最多也不过是看看课外书,现在的娃竟然用课间时间玩拍摄玩剪辑了……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在朝阳凯文,老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和各种先进科技, 小学部配备了iMac机房,图书馆也提供充足的MacBook供孩子们使用。
这种科技感也贯穿在各种课程之中,比如小学阶段,孩子们会学习用Garage Band软件编辑音乐,之前提到的绿幕也是戏剧课学习剪辑的重要道具~
这其实源于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按照老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与现代科技绝缘,在孩子长大后,要么无法适应先进科技带来的改变,要么就干脆沉溺在电子产品中无法自拔。在学校,老师会教会孩子们如何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利用好科技带来的便利,这些“课本外”的技能,会让娃长大之后受益匪浅。
五花八门的工作,看谁最会“赚钱”
其实孩子的责任心和自驱力才是重点
除了制作新闻之外,朝阳凯文五年级的娃,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工作可以选择。
△给大家看看实拍的工作清单,左半边是工作内容和工资标准
既然是工作,自然得有“薪水”。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工资也不同。粗略数一数,工作种类居然有15种之多!
最受欢迎的工作是Photographer(摄影师),日常工作就是记录同学们的每天生活。设备虽然只是一台iPad,拍摄热情却一点儿不输专业摄影师。
最有趣的工作是Snack Monitor(零食监督员)。带零食到学校很难杜绝,这个监督员就是专门监管零食的,一旦被监督员发现,就有可能“食财两空”,会面临高达30元的罚款呢。
工资最高的是“Banker(银行家)”,收入越高责任越大。孩子们挣的钱可以存入班级银行,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虚拟账户”,不仅省去了现金丢失的烦恼,还能收取利息。银行家需要管理所有同学的银行账户,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仔细记录,这工作量不可谓不繁重。
△这个excel表格就是班级账户,存着孩子们的“血汗钱”,只有Banker有权编辑
HR需要和Banker紧密配合,每周五会发放一次工资,谁负责什么岗位,需要发多少钱,可都是HR负责的~
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孩子们赚的“货币”,不仅逼真,还有不少实际用途。
△仔细一看,原来是银行柜员练习用的点钞券
孩子们有了这些“班级硬通货”,可以在班级拍卖会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拍卖品大多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捐赠。如果上课玩玩具被老师没收,或者丢失了重要的笔记本,也是要用“钱”买回来的。
△热热闹闹的发薪日
另外如果破坏了班里的规矩,例如:上课说话、在走廊里追跑打闹,校服没有穿戴整齐等等,还会面临被罚款的风险。
因为这些工资有流通和兑换的功能,孩子们也都非常珍惜,大多数娃都选择把“工资”存进银行坐享利息,但也有娃特别喜欢积攒现金,觉得入袋为安是才是王道。
△老师的“小金库”
老师说:“自从孩子们有了工作,他意外发现娃比之前有了更强的自驱力。”
有个孩子想担任负责监督班级纪律的管理员工作,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很容易“得罪人”。因此在“上岗”前,外方班主任老师找他私下聊过,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一一列出,孩子依然表示愿意试一试。
在孩子开始监督班级纪律之后,果然出现了老师预料中的情况,有些同学开始表示不满,但这个孩子丝毫没有埋怨或者退缩,他依旧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渐渐的,孩子们明白了这只是他的职责所在,明白了工作与友情是两回事,不能因为平时关系好就放松要求。而肩负起一份工作责任的小朋友,也比之前更有“上进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毕竟想要监督别人,自己要做得更好。
这样的工作体验,绝不仅仅是“有趣”而已,别看工作本身远不如成人世界的那么复杂,但它也一样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挑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考验。
△工作中的“小HR”和“小Banker”
这个“班级工作”其实是为五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课程,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会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如利用课间、班会课时间)做安排。虽然这个“课程”和传统课堂模式不太一样,背后却隐藏着老师的精心设计。比如工作内容不同薪酬也不同,对于工作的取舍教会了孩子选择;选择工作就要承担责任,选择存钱就要抑制自己的购买欲…这个过程教会了孩子“要承担选择带来的后果”。
老师在班级里创造出一个模拟真实世界的“小社会”,让孩子们真正沉浸式体验真实生活。在这种特殊的体验中,孩子们可能遇到惊喜也不免遭受挫折,但无论如何,娃都会从中获得书本中学不到的人生智慧。
我们在Jonathan老师的陪同下,和班里的“小HR”聊了聊,这个叫Amy的小姑娘又乖巧又甜美,属于“骗你生女儿”的那种可爱女娃,但聊起自己的工作来却一秒“成熟”起来。Amy告诉我们:她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但这份工作也很有挑战性,她需要和班里的Banker合作,才能在每周的发薪日,把薪水准确地发放到每一个同学手中。在她看来,班里同学都很喜欢“拥有一份工作的感觉”。
△Amy小朋友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法,教今天的学生,我们就剥夺了他们的明天。”
究竟什么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家们都在思考,如何让这样的教育在学校落地,更是一项艰巨的课题。虽然各种新型教育方式层出不穷:深度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但面向未来这四个字,还是总显得空泛又高不可攀。
再看看我们的教育现状,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小学一路顺风顺水的娃到了中学却陷入了抑郁之中,好不容易考入重点大学却因厌学退学、名校毕业后躺平啃老…… 越来越多的老母亲也渐渐意识到: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养出一个“不空心”的娃。
面向未来的教育最重要的不只是创新教学方法,还要帮娃搭建好三种底层建筑:责任心、适应力和目标感。班级工作看似是件小事,却恰好同时锻炼了孩子的这三种能力。
这次探校,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好玩、接地气、如游戏般的另一个面相。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光点
这所学校值得好好安利
了解国际教育的老父亲老母亲应该对朝阳凯文不陌生,小班授课,配备中方外方两名班主任,学校里还有自己的剧院和冰球场,即使在北京,也得算是“别人家的学校”了。
但更可贵的是:朝阳凯文的老师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之前我们就曾介绍过它的多路径升学,无论是擅长学术、艺术还是音乐,都能通过自己喜欢的学科考上国际名校。选拔标准不再单一,孩子也不必因为学业压力放弃自己的梦想。
△五年级教室外的作品展示
走进五年级的教室,意外发现了一件有趣的小事——在孩子们的工作清单中,有一项是“unemployed(待业)”,即使不做任何工作,也能获得每周5元的“失业保险”。
老师告诉我们,这个选项是专门为班里不想参与工作的孩子准备的,老师认为每一个孩子的想法都值得尊重,不参与班级工作,不代表就是“不想承担责任”,而是不喜欢现有的工作。
老师还告诉我们,选择待业的孩子,其实头脑更灵活,会创造出新的工种,想出一些更灵活的方法“赚钱”,比如卖东西(当然,能出售哪些“商品”,是受到老师严格管控的)换取货币。
虽然是个小小的细节,却令人深受触动,“尊重个性,尊重不同的选择”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学校教育中就更不容易实现。个性化教育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每个学生做一套量身打造的教育方案。“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在尊重个性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拥有更强大的内心,能包容世界的多样与美好。
一个学校的氛围正反映在这些日常点滴中,在自由而又受到充分尊重的环境中,孩子的创造力不会被扼杀,孩子的想法得到肯定,孩子的付出被看到被鼓励,这大概就是很多家长心中好的学校教育。
看了这篇推文,相信也有不少爸爸妈妈想进一步了解这所学校,我们给大家找来了最近的开放日信息,亲自走进校园看一看吧~
朝阳凯文学校
10月28日(周六)
朝阳凯文学校开放日
与您分享教育论坛、理念
还有课程体验及校园参观
可进一步了解学校,报名开放日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北京朝阳凯文学校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