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IPO收紧趋势明显,14家“衣食住”企业扎堆撤单

新闻资讯2023-10-13 18:18:38橙橘网

三季度IPO收紧趋势明显,14家“衣食住”企业扎堆撤单

自8月27日证监会表态“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三季度IPO明显“降温”。

基于Wind平台数据,南都湾财社记者对截至10月11日的IPO企业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年内A股IPO新增受理数、上市数、募资总额,均有不同程度下滑。特别在监管对IPO发行节奏定调后,三季度IPO首发家数、首发募集资金均同比减少三成以上。

终止上市的企业数量则明显增加。近期,被视为“红灯行业”的“衣食住”企业,也开始扎堆撤单,不乏八马茶业、老乡鸡、沃隆食品等知名企业,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成监管关注的重点。

三季度IPO收紧趋势明显,年内主动撤单企业同比增超三成

从整体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今年共有266家新股上市,同比下降13.6%,减少42家;募资总额为3269.83亿元,同比减少33.5%。其中,沪深主板44家、科创板63家、创业板99家、北交所60家。与去年同期相比,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减少最多,为35家。

三季度监管对IPO发行节奏有了新定调。此前市场早有IPO、再融资节奏放缓的传闻,8月27日,证监会明确表态称,为活跃资本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会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平衡。

受此影响,三季度IPO节奏陡然放缓。具体来看,三季度的IPO首发家数仅达9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2家,降幅达31.6%;首发募集资金1148.43亿元,同比下滑33.86%。而二季度IPO首发家数有105家,比去年同期多20家。

从月度环比数据看,6月IPO首发家数为年内最高点39家,此后便一路下滑,9月降至21家。首发募集资金的减少更加直观,9月募资总额为181.28亿元,较8月的576.44亿元,环比骤减68.55%。


截至10月11日,2023年以来IPO首发企业数量与募资总额。(数据来源:Wind)

下半年以来,IPO受理数量也明显减少。据公开信息,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按惯例本该是一年中受理量最高月份的6月,创业板受理拟IPO企业仅83家,同比下降42%,科创板受理拟IPO企业43家,同比下滑超51%。7月至8月,沪深交易所更罕见出现零受理情况,9月受理数仅为11单,同比减少七成以上。

针对“关闸”猜测,9月中旬,证监会回应称,“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和提高上市门槛的情形。目前,沪深北各板块的定位、发行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要求等没有变化。”

截至9月底,拟沪深主板IPO的企业上会数量有231家,同比下滑38.73%,同期过会200家,过会率86.58%,与去年同期87%的过会率基本持平。即便是收紧趋势明显的第三季度,其主板上会数量为62家,过会率91.94%。

更多企业选择在IPO前置环节“撤退”。截至10月11日,不含被否、终止注册、核准制主板IPO企业在内,年内共有168家企业主动撤单,终止审核。较去年同期的127家,同比增加32.28%。

其中,创业板的撤回企业数量最多,为68家,占比达40.4%;科创板36家,占比21.4%;沪深主板合计39家,占比23.1%;北交所25家,占比14.8%。

从所属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年内撤回企业数量最多,有37家;其次是医药制造业,有15家撤单终止;此后为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有14家、12家。


截至10月11日,2023年以来主动撤回IPO申请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数据来源:Wind)

14家“衣食住”企业扎堆撤单,持续经营能力成监管关注重点

哪些企业IPO更容易折戟?证监会表示,近期撤回的企业,主要存在控制权稳定性不足、业绩下滑等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

比如,拟登陆科创板的纵目科技、树根互联或因净利润亏损而撤单。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纵目科技、树根互联均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21年亏损分别高达4.1亿、7亿元。

同时,业绩下滑较为严重的企业也相继撤单。如创业板史上融资额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商惠科股份,其募资规模达95亿元。有业内人士指出,受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2022年上半年出现了近14亿元的扣非净利润巨额亏损,或因此不再满足创业板相关上市标准而撤单。

从行业看,“衣食住”等大消费行业成“重灾区”之一,近期多家企业扎堆撤单终止上市。Wind数据显示,8月中旬至今,两个月内共计14家相关企业撤回IPO申请材料,数量高于此前半年撤回量。

撤单的14家“衣食住”企业中,有被称为“茶叶第一股”的八马茶业、老字号德州扒鸡、坚果品牌“每日坚果”所属公司沃隆食品、老乡鸡等知名企业。


近两个月,14家“衣食住”企业扎堆撤单。(数据来源:Wind)

其中,12家在主板申请上市。从监管部门的反馈意见来看,这些公司IPO折戟的原因多为业绩波动较大、持续盈利能力及关联交易存疑、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等。比如,2021年德州扒鸡的前五大客户中第三大至第五大客户均为公司前员工控制经销商;老乡鸡需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说明等。

早在今年年初,市场已有传闻称,证监会对核准制下的主板申报进行行业限制,明确‘红灯行业’(包括食品、餐饮连锁、白酒、防疫、学科培训等)不能申报,而‘黄灯行业’(包括服装、家居、家装、电器等)仅头部企业才可申报;集成电路、先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企业获支持,“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据业内人士表示,沪深主板的确存在“红灯行业”的相关限制,且已持续较长时间,该则传闻与现有监管导向没有太大出入。可能是之前的限制不够明确,在IPO阶段性收紧后,监管对“衣食住”行业进行实质性劝退。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即便是服装、家居、电器、食品等“红灯行业”,2022年仍有多家企业在沪深主板成功上市,包括阳光乳业、五芳斋、紫燕食品等。

而今年以来,沪深主板尚未有“衣食住”企业成功上市。目前,中乔体育、阿宽食品、老娘舅等20余家相关企业仍在排队等待上市中。

曾有多年投行从业经历,财经播客《外部性》主理人李铁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衣食住”类企业IPO审核向来严格,主要因这类企业本身财务造假风险大,业绩不稳定且容易受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影响股价。作为投资标的而言,这类企业天然具有弱点。

业内人士称监管意在引导优质资产上市,减少低质企业

IPO变奏背后的逻辑何在?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对此,多名二级市场从业者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二级市场资金量有限,且上市企业已超过5000家,再持续发行新股会进一步影响市场流动性,需要减少新股融资,以保障股市流动性不被稀释。

上述从业者认为,那些经营同质的、无核心竞争力的、与政策相违背的、夕阳产业有被“劝退”之虞。而监管“劝退”“衣食住”等企业,也意在引导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符合国家产业战略的科技型企业。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收紧释放了注册制之下IPO也是有门槛的信号,意味着监管层未来将更多考虑建立优胜劣汰的IPO上市机制,引导优质资产上市,淘汰劣质资产。而IPO门槛抬高,客观上也能使部分资产不够优质的企业放弃IPO排队,另觅融资。

盘和林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短期看,减少IPO企业数量能够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但无法完全消除流动性紧张的影响。作为临时性措施,IPO收紧的审核态势会持续到流动性再次宽裕,等市场行情起来之后,会再度放宽审核。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长期以来,A股的发行审核标准不够明确和透明,导致很多企业在IPO过程中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因为投资者很难准确把握审核标准,进而影响IPO的成功率。

同时,IPO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过度包装和虚报行为,有些企业为了能够顺利上市,可能会过度包装自己的业绩和前景,甚至虚报重要信息,以吸引投资者。由于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够严格,一些企业会因此隐瞒重要信息或者披露不实信息,以实现顺利上市。

在柏文喜看来,收紧IPO一方面可减少市场上低质量企业的数量,有助于提高市场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增强A股市场的稳健性,减少投资风险。从长期看,也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李铁认为,A股的IPO制度一向以窗口指导为主导,注册制改革后,市场虽然并不期待能完全取消窗口指导,但对IPO标准的透明度和过往不定期出现的IPO暂停有了较高期待。以往,IPO暂停会被监管用于救市,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很难直接提振市场,更多是起到引导市场预期的作用。收紧IPO也会给监管带来一定的舆论压力,预计等股市整体估值回升后,会作出相应调整。

采写/制图:南都湾财社记者 方诗琪

【欢迎爆料】南都湾财社关注商业、金融及资本市场,相关新闻线索欢迎发送至邮箱:Ndwcsbl@163.com,将有专业记者与您联系。

本文标签: 撤单  a股  ipo  创业板  证监会  科创板  资本市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