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有关“课间圈养”的话题仍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舆论却开始呈现出一些吊诡之处——家校双方皆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或“弱势方”。
近日,作者就此与全国各地多位家长、教务工作者、专家深入交流“课间10分钟”这个话题,聊一聊“圈养学生”的痛点难点。
01泾渭分明的家长:“野点又何妨”VS“文明休息”
前几天,就读于广西某小学的小阳就“课间10分钟”问题,将学校投诉至区教育督导组。他的观点十分明确:“课间10分钟应该完全属于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们课间下楼活动,为什么禁止学生去操场、篮球场或乒乓球场自由活动,都把他们限制在教室内外。”
督导组在查证后对家长解释:“课间10分钟时间短,主要用于喝水、上洗手间和调整状态。为了不影响下节课以及因热身不充足可能引起运动意外损伤,故不建议学生课间进行篮球、乒乓球或跑步等剧烈运动”,“课间有室内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有跑步、健身操和学生自由活动时间”,“学生每天校内户外体育运动在1小时以上”等等。对此,小阳家长表示:“不满意”、“建议让学生们可以下楼自由活动十分钟。”
随着“课间圈养”话题扩大,诸如此类的质疑和投诉此起彼伏,各地政府办公室、“领导留言板”和12345热线处理家长意见的频率也在节节攀升。其中,家长最担心的是“课间圈养”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且有极少部分已将孩子不良状况(近视、肥胖、脊椎侧弯、厌学等),直接归因于学校“课间圈养”。
但是,和上诉观点持相反态度的家长亦非少数。在本次受访家长中,很多家长表示“没听孩子说过老师占用课间休息”、“哪有网上说的那么变态”、“课间10分钟本来就不适合敞开了野”、“可能我们班主任是铁头娃吧,经常敞放”。
小果是郫都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对老师要求课间10分钟“文明休息”的表示理解。“大课间和体育课经常锻炼玩耍,内容也很丰富。”同小果家长一样,很多小学家长指出,除了大课间及体育课,学校还有足球、棒球、篮球等兴趣班,延时课(下午3点30分-5点30)时报了兴趣班的孩子还有额外的体能锻炼。“我觉得每天户外运动是足够了的。”此外,还有家长认为,课间10分钟绝不能完全属于孩子而没有教师约束。“我孩子是班上安全委员,常常听到他讲课间同学们背着老师干的奇葩事,很多行为极其异想天开和不安全。”
与我最初预料的不同,对于学校禁止学生课间10分钟出教室玩闹,不少受访家长表示赞同。一部分源自“多做几道题,放学才有去补课班/兴趣班的时间”,另一部分则因为了避免“内部纠纷”——“现在孩子都太金贵了,我既不希望自己孩子受伤,更害怕孩子玩闹把同学弄伤。”成都小学生小石的家长举例,自己儿子和同学课间追逐拉扯,两人摔倒,同学的一颗门牙磕掉了一半。“对方协商后,一家负责一半。昂贵的补牙费是一方面,后面的几次复查,双方家长还要一起去医院,所耗的时间精力是另一方面。”
但让人惊讶的是,小石与对方家长,双方家长与学校“互相理解、各退一步”的做法,如今在部分地区算不得绝大多数——越来越多家长因为孩子之间的玩闹磕碰产生矛盾,甚至上纲上线。孩子在上海读书的一名家长吐槽:“你如果在我们家长群蹲个一年半载,就能看到没有老师盯梢就熊得飞天的熊娃。看到因孩子之间推搡、起冲突就发疯‘这是校园欺凌’的家长。看到周末晚上像甲方爸爸一样,要求老师立即解释孩子身上磕碰淤青的家长。所以,发生不让学生下楼,却让学生戴头盔上学这些事,难以理解吗?”
跳皮筋、捉迷藏,这些80后常玩的课间游戏会就此消失吗?
02 课间10分钟的定位,是否被舆论妖魔化?
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教育者们对“课间10分钟”舆情的想法。
“家长受舆论影响,担心自己孩子也被‘圈养’,有疑虑是正常的。一些建议意见也有可取的地方。”一名教师对我说,“但部分家长和社会大众对‘课间10分钟’存在误解,甚至那10分钟在互联网不断放大中被“妖魔化”了。”
首先,网络声音中,“拖堂”和“厕所规划”是受到热议的两大原因。某教育集团校长表态:“很多人说是老师拖堂造成的,这个不太成立。小学生的单节课内容体量很小,30分钟以内足够讲完”、“也有人说憋尿是学校厕所规划不合理,我怀疑质疑的人很多年没进过校园了”。但也有中学教师坦言:“中学生确实无解,课业负担大,中学生自愿或被自愿在课间写作业。就算放松,也是聊追剧、漫画游戏或者玩玩手机(中学没有明令禁止强制带手机)”。
也有一些“拖堂”似乎来自误解——这源于孩子表述是否准确以及家长的理解:对于一些家长反映的,孩子们提到“下课后,上一堂课的老师不走,下一堂课的老师也会提前几分钟到”现象,有教师解释,“并不是拖堂,部分学校确实会有这样的要求。第一是有些孩子下课后要问问题或改错题,老师会留在教室内几分钟;第二是学校要求监管无断层无死角,上下两节课老师要交接,保证教室内至少有一名教师能看到绝大多数孩子的活动情况。”
其次,不少教育从业者表示,网上很多人对“课间十分钟”的作用存在误解——“课间10分钟”的初衷,是让孩子做好课与课之间的休养衔接。由于课间休息时间较短,本身不具备承担体育锻炼和集中玩耍的效能。
“孩子可以起来拉伸一下身体,休息放松、喝水或上厕所。让孩子锻炼身体和玩耍,主要集中在40分钟的大课间,以及每天的1节体育课。很多小学,大课间加上体育课活动时间、自然科学课观察花草动物时间等,室外活动是大于两小时的”,“还有说课间10分钟,学校要求学生只能钉在座位上不能动,做手工或者写作业,可能有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存在这种情况,比如上海北京某些教育特别卷、孩子又格外精致的学校。但用个例替代普遍显然是不合适的。”
长期出入深圳各学校开展活动的国家心理督导师王女士告诉我:“体感深圳的小学占用课间的情况并不明显,初三高三应该普遍。”成都心理服务中心的张老师,与深圳的督导专家有同样的感受。她还补充到:“我感觉这几年还好了很多,很多学校是落实了教育局要求的‘两操’、‘每天室外1小时’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
学校大课间活动
但退一步说,即使“课间10分钟”不承担锻炼玩耍功能,是上下节课之间的放松与衔接。但为何孩子们课间都在教室里,而不能在外放松?
对此,受访者们指出,学校从来不会明令禁止学生们在课间做什么,但几乎每个学校都会禁止学生们在走廊或楼梯间追逐打闹。除了少部分学校要求上下两节课教师交接,大多数学校则是安排老师或大队委学生巡楼,并以此设置了班级“红黑榜”——在走廊或室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是要被扣分的,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习惯被“圈养”在室内了。
“因为学校里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源自追逐。”一位班主任疲惫地说:“再严格管理,依然会有意外发生。其实管理学生是很容易的,凝聚家长共识才使我疲惫——这个孩子又抓挠到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又不小心绊倒这个孩子了。如果课间10分钟完全放任不管,意外事件和家校矛盾只会成倍的增长。那更不用上课了,天天扯鸡毛蒜皮的内部矛盾算了。”
那走廊上不能追逐打闹,课间10分钟孩子可以去操场吗?
“据我所知,很多小学1-3年级都在低楼层,其余在高楼层。很多1、2年级的孩子,下课铃响就冲到操场上了。但3楼以上,我们确实不建议孩子们下楼玩耍。”一名老师回答。另一位主科老师补充:“而且,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在课间剧烈运动。低年级低楼层的男孩喜欢一下课就冲出教室,我们会提醒注意安全但不会制止。也有学生喜欢课间做眼保健操或眺远,女生们课间更喜欢聚在一起,聊天放松。”
如此看来,部分家长或社会舆论是混淆了“课间10分钟”和“大课间、体育课”。但即使撇开被误解的“课间10分钟”,学生“大课间”、“体育课”和“自由活动时间”的举止越发受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只是大课间,还有其他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问题的活动,也能少则少、限制越来越多。比如,像几十年前学生集体重走长征路、集体野炊露营之类的活动,我想现在绝对没有几个校长敢组织。”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多位受访者表示,近期不管是“00后老师留遗书后自杀”还是“课间10分钟圈养”,媒体关注越多,越在短期内产生更多“矫枉过正”的运动式活动和“形式主义”——山东日照某校长在下课期间,把在教室里所有同学“劝”出教室,教室变得空荡荡而过道操场极为拥挤;部分学校应各方要求,拍摄学生户外跑跳、课间操视频应对“留痕”;部分家长反馈,学校大幅增加了午休时间,但只能在座位上午睡;也有老师晒出了群里通知:“不得对学生课间及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请大家认识落实”。
对此,一名行政老师感叹,近期在学校附近围观“监督”的中老年家长多了许多,也增加了诸多苦恼:“文件发出来轻松,但怎么落实?你见过一眨眼功夫秒窜到国旗杆上的学生吗?见过学了蛇冬眠的课程就钻到僻静草丛里找蛇的学生吗?见过在操场单杠上模仿猴子捞月的学生们吗?一个班就有四五十个学生,大点的学校学生上千人,难道1米出头的1年级学生和1米7六年级学生都出来集体活动?就算所有老师全部课间紧跟学生,也无法预防意外发生。那孩子跌倒摔倒、推搡打闹了,家长可以不来找老师吗?既要又要还要,请那些要求老师不准约束学生课间行为又要求孩子毫发无损的人,拿出一个合理的安全方案来。”
03 网络时代被上纲上线的家校关系
如此看来,课间十分钟圈养现象,无非两种:中学生是因为学业重,孩子更多在课间写作业或补眠。此事错综复杂,此处按下不表。但小学特别是中低学段“圈养”现象,跟课堂管理、行课规划关系不大,核心在于安全高压之下的学校管理困境。
“安全问题,一失万无。”教育从业者们观点高度一致。“一旦出了问题,遇到上级主管部门有担当的,会理解老师的难处。但是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只要自己孩子身份是学生,学校就必须负全责。”而且,不仅要为学生的校内安全负责,节假日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时也会把学校牵扯进去,“学生在家里因为情绪出事了,最好那段时间,没有老师批评或责罚过他。甚至最好没有其他学生‘据说’老师批评或责罚过他,否则,一定会扯皮的。”
安全追责像把利剑,压力层层传导,最终还是落到一线老师们身上。有资深教育工作者坦言,有时候会用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劝一些激情澎湃的新入职老师“注意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不要管太多,注意和学生还有家长的边界……”
巴城某地一名派出所所长告诉我,处理家校矛盾是当下派出所的一大工作。“暑假里,有个中学生的父母报孩子失踪。学校也十分重视配合,后来我们调查出来,孩子因情所困,在凌晨偷偷离家跳河自杀了。我们在河道里打捞出了孩子的遗体。家长在最初几天极度痛苦,我也很悲痛惋惜,那几天都护送陪同安抚他们,但父母很快又调转矛头,要求学校负责并赔偿。说实话,我觉得这就很没道理了。”
公开资料显示,某地法院近年来审理的29起校园人身伤害类案件中,91%发生在课间或放学期间,86%发生在操场和教室。从判决结果看,学校被判承担30%以上责任的占比50%,原因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未排除和未能及时救助”。
学校组织安全演习
同时,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任何一个安全事件,都可能导致各地教育部门反应过度,“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例子数不胜数。
例如,S省A市有一起学生意外死亡事件,那事发后,S省内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每周召开安全管理会,会让班主任摸排班上孩子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如果发现端倪就要重点关注该生课间和课后动向。也会因此制定相关安全预案,要求教师短期内专门盯梢。
再如,C市一名学生在学校“天空农场”(位于学校顶楼,供各班开展花草瓜果栽培课程)跳楼自杀,C市几乎所有“天空农场”的水泥墙加木制栅栏,皆改为高3米密封环绕的“铜墙铁壁”。有细心的家长发现后埋怨:“怎么学校的硬件越做越像监狱?”
但无论学校存在多少苦衷,“一刀切”便利了学校管理,却违反了教育部门规定,更背离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教育初衷。最重要的是,这种粗糙的管理方法,因顾虑极端安全事故或“校闹”等小概率事件,实则让渡了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权益,纯属因噎废食并诱发一个个恶性循环。
众多呼吁“把课间还给孩子”的媒体,大多给了两个解决办法:加强安全教育和为孩子购买保险产品。对此,不少受访者指出,这两个办法有用但作用不大。
“安全教育课,可能是当下除语文课外,占比最多的课。”年轻班主任小柳说,无论哪个学校,无论大会小会,无论何种主题活动,哪怕是必然发生肢体碰撞的群体性竞技运动,安全一定是被强调最多的。但对于中小学生,尤其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低段小学生,“强调是没有用的,只能立规矩约束。而且孩子受伤家长撑腰的作法,实际上也在告诉孩子,自己的安全是不用自己负责的。这让低龄孩子很难从受伤中汲取教训。”至于保险,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买少儿医保和人身意外险,一些地区还将原本单一险种扩展为“体育活动险”、“校园意外险”等险种。“但追责时的各方压力,不会因为买了保险就减轻,很多家长根本不会想到买过保险,而是直接将矛头对准学校”。
04 根源在家校缺乏信任
小小的课间10分钟,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很大。家长紧绷、学校紧绷、学生紧绷,全员紧绷的教育环境无疑在扼杀着孩子的活力与韧性。
实际上,从大部分家长反馈中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家长明事理,也理解学校管理的难处,但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而站在学校角度,“巨婴家庭”在家长群体中显得太过突出,而其余家长几乎只会“有人闹,就看热闹”,学校摸不清家长们的想法,没有为孩子“松绑”的底气。这陷入了一个怪圈,明明都是想着为孩子好,学校和家长却都觉得自己是弱势一方,互相提防。
家校信任危机非一日形成。多年以来,政府部门对社会影响度较大的家校冲突处理结果积累至今,才导致了家校之间逐渐失去了“互信互助”。很多时候,只要家校冲突产生舆论,地方政府普遍以满足闹事家长意图为主,哪怕学校并没有错,哪怕闹事家长实则侵犯了更多家长群体的深远利益。而事后为了“亡羊补牢”,教育系统内部常以极为严苛的态度问责追责学校甚至教师个人。所以,如果“按闹分配”依旧奏效,那部分学校用“牺牲一切”换取“绝对安全”也就不奇怪了。
如此,想为孩子们“松绑”非家校层面能解决,也难以一蹴而就。首先,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厘清校园安全问题的“责任边界”。在采写中,一些建议意见值得参考。例如,学校在学生校园意外中该负多少责任,哪些情况可以免责;如何保证安全管理责任不被层层下压,而是在每一层级都有所为有所担?能否像治理极端“医闹”般治理“校闹”?
再如,很多教育专家及大量家长反馈,小学低龄段孩子有效专注力通常不足30分钟,可否根据年级不同,酌情延伸课间休息时间。亦有专家提出,捋清学校和家长的定位,学校要在全力做好安全机制和规范的基础上,让学生的课间生活更加丰富。家长的通情达理也能减少班级压力、打消学校顾虑——为孩子“松绑”,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双向奔赴。
实际上,部分地方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近日,杭州教育局为防止家长过度追责,将开展校内文体活动自甘风险研讨的消息一出,激起无数共鸣。2023年10月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答复记者,目前正在督促各地进一步完善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多部门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校园内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置全面达标并有效运用。
但不管是家长学校还是全社会,都应该明白:不可磕碰、不经历风吹雨打的树苗无法长成大树,那只是一颗精心呵护的微观盆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