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不可能收购碧桂园

新闻资讯2023-11-09 19:55:37橙橘网

PA不可能收购碧桂园


这是我昨天在事件发生后噼里啪啦敲出来的一些看法,当时是基于要不要进去炒一把股票的想法。但在我敲完文字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判断不可能。

现在看当然已经是马后炮了,但还是发出来,做一个记录。

平安要收购碧桂园的假消息,令市场极为震动。从公开及回应消息来看,第一,信源很多,虽然都是匿名。第二,充满了细节,都写里面了,乍看似乎不像是小作文。对于时下处于大浩劫中的房地产,这释放出的信号,不仅仅是点对点的,而是会提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信心指数。典型表现是融创,涨的更猛,好像要收购的是它一样。


但我看了平安的回应和媒体的跟进报道,总的感觉,平安的回应态度是异常的坚决,似乎在毫不含糊的表达出想和碧桂园撇清所有关系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不满父母之命的女儿公开拒婚。不管是不是真的被要求,平安的不同意都写在脸上了。


我也搜集了一些材料,结论是:不可信,平安收购碧桂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交易都是生意,要从逻辑上讲明白,拉郎配没有寿命。我们纯从逻辑推演的角度讲几个原因,我认为如果为真,平安的管理层向自己的股东们根本解释不清楚这个生意逻辑。


第一个原因:


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出清,甚至还在恶化

平安买了碧桂园,相当于是给碧桂园续命(注意,也只是续命而已),但房地产的现状,你依然还是得面临如何把房子卖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现在谁也回答不了,房子就是卖不掉,降价都卖不掉,碧桂园卖不掉,平安接盘了就能卖得掉吗?房地产的现状,说好听点:现在还处于风险暴露过程,说坦白点:不,是还在恶化,比之前还差。这个情况下,任何一家公司但凡有点风控管理,都不敢沾染房地产,你得向你的股东说明:你为什么在房地产行业风险依然未见触底的时候选择收购一家已经违约的巨头?你以为是抄底,可能买下来又变成了第二个华夏幸福呢?


第二个原因:


平安刚刚清仓了碧桂园

据公开报道,平安这次对外直接承认了三季度末刚刚清仓了碧桂园。在8月11号平安还持有碧桂园4.99%的股份,那就是到9月底这个时间段清仓了。对待碧桂园的做法和对待旭辉一样,常理来说,一定是不看好才会清掉嘛。那现在平安重新回去买下碧桂园,在股东会上应该是很难讲明白好马为什么要回头。前脚刚刚卖掉,后脚又再买回来,那你当初卖掉的逻辑是什么?总不能当着全社会的面说,这是上头要求我干的吧,上市公司一定不能那么说。而且,平安之前是碧桂园的第二大股东,对碧桂园不可谓是不了解,它选择清仓碧桂园一定有很立得住的逻辑,道理上圆不过去。


第三个原因:


平安也要考虑扛不扛得住

有人说平安10多万亿的总资产,买下个碧桂园还是洒洒水。这个是完全的瞎胡扯,是把公司经营当儿戏,别说像平安这样以稳健经营著称的卓越企业,就是管理很低效的某家大型央企都不可能这么玩。碧桂园的有息负债可不是140亿,而是1.4万亿,哪个能接得下?哪个又敢接?平安就算是想过接一下试试,风控那个环节都不可能过得了,你得在战略上冒多大的风险?这个风险会不会完全违背公司的长期经营价值观?会不会直接导致公司未来出现巨大财务黑洞?也许你能扛得住风险不被拖死(注意:是没有被拖死),但问题是你的股东会问你:我为什么要扛那个风险?我有病啊。虽然华夏幸福的雷平安扛得住,但它绝不愿意、也不敢再弄一个华夏幸福来。


第四个原因:


碧桂园和平安的投资导向已经完全不符

平安在之前许多年投了很多房企,融创、华夏幸福、旭辉、金茂这些,经过这两年的大暴雷,实际上平安的业绩也受到了明显拖累———反面典型是华夏幸福上亏了300多亿。从2021年起,平安干的事情就是持续压降不动产投资占比比重,大幅卖空地产股。三季报的数据,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不动产投资比重大约2095亿,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进一步下降到4.5%。这里面,有76%是物权投资,就是说主要是经营性物业,比如商业办公、物流地产、产业园、长租公寓等等。其它,债权投资占18.9%,股权投资只占5%。收购碧桂园属于股权投资,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平安过去这几年压降最坚决、幅度最大的。而且,碧桂园的主体资产是非一线城市的可售物业。无论是从平安的投资逻辑看,还是从碧桂园的资产特征看,平安再买回它的理由都已经完全丧失。

有人问,那2015年平安也买了碧桂园,为什么现在不能?答案很简单:此一时彼一时,回到第一条,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和当初已经完全不同了。


所以,我最后的看法是:不去搏碧桂园的股价反弹,这则消息如果成真,我可以确信,平安的股价会值几个跌停。若不是平安回应的坚决,昨天也一定是跌停,不会有任何悬念。

至于说哪个白武士能帮助现在的碧桂园,我的看法是:没有一个,以目前的房地产政策、未来的房地产预期,根本不可能有谁有这个能力+又有这个胆子来当白武士。碧桂园只能是像恒大一样,自己救自己,靠自己慢慢往前挪。这个环境,但凡有点常识,就知道大家谁都是泥菩萨,能让自己活下去,照顾好自己的员工和股东已经得用尽了全力,再想拖几个起来都是心余力绌,并且对自己非常危险。

要碧桂园“活下去”,或者令“万科们”未来免于危机,今时今日至少要做三件事。

其一,放宽“三道红线”,给融资支持,今天的开发商命门攥在银行手里。银行不仅不放贷纾困还要抽贷自保,断无活命之理。往日种种高负债,由复杂之历史积累,只能是徐徐图之、渐次降低,釜底抽薪会导致断崖崩塌。这已为事实验证。

其二,放宽预售资金监管,预售制有诸多不合理的确需要更好的监管,但是全面一刀切封死,也会导致开发商即便有现金流但不能动用,徒有其表。往日看那几十亿预售监管资金不是大事,今日就是几亿都是救命钱。

其三,大幅放宽C端调控政策,并给到居民未来稳定预期。今天的环境,放宽调控政策都不好使,但是重要起点,让政策回归市场化轨道,至少可以让开发商拿回经营主导权,更好的展开自救行动。而给到居民未来的稳定预期是根本中之根本,这个预期已经坏掉了,居民部门明确无疑的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漩涡中,需要更为大力的“制度反正”方可奏效。

做到以上三件事,大大势可有转圜。 但是, 以上三者,现实中都不可能。

前两者比较好懂,好不容易再降了杠杆,难道再重新回到老路上去,还让开发商“把融资当现金用”?预售资金监管谁也不敢放,别说回归正常监管,就是过度监管还怕交不了楼。最后一个,是现在的万民期待、翘首以盼、望穿秋水,但是!它至今未发生,我理解,背后实是涉及到我们整个住房制度的颠覆性调整,在寻找到“新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之前,一刀切的放宽政策都不要抱持过高侥幸期待。

是以,相当多房企的集体“僵尸化”不可避免,类似于日本当年大量企业资产负债表崩塌之后的路程,活着还都活着,但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仅仅是活着而已

稍微有点希望的房企们只能是艰难前行,自己创造自己的“微光”。

要买房,买对房,或卖房,卖对房,加微信号budao2000私询!

本文标签: 万科  碧桂园  房地产  旭辉地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