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过去数十年期间,作为核心基础软件之一,金融机构数据库管理软硬件一直被海外产品“垄断”,无形间带来较高的技术成本与潜在的安全风险。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持续推进金融行业软硬件自主创新,这种局面正得到快速逆转。
近日,东吴证券正式发布行业首个全面自主创新核心交易系统,其全面采用国产软硬件技术栈,在行业率先实现全国产技术支撑核心交易系统的全栈上线、全业务覆盖和全客户迁移。
在关键的核心系统数据库方面,东吴证券采用腾讯云TDSQL为系统提供支撑。这也是行业首个国产数据库全量承载券商全量核心交易的应用案例。
东吴证券信息技术总部副总经理庄颉向记者指出,核心交易系统采取国产数据库技术,不仅仅是基于金融机构核心软硬件自主创新的考量,还有海外产品传统的集中式技术架构,已难以适合云时代高并发、大数据、融合计算等趋势的业务创新需求。相比而言,腾讯云数据库TDSQL作为兼具管理能力、核心功能、兼容能力、高可用特性、扩展性、安全性六大特性的分布式架构国产数据库产品,无疑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他看来,随着金融领域业务创新步伐加快与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金融机构的数据系统管理弹性需求与数据系统访问查询需求“与日俱增”,对数据的存储、处理、挖掘产生更强的需求,都驱动中国数据库市场迎来数据库上云与自主创新的双重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海外产品仍聚焦集中式技术架构,国产数据库软硬件则开始借助分布式架构实现“换道超车”。
“就金融行业数据库服务器的单体性能而言,国产相关产品较海外仍有一些差距,但通过分布式架构,国产相关产品可以充分调动更多算力、算法等资源,在性能与稳定性方面扬长避短,产生更好的效果。”一位国内金融机构IT部门主管向记者直言。
一位中小银行首席信息官向记者表示,当前国产金融行业软硬件在生态、稳定性、性能、兼容性等四大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四点,一是软硬件生态不足,无法做到大规范广泛应用,无相关成熟的上下游的软硬件支撑整个生态,二是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弱,比如软硬件故障率偏高;三是性能方面存在某些不足,比如在长时间高水位运行状态下,系统容易出现一些不确定性,导致性能指标较弱;四是兼容性还稍微较弱,毕竟银行系统运行环境的差异化,往往容易导致出现某些兼容性问题,导致不能工作或异常退出等情况出现。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国产软硬件的研发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假以时日,越来越多国内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国产软硬件使用范畴并促进后者不断迭代升级,国产软硬件迟早会突破这些瓶颈,成为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新基建。”他强调说。
券商核心交易系统自主创新征途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金融行业软硬件自主创新进程推进,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开始采用国产软硬件,逐步替代IBM、EMC,Oracle的一些软件与硬件设备。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替代”过程绝非一帆风顺。
首先,国内金融机构需充分权衡替代的成本与实施路径,都希望用更小规模、更低成本的方案实现替代,但要达到这个目标,绝非易事。
其次,国内金融机构特别看重国产软硬件的性能是否达到此前的效果,但由于他们都没尝试过国产软硬件,导致他们心里没底。
第三,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担心国产软硬件在兼容性、适配性、稳定性等方面出现“故障”,影响整个日常业务运转,因此他们特别看重国产软硬件替换的测试效果,稍有“效果不佳”,就可能放缓国产软硬件替换进程。
上述国内金融机构IT部门主管直言,国产软硬件替代,说到底仍是“结果导向”,无论是功能、还是性能,国产软硬件只有达到金融机构对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才能真正被金融机构接受。
在东吴证券信息技术总部副总经理庄颉看来,尽管国产软硬件替代面临诸多挑战,但这项工作仍需落实。究其原因,一是原先的集中式部署系统架构只能做性能垂直扩展,难以开展水平扩展,导致业务创新实施空间受限,难以满足当前新的业务需求;二是随着券商机构客户数量持续增加与客户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若现有交易节点都使用同一个数据库,将对数据库构成较大的运作压力。针对这种情况,券商也需要新的技术,将更多业务迁移到新的交易节点并确保各个交易节点能够独立隔离不受影响,达到更好的系统运作效率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他透露,2021年东吴证券尝试与腾讯云合作,在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试点应用腾讯云TDSQL,平稳承载逾16万客户实盘交易,日均交易量接近亿元,最高委托笔数近 10万笔,实现了国产数据库在券商行业核心系统的首次落地。
“正是这次成功的合作试点,让我们更有信心推进整个核心交易系统的TDSQL替换,最终实现核心交易系统自主创新的全面突破和技术变革。”庄颉回忆说。通过腾讯云数据库与系统开发商顶点软件的协同优化,当前东吴证券新交易系统的整体并发处理能力相比以往提升10倍,单节点业务并发量提升到至少每秒10万笔,交易平均延迟也从原有10毫秒提升至1毫秒以内,并能支持千万级交易委托。在新系统上线后,数据库负载在高峰期保持在 10%以下,能够有效满足东吴证券未来3-5年的业务增长需求。
庄颉坦言,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引入国产数据库,同样面临多项挑战,首先是国产硬件与操作系统的整体适配,需充分考虑其兼容性与性能(包括功能性适配度)能否满足券商的业务需求,其次是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能否得到有效保证,尤其是核心交易系统的业务连续性与稳定性“不容有失”。
他透露,在新的核心交易系统建设过程,顶点软件核心系统应用代码在腾讯云 TDSQL体现了良好的兼容性,减少了适配改造的复杂度,为架构设计、业务功能和性能验证提供更多时间。其中,在高并发订单、数据上下场等核心系统重点场景,即便假定千万级用户量,腾讯云TDSQL均在分钟级别完成场景验证。
“在2020年上线国产数据库软硬件前,我们也考虑过很多问题,包括是否在Oracle与MYSQL之间做出选择,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MYSQL这条路线,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要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庄颉告诉记者。
腾讯金融云副总经理贾飞表示,随着国产数据库软硬件逐步融入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它将给行业带来两大变革,一是改变当前证券行业的集中式数据库架构状况,通过引入分布式的业务系统与数据库,为业务创新提供更强大的技术底座;二是越来越多券商可以通过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小步快跑的实施路径,逐步稳妥地实现国产软硬件替代,实现全面的自主创新。
分布式架构助力国产软硬件“换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库等软硬件自主创新过程,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与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开始使用分布式架构。
前述金融机构IT部门主管向记者指出,就单个服务器而言,其性能未必比不上海外产品,但通过云原生的分布式架构,国产化服务器可以通过多台设备的“协同作战”,既实现高可用、连续性的保障,又能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
在他看来,分布式架构升级,对金融行业软硬件国产化进程而言,好比是“换道超车”。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技术迭代创新与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一套集中式系统包打天下”的做法已经行不通。究其原因,一是客户分层越细致,金融机构越需要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构建“蜂窝状”的交易节点架构,让客户可以在不同交易节点快速获取差异化金融服务;二是就降本增效而言,随着客户数量增加与业务处理需求骤增,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运营压力与日俱增,若金融机构一味在集中式架构基础上做垂直扩展,将不得不付出极其昂贵的成本代价。相比而言,分布式架构可以进行拆分,通过不断增加交易节点稳妥处理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不但令金融机构的运维成本相对可控,而且还能有效平滑金融机构的迁移成本,达到业务连续性要求。
目前,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不但将业务系统开展分布式架构搭建,还将底层算力、数据库管理进行分布式运作,在降本同时搭建更强的业务创新技术底座。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券商,如今越来越多银行也纷纷试水分布式架构。
2019年,张家港农商行新一代核心系统采用腾讯云TDSQL,承载核心业务数据,这也是国内银行传统核心系统首次尝试应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此后,越来越多银行纷纷引入腾讯云等机构研发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目前,逾30家金融机构使用TDSQL完成核心系统数据库替换。
腾讯金融云副总经理贾飞向记者透露,未来,金融行业自主研发软硬件发展将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是以云、数据库、中间件为核心的行业基础技术适配正发展得更快更深,令国产软硬件的生态融合步伐加快;二是行业应用技术的适配性发展空间更广,包括云技术、大数据、软件开发都在开展深度的适配,令金融机构核心技术底座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