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新一轮冲突正愈演愈烈,在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境内,平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军事冲突的威胁。而在全球其他很多地方,持不同观点的人们也因巴以冲突“选边站队”,产生了极强的情感撕裂。
在美国,签署公开信支持哈马斯行动的哈佛学生激怒了该校犹太裔老校长、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华尔街顶级投行大佬比尔·阿克曼则表示今后拒绝招聘涉事学生。
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亮白蓝灯支持以色列引发民众抗议,有人焚烧六芒星旗帜以色列国旗、向警察投掷照明弹。在欧洲多国,抗议者和警方之间发生了激烈对抗。
哈佛校园“撕裂”,争吵激烈
巴以新一轮冲突发生后,由34个哈佛学生组织组成的联盟很快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并且占据了哈佛校报头条的重要位置。这封信表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对加沙地带占领之后,“以色列政权应该对所有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负全部责任”,信中还称“以色列种族隔离政权是整场冲突中唯一应该受到指责的人”。
这封公开信在哈佛校园激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但校方出于谨慎并没有公开表态。
哈佛大学 资料图
美国前财长、哈佛前校长萨默斯本人就出生在犹太家庭,他愤怒地抨击这封公开信的立场以及校方的迟缓行动。萨默斯写道:“在哈佛校园待过几十年,从来没有如此寒心过,领导层的沉默让哈佛对在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行为中立场暧昧。”
哈佛校友、华尔街顶级投行大佬比尔·阿克曼在推特上告诉网友,他已经要求哈佛校方公布发表联名信的34个团体的具体成员名单,以便他的公司能够避免雇用这些人。
阿克曼说:“虽然人们拥有观点的自由,但不应有人能藏身于匿名的组织背后发表支持恐怖分子行动的声明。”
据哈佛校报,截至当地时间10日晚间,在最初签署这封争议信件的34个团体中,至少有5个团体已撤回对该信件的支持。
全球多国爆发对抗,冲突不断
此外,当地时间8日,美国多个城市出现大规模抗议,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支持者甚至在街头“混战”。在纽约市,双方示威者还在纽约联合国大厦附近爆发激烈的肢体冲突,高呼口号并挥舞旗帜。警方包围联合国大厦周遭,设置障碍物,努力将示威双方分开。
双方支持者在纽约爆发肢体冲突
在欧洲多国,抗议者和警方之间发生了激烈对抗。在法国巴黎,巴以双方的支持者都不顾警察禁令上街游行,爆发冲突。英国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和议会大厦都已打出以色列国旗以示支持,但民调显示高达78%的英国人反对在地标建筑升起以色列国旗,苏格兰政府则公开拒绝英国方面的要求,没有在政府大楼前升起以色列旗帜。
在澳大利亚,巴以冲突爆发之际,悉尼歌剧院在其建筑物上投射白、蓝灯光以支持以色列。此举引发上千人激烈抗议,警方在悉尼歌剧院周围围成一圈,以保护歌剧院建筑。
抗议者投掷照明弹
当地时间9日,大量亲巴勒斯坦民众在悉尼组织大规模抗议。据环球时报报道,部分戴着黑色面具的激进分子在抗议队伍中引发了骚乱。澳洲犹太协会提供的录像显示,抗议人群中有人焚烧以色列国旗。抗议者在和警方发生冲突期间还投掷照明弹,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雾。
德国在华留学生:外溢德国
在巴以问题“撕裂”全球多国的时候,作为在中国留学的德国留学生,德国姑娘海雯娜10日在微博上为中国网友解释了巴以问题在德国社会的微妙和复杂性。
海雯娜发文表示,鉴于德国在二战时期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已经外溢到德国的巴以问题非常敏感,“并不是一个我愿意谈及的话题”。她总结认为,巴以双方阵营都有庞大的民族主义势力,而且双方力量过于不对等,巴以和平的实现必须有赖于国际社会公平的引导。
延伸阅读
以军将“百无禁忌”,最惨烈的巷战在即?
“以色列军队从现在起将百无禁忌,加沙将再也不会重回原来的样子了。”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10日在视察前线部队时透露出血淋淋的杀气令全球震惊,就连美国总统拜登也特意敦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要尽量减少加沙地带的平民伤亡。
居民楼遭遇轰炸成废墟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当地时间10日在以色列与加沙交界处视察时表示,以军正在对加沙地带发起“全面进攻”,他还表示,已经解除以军在打击哈马斯时的所有行动限制。报道还提到,一名埃及官员当天对《以色列时报》表示,以色列已经通知埃及方面,以军准备对加沙进行“为期数月”的地面攻势。
美国前中情局局长帕内塔警告说,一旦进入加沙,基本上就是逐屋进行争夺,所以双方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匿名美国官员说,以军发动进攻可能会像2004年伊拉克费卢杰战役那样,街头战斗非常血腥,“而且如果哈马斯得到外部增援,加沙的抵抗力量可能会很强大”。
城市巷战向来以血腥而著称。费卢杰之战爆发时,当地总人口不过30万,且很大部分已经逃离,即便如此,美军仍付出惨重代价才消灭了数千名反美武装人员。而在长约40公里、宽10公里的加沙地区,居住着超过230万巴勒斯坦平民。一旦以军毫无顾及地展开大规模地面战,很可能出现令人恐怖的平民伤亡数字。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0日报道,拜登在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比以往更加直接地表示,以色列军方需要尽力避免平民伤亡。拜登这一信息表明,如果以色列被发现使用过度的武力致妇女儿童和非战斗人员死亡,白宫将不得不面对舆论的反弹。
夜间空袭爆炸产生巨大火光
此前历次冲突中,以军对于在人口密集的加沙使用重型武器毫不手软。
这并非杞人忧天。以色列国防军对进入加沙地带打城市巷战并不陌生,近20年来,以军多次对加沙地带发起地面进攻,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城市巷战经验,但从以色列和哈马斯的作战手法看,很难避免大规模的平民伤亡。
首先,和以军相比,哈马斯武装处于装备劣势,只能利用加沙地带的老旧城区,展开城市游击战,具体战术则是由二至三人组成战斗小组,携带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导弹,自动步枪或狙击步枪,穿梭在城市废墟间,冷不丁袭击以军人员和装甲车辆,打完就跑绝不恋战。为应对武装分子战术,以军的装甲车辆重型化,包括“梅卡瓦4”坦克、“纳格玛乔恩”装甲车、D9R装甲推土机等在其他军队看起来有些古怪的装备。也只有重型装甲才能在城市作战中对己方人员产生保护,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这些装备将是以军开展地面进攻的“开路先锋”。
其次,以军可能会娴熟运用“穿墙”战术。加沙地带市区有着迷宫一般狭窄曲折的街道和复杂的岔道,人口密集,分布着很多设有陷阱的房屋、狙击点。弯曲的巷子里方便布设简易爆炸装置,地上还可以埋放燃气罐。面对这种巷战,以军早已发明了一种战术——“穿墙术”,即利用重型锤或有限爆破在墙上打出供人穿过的洞口,从房屋窗户或打出的洞中穿插而行。尽量避免走街道和公路,以房屋为走廊行动,避免了大量预设地雷,以及大量提前埋伏的狙击手,从而大大降低军队的损失——但这种以“爆炸开路”的模式,可能造成的平民伤亡可想而知。
第三,双方都在积极使用无人机和新型游荡弹药。哈马斯之前效仿俄乌冲突的经验,利用民用无人机多次成功突袭以军目标。而以色列本身也是巡飞弹的积极倡导者,已装备“萤火虫”多旋翼轻型游荡弹药,只有3公斤重,折叠后可以装在储运包装筒中,一个士兵可以轻松携带好几个。这种武器的开发初衷就是来自以军在加沙地带进行城市交战的经验,主要用于压制狙击手、机枪手,比起反坦克导弹来说,是更加灵活、相对廉价的选择。
第四,以军还可能充分利用特种作战。相比民兵性质的哈马斯武装,以军在特种作战方面更为经验丰富,很可能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潜入加沙地带的城镇中,遂行抓捕、“定点清除”等作战任务。尤其是对于解救人质而言,特种作战行动必不可少。据报道,目前哈马斯武装已经抓捕了上百名人质,并宣称“为应对以军空袭,将公开处决人质”。因此以军解救人质的紧迫感不断上升,而解救人质将是最困难的军事行动。
针对当前局势,美国《纽约时报》评论称,目前巴以局势的焦点是加沙迫在眉睫的危机、人质的命运以及哈马斯的未来。以色列可能需要数周或更长时间才能履行以总理“摧毁”哈马斯军事能力的承诺,而这一努力将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以色列大部分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