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

新闻资讯2023-10-16 18:33:57橙橘网

怎样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

作者:主创团·杜小肆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表姐的女儿从小乖巧懂事,成绩很好,一直在夸赞声中成长,这让表姐感到很自豪。

孩子大学刚毕业,就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左邻右舍更是夸个不停。

却没想到,偏偏在这个时候,一路遥遥领先的孩子出了问题:

独立生活能力弱;工作上不敢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直至消失不见……

情况越来越严重之后,表姐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被确诊为抑郁症。

面对这个结果,表姐在我面前失声痛哭:“我后悔把女儿养成‘好孩子’了。”

对许多父母来说,倾尽全力都想培养出一个“好孩子”;但对孩子来说,“好孩子”就像走不出去的阴影,将其牢牢困住。



以培养“好孩子”为目标的父母

努力培养“好孩子”的父母,怎么就“好心办坏事”了呢?

其实,困住孩子的枷锁,就是父母眼里的“好”。

(1)听话懂事

在短片《驯兔记》中,被送进学校里的学生都要成为听话的兔子。

但活泼的皮皮鲁不愿意。

父母为了让他变成兔子,每天只给他吃胡萝卜、白菜;为了让他长出红眼珠,把墙也刷成了红色。

最后,皮皮鲁被迫戴上了兔子头套,却也变得沉默。

生活中有多少孩子也是“皮皮鲁”呢?

有些父母甚至为此采取“特殊”手段:严厉批评、暴力恐吓、情感绑架……

软硬兼施下,孩子被迫变成父母满意的“兔子”。

(2)追求达标

表姐的女儿说过这样一句话: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努力达成一个又一个被安排好的目标,小时候是成绩好,长大后是工作稳定,再以后是结婚、生子……

可是,人生难道就是用来完成既定目标的吗?做不到就是失败者吗?”

在很多父母看来,完成这些既定目标,才有资格做人生赢家。

除此之外都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可在孩子看来,无休止的“达标”意味着失去体验生活的自由,人生也变得无趣。

(3)不停努力

表姐女儿的成长之路,可谓辛苦:

上学早出晚归,假期被兴趣班和补课班填满。

有一天,孩子想早一些睡觉,表姐说:“你看对面楼的同学,他家灯还亮着,你现在休息就会被落下。”

高考后,孩子本以为能够暂时放松了,结果,表姐担心她大学学习跟不上,还是给她安排了各种补习。

大学毕业后,孩子进入报社工作,每次与表姐视频的时候,表姐都忘不了说:“你上班了也不能松懈,要考职称,不能躺平。”

在家休假时,玩一会手机,表姐也会批评她浪费时间。

可是,“人如果一直不停下来,是会崩坏的”。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焦虑的父母都争先恐后地培养“好孩子”:听话懂事、事事达标、不停努力。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却唯独忘了问问孩子是否觉得好。



被“好孩子”牢笼困住的孩子

在豆瓣上,一个叫“好学生心态受害者”的神秘小组火了。

小组简介写道:

人们为了完成上级期待而努力改变自身,成为他人眼中的“好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情绪态度合称为好学生心态。

包括高度服从、重视他人正向反馈、恐惧失误、习惯性讨好、过度反思等。

小组从2023年的年初成立至今,已陆续有7万人加入。

在他们看来,小时候成为好孩子是使命,长大后却被“好孩子心态”困住:

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当作kpi,没达到条件就不允许自己快乐;做事没主意,听从他人的要求;总是自我攻击,否定自己的一切,持续内耗……

这样的生活状态,让他们痛苦不已。

在电视剧《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成绩名列前茅的茉莉就是被“好孩子心态”压垮的孩子。

茉莉喜欢小说创作,但为了母亲的期望,只能流泪藏起自己的梦想;

她告诉妈妈作文获奖了,妈妈却冷冰冰告诉她应该好好提升数学成绩;

她的生活被严格监控,只要不顺从,妈妈就会说:“要是没生你,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

她甚至在手上自残,希望妈妈看到后会跟她说对不起……

挣脱不掉“好孩子”枷锁的茉莉,最终选择跳楼。

最后时刻,她对自己说:“可悲又没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在别人眼中,好孩子林茉莉是令人羡慕的;在她自己心里,好孩子林茉莉是可悲的。

他们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为内心真正的自我与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这两股对立的力量在极限拉扯。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杜素娟曾说:

“别人口中的‘好’,会变成诱导我们一步步成为好孩子的糖,很难戒掉。”

“好孩子心态”就是这样一颗苦涩的糖,为了得到它,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感受,不快乐,却戒不掉。



怎样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

想养出好孩子,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对“好”的定义。

如果“好”是听话、是顺从、是比别人好,那就意味着孩子只能为了他人的期待而活;

如果“好”是热爱、是创造、是幸福,那就意味着孩子拥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可能。

怎样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方法。

(1)放弃教条主义,孩子更有安全感

漫画家蔡志忠曾在《一席演讲》中提到自己的成长故事。

有一次,妈妈喊他回家吃饭,正玩得尽兴的他并没有马上回去。

小伙伴都认为,他回家肯定会挨骂。

可等他回到家,妈妈没有打没有骂,反而为他留了饭。

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样的行为是不守规矩,就得管教。

而蔡志忠认为,父母从来没有打过他、骂过他,才造就了他平和的心态。

养育不能教条主义,只要不是原则上的事情,父母可以多一些理解与体谅。

孩子在安全感十足的环境中成长,内心会充满力量。

(2)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更有成长力

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曾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中讲到儿子嘟嘟的故事。

有一次,嘟嘟回到家,告诉爸爸有一科考试只考了70分。

樊登并没有像很多家长那样立刻怒火中烧,而是很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为他觉得,这个分数很奇怪。

孩子总结原因,原来是做题的时候,没有发现卷子背面还有题。

樊登对孩子说:“我过去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那我们这次要学会点什么?”

孩子明白了以后要把试卷两面都看一下,再交卷。

其实,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成长的好机会。

父母如果一味批评,只会打击孩子的成长积极性。

有智慧的父母能够抓住孩子“犯错”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才能够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在不断试错中收获真正的成长。

(3)给足情绪价值,孩子更有松弛感

央视主持人李小萌在《你好,小孩》中讲述过自己的采访故事。

她采访一位农村妈妈:“你觉得陪伴在孩子身边,最重要的是要做什么?”

妈妈说:“我主要照顾他的情绪,我就负责让我儿子开心,绝不说‘妈妈以后就靠你了’这类话。”

孩子在高考备考时,因为总想站起来溜达,没办法专心学习,就把腿绑在了桌子腿上。

妈妈看到后,立马解开绳子并告诉孩子,实在不想学就先不学,考不上也没关系,还可以出去打工,复读也行。

妈妈的做法缓解了孩子紧张的心情。

最后孩子如愿考上大学,李小萌形容他:很爱笑,不卑不亢、进退得当。

一个家庭真正的富有,不是钱财或者权力,而是情绪价值。

父母给足情绪价值,孩子才会更有松弛感,才能舒展地追求美好的事物与幸福的生活。



施一公院士曾在《鲁健访谈》中说:

“学生头发是金黄色的、小伙子戴了戒指,都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我们鼓励‘乖孩子’的教育方式,抑制了很多学生的创造力。”

真正的好孩子,不是乖巧听话、事事顺从,而是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不给父母添麻烦,而是敢于在探索中发现更多可能;不是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而努力……

孩子不是被“好”的枷锁禁锢出来的,而是在爱与信任的环境中滋养出来的。

父母只有放下焦虑与内卷,把孩子的幸福放在首位,孩子才能奔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