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 |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新闻资讯2023-10-09 12:33:56橙橘网

研讨 |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如何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助推学校的发展,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提出,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其次应重基础、强应用,再次,应在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及智慧化多元评价等方面积极实践。通过这些措施,强化智慧校园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中小学建设智慧校园,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了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笔者所在区域某实验中学以“建设智慧校园、追求品牌发展、培养现代化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打造智慧校园为切入点,以建设智慧化教师队伍为着眼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落脚点,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尝试通过智慧化管理、智慧化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及智慧化多元评价等方面的探索,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顶层设计规划,绘制智慧校园新蓝图

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必须在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基础上进行系统实施,其核心是智慧应用,目的是人才的培养。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不是简单地使用产品、引进设备、安装系统,而是一种生态环境的构建,是以学生为本、技术驱动、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软硬件和空间建设进行一体化布局,并形成系统框架,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基础层。智慧化学习生态环境的建设,涉及网络带宽、无线网络覆盖、智能安防等。

②服务层。个性化学习空间、系统化教学资源、合作式学习社群等。

③核心层。以智慧应用为核心的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管理等。

④成果层。智慧校园建设的特色成果,包括学校的特色创新项目、成果推广等系列特色项目。

⑤目标层。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等,根本目的是智慧型人才的培养。

智慧化学习生态环境的多维度构建

1.基础环境建设

学校为实现智能人本的生态化学习环境,构建了安全、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实现万兆光纤到教室、千兆网络到桌面;打造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覆盖,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条件;建设交互式在线课堂、未来教室、智慧教室等,满足学校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生活等需求。

2.智慧化应用建设

智慧校园的作用与功能要体现在学校的各项智慧应用中,要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整体效能。学校的智慧化应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智慧化应用、智慧教学应用、智慧评价应用、智慧教研。

3.智慧学习空间建设

智慧化学习空间是智慧教学的重要基础,学校秉承人本教育理念,打造多样灵动的学习空间(融合AR教学、人工智能和录播直播多种技术的未来教室)、支撑学生实现多种创意的创客空间、以“三个课堂”为理念的“交互式在线课堂”等学习空间。

深度融合,创新应用,推动“内涵发展”

1.智慧应用促进课堂改革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与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战场,而智慧校园的建设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学校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的思路,在教学中以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师生素养发展为目标,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态重构。

课前,教师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进行学情检测,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云端资源的重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备课。课中,教师通过交互学习进行跟踪反馈,分层教学。课后,教师进行线上答疑与个性评价。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录播直播等方式,实现了“教研组磨课—平台录播评议—教研组修改—个性化反思—精品课入库”的日常教研,这样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研修效率,而且极大地充实了校本资源,为师生教学提供了便利。

2.云端资源丰富课程生态

智慧校园数字资源建设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通过云端资源,教师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采用自主研发课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及家长开发课程等方式,有效丰富了学校的课程生态,形成协同机制,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1)教师自主研发课程

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云端资源的改造利用,教师能够根据学情进行有效筛选,有力促进二次备课,实现了教师的个性化课程开发。同时,学校鼓励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开发具有混合学习特点的新型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依托课后服务与校外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创新融合丰富了社团课程内容。

(3)家长开发课程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学生家长在不同领域的丰富资源为学校的线上课程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协同家委会成员,通过学校教学中心对有意愿参与线上课程开发的家长进行资格审查,同时对家长课程培训优化,实现家长线上课程的有效开发应用。

3.构建智慧教师成长共同体

(1)系统化的教师培训

学校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进行专门的培训,聘请各级专家进校或线上进行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发展等领域的培训;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理论层面进行引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教师成为两者有效融合的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者。

例如,结合“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有效提升学校教师整体信息化 素养。

(2)课题和项目的引领

科研能力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实现教师智慧化的有效途径。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和创新特色项目,坚持用课题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实践中探究适合智慧教学的新模式,同时还以新技术的应用带动新的研究领域的扩展,以期形成智慧科研引领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促进科研发展的良性循环。

(3)建立智慧教师成长档案

学校建立了智慧教师成长档案,教师可以从成长档案中明确发展方向,提升专业知识能力,而学校可以从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个别引导。

(4)营造学科融合的教师群体

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部分青年教师能够自发进行学科融合,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形成跨学科的教师融合群体。这是培育智慧教师的有效途径,学校为这样的群体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个人和教师队伍的智慧化进程。

4.智慧教学与多元评价相互促进

(1)智慧教学方式变革

学校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智慧教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重构和改革,并最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智慧化教学环境、智慧教学应用和智慧教学平台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它们的有效融合,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

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通过AR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浸入式学习,增强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交互性。课堂上通过交互平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做到即时评价。

②混合式学习。学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检测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分析学生学习的难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题目推送和重点指导。而学生通过录播直播系统,可以在线听课、在线反馈,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直播听课。

③项目化学习让教学方式有了更加明显的变化。学校将人工智能、物联网、AR技术融入到项目化学习中,在创客中心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创新融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更加快捷地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能将创意变为现实,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2)多元评价实现“智慧育人”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分数和等级为标志,不能动态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因此,学校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核心构建评价整体框架,分层设计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让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人脸识别、移动终端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日常行为规范、比赛获奖荣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智慧教育云平台中的学生空间应用可以记录学生的生活点滴,如才艺展示、优秀作品、生活技能等,汇集成为学生的成长画册。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理念要更新,方式要变革,但初心不能改,方向不能变。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育人为本,结合实际统筹规划,以应用驱动学校各项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系统变革和内涵发展。

本文作者:

仇晓光

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和体育局

文章刊登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年第13期

引用请注明参考文献:

仇晓光.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13):94-96.

欢迎订阅

纸质版订阅

电子版订阅

本文标签: 教学  教育  助推学校  校园建设  优秀教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