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提醒家长,还以为“学好数理化”就行,孩子未来将很艰难

新闻资讯2023-10-09 16:33:58橙橘网

清华教授提醒家长,还以为“学好数理化”就行,孩子未来将很艰难

养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凡稍微有点责任感,就绝对不会认为这跟“放羊”差不多。当代教育模式,跟以往有着天地之别。

不是说家长们把子女送到老师那,就可以高枕无忧。广州有所小学的入学门槛火了。除了传统的识字数量、单词数量等,还要求会8项技能。

仅仅是小学阶段,就既要学知识又必须有特长。谁让内卷这么严重呢,你不用心培养,就甘愿让后代尝试处处落后的滋味吗?但是,有些培养习惯还真的要改变。



教授提醒家长,还以为“学好数理化”就行

有位家长抱怨,明明自己的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花了很多钱补课。后来考上的大学也不错,是重点本科。结果现在学过的东西用不上,改行做别的。

每月就那么几千块,儿子的性格都变得沉默寡言了。全家都陷入迷茫和苦恼,当初他是大家眼里的好学生,是前途无量的。还在奥数拿过省级的奖项。

不求飞黄腾达,怎么现在连一份像样的工作也难以找到,只能在很普通的企业,过着不稳定且比较辛苦的日子。



清华一位教授,在直播时解答了这个问题。他提出的理由,笔者觉得非常有道理,这种现象根本不存在“意外”。教授提醒广大家长:

现在你还以为“学好数理化”就能走遍全天下,就能靠知识实现逆袭,真是太单纯、太落伍了。重视学科成绩没问题,重视数理化也不错。

但是倘若家长们还拿着三十年前的培养方式,来对待现在的学生,那么孩子在未来必定要面临很多困难。因为我们养育出的,是适应“工业化初期”的人才;不是信息时代的人才。

所以别说只是重点本科,哪怕你是985前五名的高校毕业生,学的专业跟时代需求脱节;或者缺乏必要的职场能力,照样无法获得好前途。



教育的意义在于成就学生,而不是“困住”他们

教授的解释很清楚地分析出有些学霸依旧变得平庸的根源。所以,教育的过程就是塑造一个人性格、能力和潜力的过程,太重要了。

学校的教育体系代表着整个集体下的全局意志。那么必定不会把“个性化”培养做得那么到位。因此,课外的培养,和家庭的培养风格,将变成很关键的差异。

笔者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成就学生,绝不是“困住”他们。但我们目前无论课堂,还是家庭教育的理念,往往是在不断束缚和限制学生的天赋和潜能。



比如,学习绘画时,非要一笔一划地让大家都完成相同的图案。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我们成年人可能意识不到。

不想“困住”学生,需要家长们具有一定的远见和包容度。大家没有发现吗,小时很乖的子女,或许父母会很省力。可是长大后往往过度循规蹈矩,甚至处处吃亏,很难有成就。

无论在性格,还是知识构架、个人能力方面,家长们最好都能开阔视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以及一味要求子女服从、懂事,再优秀的学生也会走向平庸。



培养终身学习的思维和能力,是未来的竞争力

教育的过程需要成就学生,需要家长们发掘他们的天赋,尊重他们的人格。而就前途来说,到底学习什么专业、培养什么特长,这很难评价。

因为未来趋势千变万化,几年可能就存在巨大差异,别说几十年的发展。但我们依旧可以把握规律,那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维,以及自学的能力。

这会成为他们以后进入职场的竞争力。普通家庭里,能掌握的未来动态很有限,难以保证给子女规划的学习方式就一定发挥直接的效果。



但培养思维和好习惯,却是能终身受益的。大部分毕业生的工作,其实难度系数没有想象那么高,可替代性强。

这就更需要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迅速把握新事物的能力。所以相比具体分数,观察学生是否爱思考、逻辑思维强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如何。这是长线思维。

【结语】教育的意义不光在于考试、升学。学好数理化,也已经不能代表“有出息”。学会与时俱进地调整培养后代的方式,也是一种无形的“家庭背景”。

话题:你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