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十一”长假结束后,A股震荡行情延续。
上周(10月9日—10月13日),市场出现小幅调整,三大股指悉数下跌。
不过,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累积:包括增量“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延续;工业企业利润、PMI、社融乃至出口等数据已出现企稳迹象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当前A股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迎来全面改善。
与此同时,有机构人士表示,“进入四季度后,市场将更加关注对明年边际变化的预期,这有望部分缓解当前低迷的市场情绪。”
展望四季度,部分机构看好景气度较高、边际提升明显的行业,或是基本面优异的核心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
内外因短期扰动A股
上周,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分别下跌了0.72%、0.36%和0.41%。两市交易额略有放大,北向资金净流出131.44亿元。
行业板块的表现继续分化:申万电子、汽车、医药生物、计算机指数涨幅居前,通信、有色金属、银行指数也实现了上涨。其他24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商贸零售、建筑装饰、社会服务跌幅较大。
“国内消费偏弱叠加海外风险扰动,A股呈现小幅调整。”国盛策略张峻晓团队分析,尽管9月出口、社融有所改善,但中秋国庆黄金周消费不及预期、地产销售疲弱,加上9月通胀疲弱,反映居民预期改善仍需时间;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波动,巴以地缘冲突升级,海外风险扰动加剧。
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同样认为,上周大盘表现相对平淡的一个原因是:海外强美元、高利率以及巴以冲突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的关切聚焦在中长期不确定性将如何被解决,以上变化驱动了短期股票市场的高度与运行。”方奕谈到。
需要注意的是,上周,增量资金开始在创业板出现。
中信建投丁鲁明金融工程研究团队指出,过去3个月最大的变化是,中小创板块出现了久违的增量资金流入,市场风格短期或有望重回均衡。
风险偏好走弱
拉长时间看,对于今年的A股市场,大多数投资者的直观感受可能是“行情跌宕起伏”。
今年1月,市场迎来普涨,1月底至5月初进入结构性行情,此后在海内外因素扰动下进入调整,至今部分宽基指数已悉数回吐年初的涨幅。
但相较往年,今年以来A股整体的波动率明显偏低。
海通证券策略团队分析,从历史对比角度出发,可以发现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的是明显的低波动。
以万得全A指数为例,2005年以来该指数年度振幅(当年指数最高价相对最低价的变动幅度)基本都在25%以上,在大牛市或熊市的时候振幅会更高,历年均值为68%(中位数43%),而2023年年初至今(截至2023/10/12,下同)指数的振幅仅为12%,为2005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相较次低点2017年的18%仍有距离。
市场低波动的背后,缘于投资者情绪、风险偏好走弱。上述策略团队指出,从交易指标看,近一段时间交易热度明显下滑,部分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已接近去年10月底水平。
积极因素逐步累积
历史经验显示,低波动并非A股的常态。结合历史规律看,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后续A股有望迎来年内第二波机会。
方奕认为,市场在底部区域,反弹窗口或逐步接近:首先,10月11日,时隔多年中央汇金再次增持银行股;10月14日证监会调整优化融券相关制度,增量“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延续,市场托底政策仍有期待,这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短期“非理性”与无序调整。
其次,双边对话积极,中美关系阶段企稳。此外,短周期如工业企业利润、PMI、社融乃至出口等数据已出现企稳迹象,近期卖方分析师也已不再下调盈利预测,随着外部冲击的逐步缓和,内部积极因素有望逐步被重新定价,投资上重视“防守反击”。
海外方面,民生加银基金有关人士分析,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互相矛盾的操作,使得美国国债规模持续增加,利率中枢持续攀升,利息支出持续增加。在不削减财政开支的背景下,美国财政赤字出现飙升,缺乏实际产出、依靠债务维持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人民币有望迎来季节性升值,叠加经济稳增长预期升温共振,有望使得外资加速流入,或有助外部流动性迎来拐点。
国内方面,上述人士指出,当前A股面临的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全面改善。
他具体谈到,随着政策发力,四季度需求有望持续改善,降价去库存的告一段落和大宗商品转为正增长,推动企业出厂价格反弹,在需求和利润率持续改善的共同作用下,上市公司三季度企业盈利增速拐点终现,四季度有望进一步上行。
另外,“资本市场活跃的措施开始发挥作用,增量资金开始逐渐增加,资金需求受到规范和约束,A股资金面拐点有望扭转,转为净流入。四季度多项重大会议将陆续召开。政策面有望进一步发力。”
配置方向:两大主线、三类行业
基于“四季度市场有望迎来修复行情”的判断,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指出,当前经济呈现底部企稳迹象,高景气行业占比仍处于底部但已逐步回升,因此建议进攻高景气,红利低波为底仓,沿两大主线布局。
该团队谈到,一是关注景气度较高、边际提升明显的行业,包括半导体、计算机、汽车、工业金属、家电等细分方向;二是经济仍处于弱复苏、外围扰动尚存,建议仍以中长期确定性应对短期不确定性,布局红利低波类资产,重点关注石油石化、运营商、保险、电力和交运;此外,港股电信运营商、能源(石油、煤炭)、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优质央国企龙头也具备较强的高股息配置价值。
结合三季度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预判,前海开源基金对科技、制造业、消费、周期、金融整体给予“较高配置”评级,对其他板块给予“标准配置”评级。
在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看来,经济复苏企稳信号及稳增长政策有助于核心资产的回归。经济基本面弹性偏弱背景下,成长板块相对盈利表现有望占优。后续重点可关注基本面优异的核心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投资节奏上,把握好经济复苏与政策节点。
从产业趋势角度看,汪立建议关注生产工具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方向,包括AI的算力和应用,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从政策支持角度看,他建议四季度产业政策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新型工业化(工业互联网、数据要素等)、医药(创新药、化学制药、生物技术等)。
同时,“进入四季度后市场逐渐将更加关注对明年边际变化的预期,这有望部分缓解当前低迷的市场情绪。”中欧基金有关人士认为,若后续市场风险偏好改善,那么机构投资者低配且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行业弹性更加显著。
该人士建议关注以下三类行业:一类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对经济复苏高度敏感、具备高现金价值的周期行业,这些公司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更受欢迎;二是估值在大幅调整后已具备更高安全边际的新能源和医药等行业。以及市场整体调整后更具性价比的细分复苏行业,如服务消费、出行和保险;第三,开始表现出上行拐点特征的周期行业,如半导体和电子板块等,近期华为技术突破的热度提升,对科技题材存在驱动。
另外,民生加银基金建议关注水电、交运、大型银行、贵金属、电信运营商五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