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少了两万人!阿里自我革命还在继续

新闻资讯2023-05-27 00:08:01橙橘网

过去一年少了两万人!阿里自我革命还在继续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虽说人来人往本是互联网行业的家常便饭,互联网大厂的年终考核也不是摆着看的纸老虎,但是当变化中的大时代叠加变动中的大集团,其中个体的命运和去向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5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在其官微否认了裁员消息,“关于淘宝天猫、阿里云、菜鸟、本地生活各个业务裁员谣言传得很厉害,但谣言就是谣言。”同时阿里巴巴还宣布,2023年阿里六大业务集团总计需新招15000人,其中校招会超过3000人。

在外界的密切关注背后,承载众多员工生活和梦想的阿里巴巴变了,这个拥有二十多万员工的超级大厂正进行着一系列“动到根基”的自我革命:无论是1+6+N的分拆,还是阿里云、菜鸟以及盒马的计划上市,曾经不计成本寻求增长的路径已经变了。

肉眼可见的“瘦身”

每年5月,在发完财报以及去年年终绩效这些“大事儿”后,阿里巴巴“裁员”的消息大都会传出一波。

优化是“裁员”传闻的一大来源。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阿里巴巴每年的“361”内部考核都会带来相应的人员变动。每年阿里巴巴的内部绩效评分(4最高),有30%比例的员工会得到3.75,60%的员工会得到3.5,剩下10%左右的员工则会得到3.25这个最低分。在拿3.25的这一年,员工不能加薪升职也没有年终奖,而如果连续两年拿3.25,就要离职。以截至3月31日阿里约23.5万人的员工总数计算,10%的员工就有2.35万人。

而今年的独特之处,还在于阿里今年3月刚宣布了1+6+N的组织变革。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以及多家业务公司。这轮变革也被张勇称作是“阿里巴巴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

随着一艘庞大的航空母舰被拆分成一支联合舰队,一位阿里系员工此前在和记者交流时曾预计,宣布1+6+N后,阿里各业务会出现一波人员流动,“公司变小了,没有那么多位子。老板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下面的人怎么办?”

虽然阿里强调人员流动正常,但在宣布1+6+N组织架构变革前,这家巨头已经在肉眼可见的“瘦身”。

上述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的员工总数为23万5216 人,比年年末少了4524人,相比一年前,则少了近两万人。

对于阿里最新释放的招聘信息,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认为裁员与招聘放在一起并不矛盾,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阿里的目的就是要降本增效,换掉费用较高的老员工,用便宜的新人,总量不变但薪酬支出大幅减少,此外“老员工也干不动了,换一些有干劲的年轻人。”他同时认为,有了AI大模型技术,很多岗位也不再需要那么多员工。

拆分背后

当每一个微观个体面对职场生涯做出重新规划,他们背后的互联网大厂已经在转型和进化的岔路口做出了选择。

从表面上看,阿里1+6+N变革带来的组织架构调整和岗位变动,引发了相应的人员流动。以阿里实施多年的大中台业务为例,据记者了解,这次调整中,阿里将原本的中台业务分拆打包放进了淘天、阿里云等业务集团去。上述阿里系员工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就有不接受岗位调动,选择拿“N+3”离开的中台同事。

但本质上来说,阿里大拆分之后,独立出来的业务部门自负盈亏,则让降本增效成为它们的头等大事:以往不惜成本、靠淘宝天猫输血来抢占市场的美好时代已经过去了。零售专家胡春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利润不增长就是要降本增效,减人是第一步,“所有的东西都是跟人相关的,人都减不下来,其它都不要谈了。”

尤其是,阿里刚公布的上市计划时间表,让它们的降本增效需求更为迫切。5月18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一口气公布了三块业务的上市计划,希望在未来12个月完成阿里云的分拆上市计划,预计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盒马的上市计划,以及未来12到18个月完成菜鸟的上市计划。

同日发布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阿里2023财年财报显示,当期中国商业板块经调整EBITA为1848.62亿元,在内部一骑绝尘;阿里云这一指标为14.22亿元,已能够独立支撑门户。同期阿里其它业务板块虽亏损同比均有收窄,但经调整EBITA依然为负。其中,亏损最大的本地生活板块,经调整EBITA为-140.21亿元,菜鸟这一指标为-3.91亿元。

在这场瘦身背后,这家中国互联网头部大厂两个最赚钱的业务正面临着营收增速放缓。

2023财年阿里云772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但上一年它的同比增速是23%。此外,当期阿里中国零售商业中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8%,财报称主要由于消费需求减少、竞争持续,以及因新冠肺炎导致供应链和物流受到影响,引致淘宝和天猫的在线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

做为阿里全资持有的钱袋子,淘宝天猫集团在上一财年为阿里贡献了25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胡春才还对本报记者表示,作为“老”电商,阿里近年来被抖音、快手、拼多多这些新平台抢走不少市场份额,面临很大压力。

“烧钱”换增长时代过去

阿里在资本市场上也面临增长压力。

5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股收于78.65港元,跌近3%。这个数字相较今年年初已经下跌20%。而在去年10月下旬,它还出现了60.25港元的52周股价最低点。作为参照,阿里在港股的最高光时刻是在2020年10月出现的309港元。

需要提及的是,去年10月下旬这个时间段里,另两家互联网大厂腾讯和百度也不约而同的出现了自己52周的股价最低点:腾讯187.3港元的52周最低价,不到5月26日收盘价的六成,百度73.7港元的52周最低点,约是5月26日收盘价的63%。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是阿里,腾讯的瘦身行动也在进行中。5月17日腾讯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有员工10万6221人,环比减少2000多人,同比则减少近一万人。

在头部大厂持续瘦身背后,疫情三年中,降本增效替代高增长日渐成为互联网大厂的主旋律。多位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都认为,曾经背靠充足的线上人口红利和外部资本,互联网大厂“大把烧钱”换高速增长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重点是要能养活自己。

在高速扩张时期,换工作、涨薪水这些看起来理所应当的事情,现在也是另一番景象。有互联网企业员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现在他所在的部门预算不仅缩水了很多,而且还都放在一起打包,“就这么多钱看你怎么选,好在我们选了保人。”还有互联网企业员工在交流时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因为知道外面工作不好找,有部门暂停了员工晋升,“我反正是不敢动。”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也对记者认为,互联网行业已经开始主动刹车,疫情放开以来,各大互联网公司选择维稳,节约成本的同时,需找新的增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更侧重“去肥增瘦”。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