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学校,不仅是学习,还是生活

母婴育儿2023-11-28 09:05:38橙橘网

孩子到学校,不仅是学习,还是生活


  幼儿园组分论坛的课例分享环节,广州天河区清荷幼儿园的小朋友与老师互动。

  读懂孩子 呵护成长  

  11月24日—25日,“广州市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德育论坛”在广州中学(凤凰校区)举行,论坛主题为“读懂孩子,呵护成长”。

  该论坛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天河区教育局和南方都市报社承办。

  幼儿园组分论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渗透在活动中

  25日上午,幼儿园组分论坛上,来自广州、深圳、上海、江苏等地的一线教师分享实际案例,关注幼儿在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在一首欢快的拍手歌里,广州市天河区清荷幼儿园老师李丽明带来了《“我和快乐做朋友”主题班会》课例分享,16位小朋友蹦蹦跳跳地上台,在老师的引导下分享自己的快乐记录。

  李丽明介绍,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为中班幼儿,中班幼儿的特点是自我意识发展较快、情绪表现不稳定,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哭闹、发脾气。“有情绪不知如何表达,不知如何化解。”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课程设计的解决对策是创设愉悦氛围,如围圈谈话、相互倾听、分享等,引导幼儿体验快乐,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主题分享环节,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业务园长李亚蓉带来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分享,该幼儿园从2012年开始探索幼儿性健康教育,并深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以及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可把环境创设变为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在班级会上开设安静区、秘密花园、私密小屋,我的心情日记等等,让幼儿去面对、处理自己的情绪。”

  渴望被看见、被感受、被理解

  “转变观察视角,看见儿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广州天河区辰康幼儿园班主任牛玲从一位走路时喜欢大摇大摆,故意碰撞同伴的“问题儿童”乐乐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她引导、沟通、了解乐乐的内心的过程。“在班会的致谢环节上,乐乐作为本周之星时,让其他的孩子说出乐乐的闪光点,用来自同伴的鼓励带给乐乐温暖。”牛玲认为只有孩子的需求被看见、被感受、被理解,孩子的社会技能才能获得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旭日雅苑幼儿园园长刘先成从事幼儿教育已经二十余年。他认为,做到“爱你、懂你、陪你”三层次才是真正了解儿童。该幼儿园定期开设“四有型”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且结合课程主题,为家长提供街道、区、市内打卡清单,倡导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看世界”。

  “每年六一儿童节,让孩子带着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逛街。”“在游戏中,学会搭建自己的港珠澳大桥……”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林咏瑜认为读懂儿童的前提是陪伴,其中教师、父母和同伴这三者高质量的陪伴都是促进儿童发展重要的力量。老师的陪伴不是空洞的,而要建立在相应儿童观之下的课程实施过程当中,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如军事课程、生活游戏等。

  “生活即教育,环境即课程”

  “大榕树下,孩子们嬉笑打闹,玩水枪,爬树淋雨,我们希望在这里的孩子可以不受约束,通过自身探索感受潜能。”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幼儿园园长赵锦霞介绍,该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秉持“生活即教育,环境即课程”的理念,将学习任务置于真实的环境中,围绕真实问题情境,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积极探索与讨论。

  同样关注园所环境的还有上海市奉贤区海贝幼儿园。该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宋超越介绍,幼儿园在建造的时候就提出了环境创建法则,如基于经验,对山水泥进行改造,将沙池和水池有效衔接,让孩子能够安全自主地开展沙水泥的游戏;邀请孩子和教师共同发起中庭改造计划,在孩子的奇思妙想下,一条集瓦片、瓷片、木块等一体的感官小路打造而成。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书记、园长吕燕认为“懂儿童”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良好师幼关系建立的重要基础,“用心”是读懂儿童的前提和关键。该幼儿园2018年8月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华爱华教授工作室”,开展了“区域游戏研究项目”的实践探索,打造“放手游戏”,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学习。

  点评环节中,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与综合教育研究室主任张琼围绕儿童教育的目标、地位、场域和生态以及知行合一四大方向展开点评。“我在过往的课程设计中观察到德育没有占据重要地位,这和幼儿教育的课程形态与工作特点相关,因为它通常是渗透在一日课程的点点滴滴中,但其实德育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我们整个课程的起点。”

  小学组分论坛

  “做好老师,就是要想学生在想什么”

  在小学组分论坛上,来自广州、深圳、上海、张家港等地的学校管理者、老师轮番上台,分享小学德育工作的好方法,探索呵护孩子成长的新路径。

  在课例观摩环节,广州市天河区四海小学老师温莹盈以《读懂心声,友善沟通》为主题开展班会课。学生们以情景剧的方式,生动演绎同学之间的言语摩擦。之后,温莹盈引导学生思考,反思语言伤害对自身、同学、班级等方面的影响。温莹盈指出,化解冲突的关键是发现内心未被满足的基本需求;制止伤害,从相互理解开始。

  在主题分享环节,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党委书记张婥恩重点介绍了学校开发的“幸福微德育”实践模型。学校通过“井”涂鸦、“箱”穿衣等活动,营造“幸福微场域”,让幸福“看得见”;开展“幸福素养”微课堂、“驾校移动”微学堂等,上好“幸福微课程”,让幸福“好理解”;拓展校园“微空间”、结对“微空间”等,建好“幸福微阵地”,让幸福“能展现”。“幸福微德育唤醒孩子心中积极的力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最好的教育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天河区第一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李瑞秀指出,需要尊重儿童天性、顺应儿童成长规律,促进儿童健康。同时,用心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将正面教育渗透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责任感。

  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海明学校书记、校长张向丽介绍了学校构建“读懂孩子的三级育人体系”,分别是打造一所能“读懂孩子、读懂老师、读懂家长的学校”,培养一批能“读懂孩子、读懂家长的教师”,引领一群能“读懂孩子的家长”。

  “只有读懂孩子,才能以更好的连接为基础引导孩子。”天河区天府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欧阳琪表示,学校以阅读和课程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参与实践,以多平台实践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同时,学校还从学生成长困惑出发,分三个学段开发设计大班会,由学校德育工作室主持人团队设计提供给班主任使用。

  上海市奉贤中学附属小学校长何春秀表示,读懂孩子首先要用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与感受。为此,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师生以1:15的比例双向匹配,导师会更精准地了解孩子,从而提供学习和生活支持。

  老师要敬畏儿童,学会6个习惯

  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巍表示,老师要敬畏儿童,学会6个习惯,分别是好好倾听、好好说话、好好做小事、传递好书、传递微笑、传递信任和希望。“如果让我给老师的基本功排序的话,我一定把倾听儿童放在首要位置。”

  “孩子来到学校,不仅是来学习的,还是来生活的。”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刘慧表示,自2018年起学校提出新的教育宣言,“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教育生活”;这些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建构价值观、语言、美学、智能四大系统,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内容,搭建舒适感、自由度、成长性更高的生态环境和童年秩序。

  在专家点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良华指出,做好德育工作,主题班会是很重要的抓手。当天的论坛活动,诸如非暴力沟通、唤醒等概念让他印象深刻,他非常认同“德育与美育整合”“做好老师,就是要想学生在想什么”等观点。

  中学组分论坛

  教育绝不仅仅是教会应试技巧 更重要的是教会应对未来的能力

  在中学组分论坛现场,来自广州、佛山、上海各中学的校长、老师围绕“寻找热爱”,分享了学校的德育理念与实践做法,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专家对分享进行了详细的点评。

  “穿越回童年时代,你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什么?”在中学组分论坛伊始,广州中学高一语文教师王欣带来了班会课课例《热爱点亮人生》。王欣以《博物杂志》张辰亮的经历引导同学们思考:当人生热爱与现实情况交锋,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时,是否仍要坚持热爱?该如何抉择?在课堂的最后,同学们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热爱,带着使热爱生根发芽的期望结束了这堂课。

  打动内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无‘心动’,不教育。打动内心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执行校长程惠云表示,心动教育让孩子学有所长。“心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获得“学术发展+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教育行动。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从校园环境、课程体系、管理体制、教师队伍等全方位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了解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促进教师从日常教学行动上落实读懂学生。并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造空间、鼓励学生发展所长。

  成长导师制如何助力孩子成长、成才?天河外国语学校教师杨晓婷介绍,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自2012年建校起,就推行成长导师制,通过召开师生双选会、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执行谈心汇报制度,帮助孩子寻找自己的热爱,实现个性化成长。

  如何通过正面教育赋能特殊教育?孤独症孩子也需要特教老师去读懂他们。天河区启慧学校特殊教育教师曾洁欣分享了她通过结构化教学、同伴学习法等促进学生的规则理解,并引导孤独症孩子培养运动习惯、建立同伴关系的故事,帮助这群孩子提高专注力和执行力的同时,唤醒他们内心的积极力量。

  教会学生拥有应对未来的能力

  广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强提到,教育绝不仅仅是教会应试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拥有应对未来的能力。广州中学始终坚持让每一个生命都被照亮,每一个声音都被倾听,通过开展学生“两会”,听从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意见,让学生谈每学期的收获、困难与挑战,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给予学生相应指导和帮助。

  广州中学还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天空。学校通过拓展课程、生涯规划、学业规划、心理辅导等课程框架的实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到志趣、明确目标,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学校开发的生涯系统可以指导学生们探寻自己的内心,并了解学生们的热门理想职业、理想高校。广州中学还开设生涯节‘职业大讲堂’活动,邀请来自医学、法律、教育、金融、文化、艺术等15个行业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分享职场经历和职业心得。”

  “高中生活的剧本不苦涩,同样的高中三年,如何才能更精彩?”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丁启康介绍,学校开设了多元的体育、文艺、国防教育活动,重视多项特色并行发展,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精彩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热爱,发挥个人才华。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赤湾学校初中语文教师胡菲分享道,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个体的具体情况,从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个层面,结合学校周边的山海人文资源搭建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热爱。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上海市奉贤区弘文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夏晶晶在分享中提到,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生涯辅导课程等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发展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如鲲鹏一样振翅飞翔,在压力和困境中依然敢于追梦。

  “热爱是今天中学组分论坛的主题词,热爱也是最好的老师。”在论坛的尾声,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周峰对各校的德育实践分享进行了点评。他表示,中学组的一堂班会课和七个专题分享紧紧围绕着主题词,带来了高质量的分享。

  “读懂孩子正是改变教育重智轻德现象的重要抓手。”周峰在点评中强调,教育高质量发展不等于追求高分数,而是体现在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求知欲、意志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摆正学习心态。德育正是实现这些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必由之路,也将为学生的终身幸福服务。”  

  策划:李阳

  统筹:尹来 梁艳燕 叶可可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杨晓彤 孙小鹏 程安 梁艳燕 叶斯茗

  摄影:马强 技术:麦毓轩

  实习生:马蕴凌 李鸿哲 设计:张许君 何欣

本文标签: 学校  德育  教学  幸福  教育  学习  中小学  新学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