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也会推理,压抑消极想法让人更快乐?| 神经周周发 Vol.98

母婴育儿2023-10-14 21:08:56橙橘网

婴儿也会推理,压抑消极想法让人更快乐?| 神经周周发 Vol.98


压抑消极想法

可以让我们更快乐吗?

关键词:心理健康 消极想法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h5292

在快节奏的时代,有关抑郁症的新闻越来越多。如何调节心理压力,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传统观念通常认为,刻意压制自己的情感可能会在短期内减轻痛苦。然而,这些被压制的情感可能在潜意识中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因此,传统心理治疗通常致力于帮助个体识别和处理内心隐藏的情感和想法。然而,最新发表在《Science Advance》上的一项研究提出,刻意压制负面情感可能有助于心理健康

为了证明刻意压制负面思想是否真的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招募了来自16个国家的120名被试,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验。实验首先要求被试主动思考未来两年可能发生的各种情景,包括消极、积极和中性情景,其中包括他们担心未来会发生的恐惧与担忧、希望和梦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中性事件。每个情景都需要提供相关的提示词、关键词和详细解释,以供实验的训练阶段使用。


图1:实验过程

Zulkayda Mamat Michael C. Anderson ,Improving mental health by training the suppression of unwanted thoughts. Sci. Adv. 9, eadh5292(2023).

接下来的3天,被试每天需要进行20分钟的训练。他们需要要么尽可能生动地想象每个情景发生的可能性和自己可能的情感反应,要么在看到提示词时克制与之相关的任何想法。随后,他们需要对每个事件进行多维度的评分,评分标准分别为:事件的生动程度、情绪强度、发生的可能性等。

为了评估训练效果,在训练结束后以及三个月后,被试需要看到提示词后回忆相关事件,并对其进行评分。研究人员还在在训练前、训练结束后以及三个月后分别评估了被试的心理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仅仅经过3天的训练,被试在回忆被压抑事件时会减少记忆的细节,并减弱情感体验。这种效果在刻意压抑消极情景时更为显著。也就是说,刻意压制负面情感可能有助于减轻对这些情景的记忆,减少担忧和恐惧。更重要的是,这种忘记的效果可以在仅仅3天内立即增强心理健康。


- Min Daniel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研究人员猜测,这种练习可能调动了我们的抑制控制机制(inhibitory control),通过主动抑制或中断当前的情感反应,从而减轻了负面记忆与消极的情感反应。虽然这项实验只能通过行为结果推测对其神经机制,但从实验效果来看,刻意的压抑似乎有效地减少了对负面事件的过度思考,并降低了对负面情绪的多度关注。并且,压抑练习可以增强对思维的主观感知,从而学会控制消极想法。

更重要的是,在训练结束后,自发继续使用这个方法的被试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心理健康改善。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控制负面情绪可能会带来更持续的效果。这或许与正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者都要求我们学习控制自己的想法,掌控无处安放的焦虑情绪。而这项研究特别强调了学会压抑负面想法的重要性。

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进行类似的尝试:在面对困难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维,尽量不过多地思考可能的负面后果。说不定,适当的心理“宕机”真的会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目光呆滞?不不不,

我真的在认真听你说话!

关键词:听觉 认知负荷 注意力


https://www.jneurosci.org/content/43/32/5856

想象你在一堂高数课堂上,台上的老师正滔滔不绝地讨论数列的极限,台下的你心情也逐渐趋向于负无穷,开始思考人生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与此同时,你的目光也渐渐变得呆滞。人们一直认为,“眼睛是心灵之窗”,从眼神中我们可以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了解对方是否在认真听我们说话。这也是为什么老师能一眼找出没在听讲的你。

然而,目光呆滞是否真正代表了我们没有在认真听对方说话?也不一定。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在嘈杂环境中努力倾听时,眼球运动会随之减少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选择了听力正常的年轻被试(18岁-35岁)作为研究对象。被试需要理解不同清晰度的自然语句或长篇故事,这些音频会被不同程度的噪音覆盖。因此,覆盖的噪音程度越高,音频的清晰度就越低,理解所说的内容就越费力。与此同时,被试可以自由观察电脑屏幕上的视觉刺激(一个或多个移动的点,又或者是空白的屏幕)。


- Myriam Wares -

在听觉相关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记录眼动数据,可以了解被试在听觉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是否更依赖于视觉信息,并探索他们的注意力分配和注视策略。因此,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研究人员测量了被试对视觉刺激的注视时长(fixation duration)以及注视分散度(gaze dispersion)。

结果表明,当音频的噪音程度较高时,被试视觉刺激的注视时长变长,注视分散度降低。这代表着,听觉上的认知负荷提高(即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理解所说内容)时,人会不自觉的减少眼动,将视线更多地集中在一个地方,以释放更多的资源用于听力理解。

为什么当听力变得费力时,眼动会减少呢?从过去以动物为模型的研究中,我们已知,眼动的减少与听觉皮层的活动增加有关。同理,我们可能通过减少眼动来降低视觉上对注意力的干扰,增强听觉系统的灵敏度,从而可以更好地感知和处理听觉信息

这项研究揭示了认知负荷下的听觉处理与眼动之间具有直接关系,这在临床上或许对听力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即便是轻度听力障碍,在嘈杂的环境下也会着重依赖注意力来处理令人感到费力的听觉信息。因此,准确评估在噪音环境中的听觉处理可能有助于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

“上帝视角”居然能缓解抑郁情绪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距离


https://doi.org/10.1016/j.nlm.2023.107824

抑郁症患者往往经历过多的负面情绪和消极思维,他们倾向于关注和记忆负面情感,而相对忽略积极情感。也就是说,他们有选择性的负面记忆倾向(negativity bias)。

正念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不仅旨在减轻抑郁症状,还强调提高对当前时刻的觉知,鼓励抑郁症患者接受当前的一切,以更积极乐观的方式看待生活。正念疗法里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情感管理中的“去中心化”,即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处理自己的当前情感和思维,以维持一种“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

最近,一项来自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研究探讨了情绪管理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这项研究探讨采用上述“心理距离”这种情绪管理手段,是否会改变抑郁症患者对负面和中性事件的记忆编码。

研究人员招募了85名被试(其中42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并随机对一半被试进行情绪管理培训。实验过程中,所有被试都被要求观看一系列具有负面或中性意义的照片,并评估每张照片引发自己负面情感的强度。受过培训的情绪管理组需要在观看每张照片时保持心理距离,以理性客观的心态看待图片,并将其想成发生在很久以前。两组被试都需要在评估所有照片后,尽可能地回忆所看到的照片。


- Owen Davey -

结果发现,在观看照片时进行情绪管理,显著改变了抑郁症患者的记忆水平,表现为对负面图像的记忆减少,对中性图像的记忆增强。而这一效果在心理健康的被试者中未出现。保持心理距离还显著减轻了抑郁症患者对负面照片的情感评估。也就是说,采取第三人称视角看待图片可以减轻抑郁症患者的负面记忆倾向,并降低他们的负面情感

这项研究表明,情绪管理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可能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了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以改善他们的情绪和记忆。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没有发现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人群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记忆编码方式与心理健康的人群不同,而这种情感管理可能在认知障碍的人群中更为有效。这为医疗专业人员和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药物治疗和这种行为干预,来更好地改善抑郁症状。

婴儿同样可以推理

关键词:婴儿认知 逻辑推理


https://dx.doi.org/10.1016/j.cub.2023.08.028

婴儿是如何通过外界学习知识的?普遍观点认为,婴儿通过在家庭或学校的社交活动逐渐发展语言能力,进而帮助他们认知这个世界。然而,在未习得语言能力时,婴儿是否具有逻辑推理的能力?换句话说,除了借助语言的力量,他们是否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关于周围的知识?

一项发表在《Current Biology》的研究表明,19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不依赖语言能力,运用逻辑推理来认知新事物。该研究团队进行了两个实验,分别测验了19个月大的单语和双语婴儿的逻辑推理过程。


图2:左图为实验一示意图,右图为实验二示意图

Kinga Anna Bohus et al, The scope and role of deduction in infant cognition, Current Biology (2023).

在第一个实验中,婴儿需要在两张图片中选出他们所听到的词汇。这两个图片有可能都是他们已知的词汇(比如:勺子和饼干),也有可能只有一张图片代表已知词汇(比如:苹果和化油器)。在后者的条件中,婴儿听到的词语有可能是他们认识(苹果)或者不认识的词语(化油器)。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已知词语来判断哪个图片代表了未知词语。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婴儿展示了两个物体,并且让他们习得每个物体都有与之相关的特定声音。随后,研究人员会在婴儿看不到的情况下将一个物体放入不透明的杯子中。因此,婴儿只能清晰地看到其中一个物体。为了测试婴儿是否可以推导出被遮住物体的位置,研究人员会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再次将两个物体遮盖住,并随机播放与其中一个物体相关联的声音。


- Mindaniels -

简而言之,研究人员通过语言上和空间上的测验,观察了婴儿在面对未知事物时的逻辑思维能力。结果发现:当婴儿面对自己不确定的事物时,他们会通过排除法来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当他们看到A和B,并听到一个他们知道不是A(因为他们知道A的名字)的未知词汇时,他们就会确定听到的词汇是B。并且,这种逻辑推理的能力与婴儿的语言经验(单语或双语)无关。这说明,逻辑思维的掌握并不完全取决于语言经验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婴儿在尚未具备完整的语言能力的阶段,就已经开始展现出基本的逻辑思维。这提示着婴儿具备的认知潜力或许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大,也强调了逻辑思考是与语言不同的认知能力。在早期幼儿教育中,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注重孩子的非语言性思维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处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作者:小方不方 | 编辑:盐

封面:Myriam Wares | 排版:阿不鲸

微信又改版了,不是常读或星标的公众号,图文推送不再显示封面啦。为获得更好的体验,以及不错过任何一条精美推送,跪求喜欢我们的小伙伴标一个“星标”,这样才能及时收到我们的优质内容。如有转载需要,可直接快捷转载;或在后台回复“转载”,添加bot微信即可,但暂不支持转载到微信外其他平台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