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俊,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ùn,此字始见于小篆,形声。从人,隽声。本义是指才智超群的人,引申表示容貌美丽、美称、尊称等义。
2、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子峻切
材千人也。从人夋声。
说文解字注
材过千人也。
大徐本无过字。尹文子曰:千人才曰俊,萬人曰杰。淮南泰俗训曰:智过萬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春秋繁露曰:萬人者曰英,千人者曰俊,百人者曰杰。十人者曰豪。皋陶谟郑注曰: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乂。吕氏春秋孟秋纪高注曰:才过萬人曰桀,千人曰俊。王逸注怀沙曰:千人才为俊,一国高为桀。诸家说俊皆同,惟月令正义引蔡氏辨名记云:十人曰??,倍??曰俊,萬人曰桀。其说不同。方言曰:??、俊也。遵、俊也。○又按月令疏蔡氏下夺引字,辨名记卽白虎通之别名记,古文记二百十四篇之一也。礼运及左传宣十五年疏皆引辨名记云:倍人曰茂,十人曰??,倍??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萬人曰桀,倍桀曰圣。语较完。而白虎通引别名记:五人曰茂,十人曰??,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萬人曰杰,萬杰曰圣。又不同。乖异。
从人夋声。
子峻切。十三部。按尙书以畮为俊,山海经以俊为舜。
3、康熙字典
《唐韵》子峻切。《集韵》《韵会》《正韵》祖峻切。并音儁。《说文》:材千人也。马氏曰:智过千人曰俊。《北史·蘇绰传》:万人之秀曰俊。《礼·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又《月令》:孟夏:命大尉赞桀俊,遂贤良。
又与儁、峻??通。《书·尧典》:克明俊德。注:俊同峻。
又同畯。《史记·宋世家》引《书·洪范》俊民用章,作畯民。
又通作骏。《史记·屈原传》:诽骏疑杰。
又与??同。《战国策》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注:又作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