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5日上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深圳监管局联合召开全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调度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工作要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建设交付。
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广东省内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运行有序,工作推进有力,取得良好开局。截至3月4日,已有20个城市提出“白名单”项目,目前已有近40个项目获得融资43亿元,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数占了总量的86.6%。
落实“两个闭环”,推动项目向“合规性”靠拢
项目如何向“合规性”靠拢?会议要求,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加强组织动员,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真实、准确地申报资金需求;健全筛选制度,建立由住房城乡建设、金融监管等部门、商业银行、专业性机构共同组成的专班,专门负责“白名单”项目筛选,金融机构靠前审批,缩短工作流程;加快信息反馈,形成融资需求“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加强资金监管,形成贷款“发放-使用-偿还”的工作闭环。
此外,审查前置机制,按照标准化的申报材料清单,银行和住建部门加大审核的力度,通过日监测、周督导、月通报制度,按日做好项目更新,确保项目逐渐向“合规性”靠拢,最后促成融资落地。
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此次广东省的会议,明确了推动“白名单制度”常态化、机制化、能落地。即会议提出的,按照企业申请、各区审核、市级会审的模式,成熟一批,推送一批;实行项目申报材料清单标准化,提高房地产项目的申报质量。对资金需求大的在建项目,指导金融机构组成银团针对具体项目一对一制定融资方案,提高授信及融资
“自上而下如此重视融资对接,并倒逼项目合规化、融资正常化,对于当前广东省房企外源融资的修复是极大的帮助。预计,融资持续回落的局面会缓解。”李宇嘉同时指出,也要认识到,外源融资的修复,只是解决房企资金链的外部条件,关键还是销售回款的修复,后者占据开发商资金来源的50%以上。
房地产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重建和银行之间的信任
会议要求,房地产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梳理项目情况,真实、准确地向城市协调机制报送项目关键信息,主动对接商业银行,明确主办行;及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尤其是资金管理模式,自觉对项目资金进行封闭管理,确保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督促各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主动对接当地城市政府,确保相关融资需求尽快落地;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不能认为融资对接机制落地了,贷款就水到渠成。”李宇嘉分析道,企业的主体责任,是第一位的。表现在项目土地获取、规划报建、开工销售、竣工交付等全流程必须要落实各个环节的监管要求,确保前端申报的材料是真实、可靠,倒逼房企经营走向合规,重建银行和开发商之间的信任关系。
参会规模宏大,有望破解融资困境
记者发现,此次会议规模宏大,涉及面广,主管部门、银行、房地产企业均出席,有望破解当前房地产融资困境。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6家大型银行广东省分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
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组长及成员单位负责同志,340多家广东监管局、深圳监管局辖区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主要负责同志和授信审批部门负责人,14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