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星期四)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1、哈佛大学的“遮阳”研究项目取消: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后果
上周,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太阳能地球工程试验被迫取消,让众多项目支持者感到失望。尽管如此,支持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全面失败,国际上对于寻求人工降低地球温度的方法的探索正蓬勃进行。
哈佛大学的这项研究,被称为“平流层可控扰动实验”(Stratospheric Controlled Perturbation Experiment,SCoPEx),计划通过高空气球在地球表面上方大约10至50公里的平流层释放高达2公斤的碳酸钙颗粒——这种颗粒也是非处方抗酸药中的一种成分。实验目的是测量这些颗粒的扩散情况、它们与平流层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反射太阳光的能力。
然而,该项目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他们担忧可能带来无法预见的全球性后果。包括众多学者在内的批评者认为,其风险太大,而且它提供的“备选方案”可能会削弱国际社会消除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心。
2、气候变化放缓地球自转速度,或影响时间计量
《自然》(Nature)杂志3月27日刊登的一篇分析论文预测,冰盖融化正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因此下一次添加闰秒的时间将推迟三年。闰秒自1972年以来被用来调整原子时钟时间与基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官方时间,以保持它们之间的一致。
该研究的作者分析认为,全球变暖将使下一次需要添加闰秒的时间从2026年推迟到2029年。由于闰秒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巨大困扰,科学家们已决定在2035年之前废除闰秒。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下一次闰秒的调整,因为这可能是第一次出现负闰秒,而非增加一秒。
专家表示,“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缺少一秒钟的情况。这正是时间计量学家所担忧的。”其他专家指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推迟闰秒的添加只是其中一个例证。”
3、通过减少异常干细胞,老年小鼠免疫系统更显年轻
近期研究显示,通过减少老年小鼠体内的异常干细胞,可以令其免疫系统显得更为年轻。这种技术不仅提升了老年啮齿动物抵御病毒感染的能力,还减轻了炎症迹象。
该项研究成果于3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通过对老年小鼠进行抗体治疗,以减少能产生多种其他细胞类型(包括引起炎症的细胞类型)的干细胞群。随着小鼠及人类年龄增长,促炎干细胞在体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过度的炎症则会给身体带来严重伤害。
虽然将这一方法用于人类还需几年时间进行试验,但在小鼠与人之间,免疫细胞的产生基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
4、研究揭示记忆形成伴随着DNA的损伤与修复
一项针对老鼠的研究发现,在长期记忆形成过程中,部分脑细胞会经历一连串强烈的电活动,致使它们的DNA受损,随后,一种炎症反应启动,修复这种损伤并助力记忆的巩固。
这并不是第一次将DNA损伤与记忆联系起来。2021年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已发现,大脑中的双链DNA断裂非常普遍,并已将之与学习能力相联系。
为深入了解这些DNA断裂在记忆形成中的角色,研究人员训练老鼠将微小电击与新环境关联起来,使得当动物再次进入该环境时,它们能“记住”先前的体验,并展现出恐惧反应,如原地不动。接着,研究人员检查了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体内神经元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在训练后的第四天,部分神经元中负责炎症反应的基因表达活跃。而在训练三周后,这些基因的活性显著减少。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量子引力存在吗?科学家在南极寻找中微子信号
在我们的日常环境中发生的现象,如重力,可以通过经典物理学来解释,而原子级别的现象则需借助量子力学来描述。目前,将量子理论与万有引力理论结合,依旧是现代物理学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这其中的一个谜题涉及时空的量子属性,即空间的三维与时间的一维如何合二为一。这是否遵循其他量子理论中观察到的随机性,并因此在最微小的距离和时间尺度上发生波动,这一点存在争议。
为探索量子引力的存在,目前在南极地区部署了数千个传感器,覆盖超过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它们负责监测从外太空飞向地球的中微子。这项研究是在南极洲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附近的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进行的。与其他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设施不同的是,该天文台专注于观测北半球的空间。由于中微子能够穿透地球,而其他粒子则会被阻挡,研究人员因此能够获得来自北半球的清晰中微子信号。
中微子既无电荷,又几乎不具备质量,不受电磁力和强核力的影响。这些特性使得中微子可以在宇宙中以其原始状态传播数十亿光年。因此,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中微子在长距离运动中的性质是否保持不变,还是说其微小的变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指出,如果中微子确实经历了研究者所怀疑的微妙变化,这可能成为量子引力存在的首个有力证据。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中国研究人员研发出植入式电池:可依靠人体自身的氧气运行
从心脏起搏器到神经刺激器,植入式医疗器械依赖于电池来维持心跳和缓解疼痛。然而,电池终将耗尽,更换时需进行侵入性手术。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款依赖人体内氧气运作的植入式电池。这项成果3月27日发表于《化学》(Chem)杂志,通过在老鼠身上的实验验证,证明了该设计能稳定供电且与生物体系兼容。
为了制造安全高效的电池,研究团队使用钠基合金和纳米多孔金构建电极,这些电极能与体内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电能。为确保电池安全,其被一层柔性多孔聚合物薄膜包裹。随后,电池被植入大鼠背部皮下,并对其电力输出进行了测量。
两周时间里,该电池展现了稳定的电压输出。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植入区域的炎症反应、代谢变化及组织恢复情况。植入电池的老鼠恢复良好,四周后背部毛发完全恢复生长。
2、科学家成功破译复杂的甘蔗基因密码
作为全球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现代杂交甘蔗是生产糖、糖蜜、生物乙醇和生物基材料的重要来源。
但迄今为止,由于其基因组的复杂性,甘蔗成为最后一种尚未被完整且精确解码的主要农作物。目前,科学家们通过结合多种基因测序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包括一种称为PacBio HiFi测序的新方法,成功绘制了甘蔗的基因图谱。这张基因图谱使他们能够确定具有抵抗棕色锈病能力的特定基因位置,而棕色锈病如果未被控制,有可能严重破坏甘蔗作物。研究人员还借助基因序列深入了解了影响糖分生产的众多基因。
该研究作为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U.S. Department of EnergyJoint Genome Institute)社区科学计划的一部分,成果已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全球变暖与塑料污染正陷入“恶性循环”
全球变暖与塑料污染,两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实际上正陷入了一个互相助长的恶性循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报告指出,这种相互加剧的关系正在加重全球变暖、材料的降解速度、塑料废物的累积以及有毒化学物质的渗入生物圈。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会更快地变质,这将导致对塑料的需求增加。KTH的研究团队指出,为了满足这种增加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推高全球气温。研究人员表示,这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和塑料污染问题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2019年,塑料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3.4%,约为18亿吨,这主要是由塑料的生产和化石燃料的转化所引起的。预计到206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以上。
2、地热能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日益关注
随着全球加强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寻找化石燃料替代品,利用地球内部的热量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能源部在今年3月18日发布了一份重点关注地热发电潜力以及如何改变美国能源格局的58页报告。然而,要充分利用地热能源,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今年2月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地热科学家提出,在地热资源能够为地球提供动力之前,我们需要解决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存在的差距。论文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弥合14个技术差距,这些技术差距分为三个类别:基础科学、工具与基础设施以及增产与油藏技术。(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