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示范性房企”金辉控股,披露了“出险”事件后首份财报。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金辉控股营业收入为342.49亿元,同比下跌3.0%;毛利润为25.29亿元,同比下跌约51.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81亿元,年内全面亏损4.34亿元。
过去一年,金辉控股多项业务营收出现缩水。最基本的物业开发及销售收入,去年录得338.14亿元,同比减少约3.1%,主要由于该集团期内已交付总建筑面积减少所致。
管理咨询服务收入同比减少16.3%至1750万元,主要是由于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开发的项目规模有所缩小。租金收入则有所增长,包括出租办公楼、购物商场及购物街等商业物业的经常性租金收入,同比增加6.8%至2023年度的4.16亿元。
收入缩水的同时,金辉控股的成本规模却有所攀升。该集团物业开发及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建设成本、土地收购成本及资本化利息,去年成本同比增加了5.2%至301.38亿元,主要是由于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期末毛利25.28亿元,毛利率由14.7%下降至2023年度的7.4%。
此外,去年金辉控股的融资成本增加,从2022年的2.36亿元增加25.3%至2.9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金辉在利润指标上,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81亿元,年内全面亏损4.34亿元。
这是金辉控股上市以来首次“由盈转亏”,更影响公司前路的,是其当下面临的债务问题。
金辉控股日前公告称,公司2024年3月20日到期一笔本金3亿美元的美元债,尚未支付本金。该笔美元债2021年9月14日发行,债券规模为3亿美元,票息7.8%,债券期限2.5年。
“公司还在积极努力解决并与票据持有人保持积极沟通,寻求实施最佳解决方案,以确保维护各方持份者的利益。”金辉方面表示,上述情况不会对本集团业务营运构成任何潜在重大影响。
从财报最新披露看,金辉控股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截至2023年年末,金辉控股的债务余额从2022年的378.158亿元减少到292.84亿元,降幅约22.2%,其中即期债务总额大约139.40亿元,但期末现金及银行余额仅70.729亿元,在手现金较2022年的123.195亿元有显著下降,且难以覆盖短期债务偿还需求。
此外,去年金辉控股的流动资产规模缩水,从2022年末的1317.89亿元减少24.7%至992.34亿元,主要由于竣工交付导致开发中物业减少、年度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等。
金辉控股则表示,去年中央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对目前的市场环境,集团严守财务纪律,保持合理流动性,降低杠杆水平,优化资本结构,期末债务余额同比降低22.2%,加权平均债务成本5.99%,较上年度略有下降。
展望未来,金辉表示,白名单制度的落地、“三个不低于”考核指标提出,反映了央行和各大银行对房地产市场加强金融支持的态度,有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降低房企的融资成本,激活个人购房者的需求。在调控政策方面,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仍有局部优化空间。
“虽然政策环境整体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但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金辉表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战略,以“保交付”为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相信房地产行业有望逐步企稳,并实现其作为稳投资、稳增长重点产业的作用,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