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银行板块多只股票大涨,40只银行股飘红。
截至当日下午收盘,银行板块涨幅为1.10%,中信银行连续两日触及涨停,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盘中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专家指出,银行从“量”到“质”的转变是必然,将对银行板块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于银行板块的信心,未来银行高股息将持续。
银行板块继续飘红
Choice数据显示,4月18日上午,42家上市银行悉数飘红,中信银行更是继续领涨,盘中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触及涨停,股价刷新历史高点。
截至当日下午收盘,银行板块基本延续了此前涨势,除浦发银行和沪农商行微跌0.14%外,其余银行股均上涨。其中,中信银行盘中最高价8.00元,收盘价7.93元,涨幅达9.08%。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盘中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4.58元/股和4.73元/股,收盘略有回落,涨幅分别为0.67%和0.64%。
消息面上,4月12日,四家国有银行披露中央汇金投资公司自去年10月以来的增持情况。汇金公司此次分别增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A股股份2.87亿股、0.71亿股、4.01亿股、3.3亿股,合计增持超10亿股。
为何近期银行板块上涨?“其一,市场风格向价值风格转变。新‘国九条’背景下,价值投资有望成为市场主流,而银行股属于典型的价值股,必然会受益于价值风格的崛起。其二,经济复苏叠加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的同时,贷款需求也会增加,因此银行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改善。其三,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盈利增长稳健、股息率高、估值低、波动小的银行板块吸引力大幅提升。”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
从“量”到“质”转变
“在‘国九条’关于退市、分红等大方向的指引下,有的资金不敢追煤炭、电力板块,选择了相对低位的银行股。大部分银行股的市盈率、市净率等财务指标都非常低了。”同威投资董事长李驰对记者直言。
李驰进一步分析道,以最近大涨的中信银行为代表,从基本面来看,2023年中信银行的归母净利润为670亿元,每股分红0.356元,股息率4.5%,增速方面显示了较好的增长韧性,且背靠大型央企中信集团,对公客户基础深厚。
“此外,该行大股东中信金控在3月29日将其持有的263.88亿元中信银行可转债全部转换为本行A股普通股,债券转股股数为43.26亿股,使得公司在各大指数权重大幅上升,微盘股向下,想要维持住指数,就会兜住这些权重股。”李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不少银行均表现出将抛开规模情结的观点。4月3日,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金融是一场“马拉松”,要有能力经得起长周期的考验,就必须摈弃以规模和速度论英雄的传统思维。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也在业绩会上表示,过去的发展模式比较依赖于资产的风险、资产的增长,并直言“绝不搞为了营收的规模冲动”。
在银行从“量”到“质”的经营观念转变下,未来银行板块又将有何变化?银行的高股息是否可以持续?
在刘有华看来,银行不再盲目追求规模,一方面意味着银行接下来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水平,提升其风险抵御能力。这将会对银行板块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增强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信心。
“宏观环境较差,高股息的大行成为防御板块;如果宏观环境变化,银行的盈利就会改善。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很多行业进入缩表阶段,银行自然没法追求规模了,追求质量是必然的趋势。”李驰最后指出,“相信中国经济有光明的未来,那么就应该相信银行的高股息可以持续。今年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可能就见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