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纵深 | 校园霸凌背后的“痛”与“思”

新闻资讯2024-04-21 06:21:36橙橘网

教育纵深 | 校园霸凌背后的“痛”与“思”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13岁初中生遭同学杀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这一恶性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霸凌的关注。目前,因涉嫌故意杀人,三名不满14周岁的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在司法层面的讨论之外,校园霸凌问题也再次走入公众视野,青少年恶性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值得深思。到底如何能够让发生在隐秘角落里的校园霸凌暴露在阳光之下?学校、社会、家庭还该做些什么?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济南市历下区教体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马莉老师和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柴苗苗老师做客演播室,一起探讨如何从根源上防治校园霸凌。

01

校园霸凌,根源在哪?

校园霸凌事件频出,甚至进一步发展为恶性事件,针对这一现象,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柴苗苗分析,这背后可能蕴藏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方面的一些不足。从霸凌者年龄来看,基本上是12周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发育非常迅速,但是心理发育跟不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校园霸凌;另外一个原因是霸凌别人的学生通常缺乏对规则和法律的敬畏,他们漠视规则,并且在实施霸凌的过程中,从轻微试探发展到愈演愈烈,直至触及法律的底线。


观察近年来发生在多地的校园霸凌事件,被害者和加害者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中间不少人是留守儿童。为什么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会成为校园霸凌的重灾区?济南市历下区教体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员马莉表示,霸凌事件里面的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发育不健全的时期,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监管。她认为,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的定义和解释不仅仅限于之前所说的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城市中,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监管和教育是缺失的或者是错误的,也应属于“留守儿童”的讨论范畴。家庭教育的缺失,让这些孩子们失掉了这一重要的教育阵地,他们的健康发展出现问题,不是一个偶发现象,而是必然现象。


02

遭遇校园霸凌,要大声说出来

防治校园欺凌的另外一个难点是“发现难”,有时候学生遭受了校园欺凌之后不敢说,甚至是不愿意说。孩子们遭遇到风险,本该向大人求助,为什么他们却选择了沉默?针对这一问题,马莉老师和柴苗苗老师认为,被霸凌者通常比较胆小,并且在被霸凌过程中会有一些早期表现,只是家长和老师没有关注到,所以没有办法正确地去引导。另外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则是有些孩子被剥夺了说“负面”信息的权利,对于不符合父母和老师期待的事件,他们通常缄口不言,隐匿掉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也让家长和老师失去了对孩子最重要的保护机会。


03

遭遇校园霸凌,老师来撑腰

近日,针对校园霸凌问题,多位老师向全班放出“狠话”,纷纷表示“我对校园霸凌是零容忍”,对于这种现象,两位嘉宾表示,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把校园霸凌这个问题直接提出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防治是比较重要的一步。


04

防治校园霸凌,需要形成合力

随着邯郸校园霸凌致人死亡事件引发的广泛关注,山东省各地中小学也纷纷邀请了当地的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了法治教育。观察校园霸凌的案件会发现,霸凌行为一旦开始,往往就会不止一次,而随着霸凌行为的累积和加剧,不光被霸凌者的危险在一步步加深,霸凌者本身也一点点走向犯罪的深渊。学校在发现了校园霸凌之后,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来防止校园霸凌进一步恶化?柴苗苗老师分析称,学校应先拿出坚决抵制校园霸凌的态度,在校园内的安全死角处安置摄像头并保证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学校应当承担起普法宣传的平台责任,可以邀请相关的公安、司法机关到学校为同学们展开面对面普法宣讲。


要从根源上防治校园霸凌,需要的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联手 ,两位嘉宾再次强调了学校、家庭、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的友善包容精神,并建立有效机制,确保霸凌事件能够被及时发现、制止;家庭方面,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动态,和孩子保持良好沟通,给予关爱和引导;法律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霸凌行为的界定与惩处标准,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威慑力。只有各方携手,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