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工智能,围绕高端芯片、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本次论坛年会设有多场前沿技术碰撞交流的“思想汇”和高精尖技术产品的“首发秀”,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让科研成果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北京市以中关村为主阵地,通过搭建综合性的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构建技术交易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陈燕
大规模量子云算力集群、智能脑机系统等前沿科技成果密集亮相,国内外顶尖大咖就6G、人工智能等展开“华山论剑”,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在4月25日至29日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各种重大科技成果令与会嘉宾目不暇接,传递着中外科创交流合作的新趋势、新动向。
这是一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盛会,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者齐聚北京,围绕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共话开放创新,共谋发展机遇,共同开启多场思想盛宴。
谈技术:前沿科技成为焦点
可根据文本描述直接生成长达16秒、分辨率高达1080P的高清视频内容,不仅能模拟真实物理世界,还拥有丰富想象力……中国自研的具有“长时长、高一致性、高动态性”特点的文生视频大模型Vidu首次亮相。
人工智能无疑是本次论坛年会的重要议题。论坛特别将4月27日设置为人工智能主题日,集中研讨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前沿热点话题。
未来大模型的发展方向,将围绕模型可信安全化、模型智能经济化等展开,成为学界业界的普遍共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认为,未来大模型的生态应该包括模型训练、数据库、知识库、Agent平台,因此在大模型之外,如何建立高效率、高效能的数据系统非常关键。
除了人工智能,围绕高端芯片、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本次论坛年会设有多场前沿技术碰撞交流的“思想汇”和高精尖技术产品的“首发秀”,展示中国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前沿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与实践。4月26日,在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首批《2024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十大案例》。
对脑卒中、脑创伤等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开展治疗和康复训练,通过植入式神经刺激系统治疗癫痫,监测驾驶员或作业人员的疲劳状态,辅助调节睡眠改善用户睡眠状况……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创新发展中的脑机接口技术和一批产品,已在我国多行业和多场景应用落地。
神经外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表示,随着脑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未来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发展仍需加强政、产、学、研、医的通力协作,进一步促进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让更多使用者受益。
谈转化:让科技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4月28日,全球标杆孵化器论坛发布了重要研究成果《标杆孵化器建设北京模式》。标杆孵化器作为产业创新生态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环节,在加速硬科技企业孵化、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共有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00余家,近10年来孵化上市企业200余家、独角兽企业30余家。“北京孵化器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即硬科技创业的发展阶段。”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卫万顺说。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在开幕式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说,八成以上技术是在大学里面产生的,但成果转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需要跨越知识产权与权益分配等障碍,才能让技术真正造福社会。
距离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30公里外,一场主题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催生新质生产力”的会议,于4月2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拉开序幕。这是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设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海内外数百家高校和企业的代表会聚一堂,探讨高校搭台、科技唱戏、企业主体、政府统筹加强转化新模式。
高促会是本次论坛年会突出成果共享、促进成果转化的生动缩影。今年,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论坛通过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科技前沿大赛等活动,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
让科研成果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北京市以中关村为主阵地,通过搭建综合性的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构建技术交易生态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高地。
2023年,北京技术交易顺利实现“双突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达106552项,比上年增长12.1%;成交额达8536.9亿元,增长7.4%。
针对下一步北京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举措,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说,北京市将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强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各区转化承接配套能力,推动“三城一区”协同联动,提高政策知晓度,营造多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谈开放:让科技更好造福世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开放合作、共享未来,是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关键词。“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一主题,彰显进一步汇集全球智慧和创新思想,积极参与世界科技创新实践的中国主张。
今年,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论道科技,围绕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全球健康与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等问题深入交流。
本届论坛年会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有国际科技组织、科学家、创新型企业、投资人广泛参与交流,外籍致辞演讲嘉宾占比超50%,前沿大赛中国际项目占比超40%。
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皮埃罗·斯加鲁菲说,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现出了至关重要的“国际精神”,同时为来自学术界和政界等各界嘉宾创造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绝佳沟通渠道。
除了创新观点的交流,共享合作还体现在技术交易上。今年,有“硬科技企业成长摇篮”之称的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迎来了它的第七次总决赛颁奖礼。本届大赛的国际参与度再创新高,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0多个项目参赛,国际项目数量达到上一届的4倍,占参赛项目总数超四成。
今年,论坛首次举办“科技外交官地方行”创新合作对话会,并设置中英、中意、中德、中芬等重点国别技术交易对接会,深入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跨国项目交易。
“国际合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申胡倡议:我们要把更多创意、技术转化为实用方案,不仅为了当下,更是为了未来——通过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是科技向“新”的盛宴,也是产业向“新”的盛会。举办了15届的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衔接着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产业的现在与未来,必将继续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