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在上海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快来看看这本书!

新闻资讯2024-05-20 20:21:52橙橘网

外国人在上海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快来看看这本书!


逐年攀升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彰显了中国在国际教育流动版图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进入中国大学课堂,一种亟待研究的跨文化交际空间正在迅速成形。作为学者,我们应该采用何种理论视角看待这一跨文化交际现象?作为一线教学人员,我们又应该基于何种认知积极参与其中?作为政策制定者,应该如何推动中外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里的交流?

通过阅读《流动的语言、时空与知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体验研究》一书,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宋旸老师基于自己深厚的社会语言学功底,从话语、空间、超语实践、批评性后现代以及去殖民化理论视角出发,借助民族志,聚焦上海一所“双一流”高校里的来华留学生群体,呈现了精彩的批判性跨文化交际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管理建议。

——刘杨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

BOOK


《流动的语言、时空与知识: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体验研究》

宋旸 著

978-7-5760-4674-8

128.00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4月

“他们生活在别处,我们在此处生活。”

外国人在上海留学是种怎样的体验?他们从哪里来?如何展开学习和社交?留学经历又如何影响他们的未来规划?

应用语言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宋旸基于在上海一所“双一流”高校为期六年多的实地调研和课堂教学经验,记录了对相关师生的多轮访谈,呈现了一幅真实的来华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群像。她深入研究了这一学习过程与全球知识生产地缘格局及其历史发展的关系,揭示了来华留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挑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想要更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对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对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独特的研究视角。

作者简介

宋旸,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上海白玉兰人才浦江计划。研究方向为超语实践、数字素养、跨文化交际、身份认同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语言政策等。代表作发表于中文期刊《外语学刊》 《语言战略研究》,以及英文期刊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Multilingua,Journalism和Language,Culture and Curriculum等。2021年起任Bloomsbury学术丛书联合主编和Routledge出版社著作审稿人,为国内外十余家核心期刊匿名审稿。

/ 目录/

前 言

致 谢

第一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溯源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影响下的国际学生来华流动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概念溯源

第四节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与局限

第二章 理论视角、研究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路径

第二节 案例筛选与基本情况

第三节 数据采集方法

第四节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校园与跨文化话语

第一节 文化本质主义、他者化与批判性世界主义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机构宣传话语中构建的文化二元对立

第四节 课程设置中的文化本质主义与普遍–特殊的二元对立

第五节 校园跨文化互动中的他者化话语

第六节 自我培养的批判性世界主义取向

第七节 分析与结语

第四章 交错的空间

第一节 社会语言层级视角下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校园中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体验与语言层级划分

第四节 城市生活中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体验与语言层级划分

第五节 分析与结语

第五章 穿梭的语言

第一节 世界英语研究视域下的全英语授课国际项目

第二节 超语实践、跨知识实践与跨文化体验

第三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四节 国际大都市中的超语实践

第五节 校园内的超语实践

第六节 微信互动中的超语实践

第七节 分析与结语

第六章 中文的挑战

第一节 超语实践与全中文授课国际项目中的语言与内容学习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课堂语言管理与多语语言意识形态

第四节 超语实践作为学术中文学习的自发形式

第五节 超语实践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协商策略

第六节 分析与结语

第七章 差序的知识

第一节 “亚洲作为方法”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英语作为通用语

第四节 知识体系的互为参照和不平等的知识生产地缘政治

第五节 重新想象中国和现代性

第六节 分析与结语

第八章 浮现的身份

第一节 跨文化视域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案例一:戴安娜的故事

第四节 案例二:拉里的故事

第五节 案例三:紫珊的故事

第六节 分析与结语

第九章 演化的知识

第一节 全英语授课国际项目中的语言与知识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从历史角度呈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学科形成之路

第四节 西方标准之外:学科当代性的多元化理解

第五节 以跨文化翻译增强对中文的知识信赖

第六节 分析与结语

第十章 融汇的体验

第一节 “南北”知识不平等、去殖民化和超语实践

第二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三节 作为话语间超语实践的跨文化翻译

第四节 中国哲学作为超文化、跨符号和具身的生活方式

第五节 师生在讨论课中借助超语实践建构去殖民化学习空间

第六节 分析与结语

第十一章 学科的差异

第一节 中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知识政治问题

第二节 超语实践和社会语言基础设施化分析框架

第三节 案例情况与分析方法

第四节 以中国为中心的学科定位和中文作为学术通用语的主导地位

第五节 两极或多极的学科定位及双语或多语学术资源的共同使用

第六节 以美国为中心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目的的多语实践

第七节 分析与结语

第十二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上海留学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2019年,上海共吸引21.5万外国人来沪工作,占到全国外国人总数的23.7%,位居全国第一(Shi-italent,2019)。上海对标伦敦和纽约,将建设全球城市作为规划目标之一,并大力发展大都市消费商圈,鼓励休闲消费方式,使用双语和多语作为消费服务语言(Yu,Chen,and Zhong,2016)。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拥有大量国际人口,也为外国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设施配备和商圈建设,让他们能够依靠英语甚至非英语的母语(如韩语和日语)便能在相应的国际生活区域保持舒适的生活状态(Song Y.,2018)。得益于这一外部条件,留学生能够在校园之外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国际空间”,参加丰富的社会文化活动,拓展交际网络。例如,露西谈到自己和同校的中国学生在校外互动的情况:

访谈片段

我和中国学生们在一起做很多日常的事情。比如他们也喜欢喝咖啡。每次到图书馆学习,总要在门口买一杯咖啡提提神。我和他们一起去吃西餐。他们也会说正宗的西餐和“假西餐”有什么区别(笑)。你知道,就是有一些看着很奇怪的西餐。他们也对西方的电视节目、新闻和电影之类的感兴趣。就是一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露西在上述访谈片段中强调了以下两点:首先,大学周边有不少咖啡馆和西式餐馆,包括意大利菜、墨西哥菜、美国菜和法餐等。这使得在案例一高校就读的中外学生都有机会保持或者融入一种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其特征包括喝咖啡、吃西餐、消费各国的流行文化。其次,中国学生能够辨别西餐是否“正宗”主要有赖于他们之前的出国旅行或国际交流学习经历。这所高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出国交流机会和国际双学位培养项目,因此相当数量的在校生有过国际交流经历。也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就曾经有过国际交流或游学经历。这也成为本校中国学生和像露西这样的来华留学生无障碍分享国际化生活方式的潜在优越条件。这些体验与实践又和学校周边的基础设施与物质资源相契合,帮助中外学生构建基于国际休闲消费品味的校外跨文化交流机会。


但当被问及是否与上海市民有日常交往和互动时,大部分的受访留学生都说没有太多深入交流的机会,其大部分交流都只是购买日用品和消费活动中的短暂交往等,和邻居的互动也只是打个招呼。在解释为什么没有更加深入地交往时,受访留学生都认为会不会说中文成为是否能更深入了解上海的重要因素。因为历史和城市规划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上海的部分区域如原法租界的相关城区和浦东新区的经济贸易核心区通常有大部分国际人口居住和工作,也是跨国公司和研发机构以及国际化休闲定位的小业主聚集的区域。在这些城区范围内,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常见和自然。另外一些本地居民聚居区则极少使用英语,而是完全以普通话或上海方言作为主要交际语言。

由于受到中文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受访留学生都不出意料地向说英语的上海国际社群靠拢,其主要方式包括寻找跨国公司或中外合资企业、使领馆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实习工作,以及加入英语脱口秀和其他国际社团等。来自美国的丹尼尔虽然在校园里很少和中国学生互动,但他通过参加上海的英语脱口秀俱乐部,融入了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社群。丹尼尔在访谈中如是说道:

访谈片段

丹尼尔:我们的英语脱口秀,也有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喜剧人参加。他们都很棒,还有不少上过电视。

研究者:去看英语脱口秀的观众一般是什么人?

丹尼尔:一半一半。有一半是年轻的中国人,他们的英语都很棒。另外一半通常是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

研究者:那你如何让这样多元化的观众群体都能感受到幽默,觉得可乐呢?

丹尼尔:一般都会讲些文化方面的笑话。比如我有一个常说的笑话,就是说我在中国最大的城市置了业。然后发现这个城市是加拿大的多伦多,因为那里有很多中国人买房。然后大家就会“哈哈哈”。这个也不是说文化,而是生活经历吧。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即便都是在中国。比如语言的障碍,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语言不通带来的困扰,类似这种经历。

与校园里的跨文化互动情况类似,丹尼尔在英语脱口秀俱乐部里和成员们的互动,也基本用英语进行。这样的跨文化互动,一方面基于俱乐部成员普遍具备优异的英语能力,毕竟用英语讲笑话、体现幽默感,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和文化感知力,对语音、语调和停顿节奏都要有所把控。另一方面,还需要俱乐部成员拥有一定的超文化意识和相关的知识。“超文化”是说不仅能够发现广义的国别文化所对应的文化定式有哪些差别,还能关注跨文化体验的共性,即丹尼尔在访谈中所说的共同的经历。这里的“跨文化”经历就不再以国别为单位,而是基于人际互动的微观层面,对每一个有过大都市生活经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的跨文化体验。

同时,丹尼尔还提到他在校外有了更多使用中文的机会。在上海的小饭馆、理发店和小商店里,丹尼尔都找到了一些用中文和本地人闲聊的机会。虽然英语脱口秀俱乐部的成员英语都很不错,但在平时聚餐的时候也会用中文和英语交错交流。这也为丹尼尔提供了一些使用中文建立友谊、了解本地社会的机会。与丹尼尔相比,尼哈和露西反而没有在城市里找到很多和本地人用中文展开交流的机会。露西虽然租房住在校外,但遇到本地邻居也只有打招呼等简单交流。由此可见,脱口秀俱乐部和羽毛球社团这样的兴趣共同体对来华留学生的本地跨文化经历的促进作用更可预见。而上海作为一个海归和多语海外移民社群聚居的国际大都市,也为这样的校内外兴趣社团提供了良好的城市土壤和发展契机,更好地促进来华留学生的校内外跨文化交际发展。


此外,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也为来华学习和工作人士提供了业余学习中文的机会。安东尼奥在抵达上海学习后很快就发现了以语言学习为主题的俱乐部,可以认识不少本地想要学习其他语言的人士来组成语言伙伴互助学习。拉姆则选择付费的中文“一对一”学习课程,以求更加快速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在谈到对校外中文学习资源的需求时,不少受访留学生都表示,他们所在的学位项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都配备了国际中文教学学分设置和课时安排,并且根据他们入学时的语言水平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班开展教学,每周有四个学时的国际中文学习课程。

但是,国际中文教材中的内容和他们的实际生活有一些距离,高级班更加偏重书面语和中国文学的教学,而不是根据他们未来的就业目标展开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拉姆还提到,他的性格偏内向,并不喜欢主动在十几个人的课堂里发言,而是更喜欢“一对一”的交流,所以校外的“一对一”中文教学更加适合自己。在长达一年半的学习时间里,拉姆和“一对一”的国际中文教师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提高中文水平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的不同面向,并能够贴合自己的日常经历展开评述,对未来计划从事的中泰贸易或旅游等方面的工作大有裨益。


而中文较为流利的美国留学生大卫在校内积极参与来华研究生学生社团的活动,并与上海跨国公司和使领馆的从业人员进行联系,邀请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负责人为在校留学生开展讲座和交流,也为自己创造实习和未来就业的机会。在谈到中文和英语的重要性时,大卫说道:

访谈片段

英语当然是很重要的全球通用语,但是中文也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语言,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希望自己能够同时精通英语和中文。这将是我优于其他来华留学生的地方之一,对未来就业也至关重要。

大卫在访谈中抱持着明显的精英多语语言主义立场,认为掌握多门具有国际优势地位的语言是在全球精英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必备要素,也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以符合自己的语言信念。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大卫强调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在语言层级的划分上,他仍然认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的地位不可撼动,进而采取一种“多多益善”的态度来对待包括中文在内的全球优势语言。同时,大卫也认为在华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校内学习,在校外通过自己作为中美知名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在读生的身份来建立职场人脉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职场经验也与中英双语的掌握息息相关,因为能够与中国本地精英群体打成一片,需要较高的中文水平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作为支撑。

本文节选自《流动的语言、时空与知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体验研究》

编辑:赵万芬

制作:刘晓帆

关注并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流动的语言、时空与知识: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体验研究》

本文标签: 翻译  留学  日语  出国  英语  母语  上海市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