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维宣布滴滴不再设总裁岗,能拯救市占率下滑与合规困局吗?

新闻资讯2024-05-22 01:37:48橙橘网

程维宣布滴滴不再设总裁岗,能拯救市占率下滑与合规困局吗?



出品|拾盐士

日前,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在内部信中宣布,升任柳青为公司永久合伙人,柳青不再任公司董事和总裁,滴滴未来不再设总裁岗位。

柳青现年46岁,为柳传志之女,加盟滴滴刚满十年,曾主导2016年滴滴合并Uber中国的“世纪大并购”。据升任永久合伙人后,柳青分管的部门和职责不变,会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人才官,专注在公司人才、组织建设及社会责任工作上,并继续向程维汇报。

“十年风雨兼程,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ean(指柳青)是我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未来也是。”程维表示。

柳青不再担任滴滴董事及总裁,也就是意味着她退出了滴滴董事会。业内观点认为,现任滴滴董事长的程维身兼CEO,随着柳青作为滴滴决策及执行“二把手”角色的淡化,程维在滴滴的决策权及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加深。

早在去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了滴滴计划2024年赴港上市的消息。程维在如今做出看似“收权”的举动,也留给市场无限遐思。

投资收益转正入局无人驾驶

主业市占率下滑,合规性仍面临挑战

2023年,滴滴自成立以来11年首次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新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第二增长曲线发展迅速。

财报显示,2023年滴滴总营收1924亿元,较2022年全年增长36.6%;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5.4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为21亿元,同比收窄83.1%。

分业务来看,2023年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营收为1750亿元,同比增长39%;国际业务收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他收入为95亿元同比增长5.6%。

去年四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总单量为37.15亿单,同比增长64.8%。2023年全年核心平台交易达到134.69亿笔,比2022年全年增长39.1%。



图片来源于滴滴企业官网截图

其中,中国出行部门全年的交易就达到了108.09亿辆,比2022年全年增长39.8%,且GTV达到2707亿元,同比增长45.4%。2023年国际部门交易达到26.6亿,比2022年全年增长36.2%,GTV达706亿元,同比增长41.8%,而且国际业务的单量规模也已经达到中国出行业务的约四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滴滴的投资收益(亏损)净额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益12亿元增加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收益21亿元。报告指出,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剥离某些智能汽车业务和分拆从事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子公司相关的处置收益有关。

去年8月,滴滴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的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转让给小鹏汽车。最后于2023年11月13日完成了将某些智能汽车业务出售给小鹏公司的交易。这一交易也让滴滴在本年度财务体现上获得了最高达36亿元的投资收益——由2022年全年亏损58亿元增加至2023年全年盈利36亿元。

此后,滴滴的业务重心一定程度上转向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卡车等领域。今年4月7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广汽埃安宣布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工商执照。

两大巨头强强联手,安滴科技表示将基于双方优势,深度融合新能源整车制造经验和自动驾驶技术,斥巨资4.2亿元余Rob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并在2025年推出首款商业化L4车型。

与此同时,滴滴也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比如滴滴租房、滴滴搬家等业务。报告显示,这类其他业务板块2023年收入为95亿元,同比增长5.6%,调整后EBTIA亏损人民币15亿元,同比下降23.9%,主要归因于运营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此前深陷舆论漩涡的滴滴似乎已经挣扎“上岸”,也似乎在为二次上市准备“新故事”。但事实上,滴滴也为此前被重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滴滴的主业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

据统计,2023年滴滴和花小猪在网约车市场共计的市占率从约65%回升至75%,虽然有所回升,但是相比于2020年,滴滴市占率巅峰——占网约车市场的九成还有所差距。

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过一系列整改,但如今滴滴仍面临着不小的合规性挑战。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10月网约车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花小猪订单合规率最低;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在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中处于垫底水平。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虽然2023年滴滴恢复上架,并实现11年来首次盈利,但平台抽成高比例高引发司机不满、乘客反映被乱扣费等消息不绝于耳,这些问题对于滴滴未来的发展隐患重重,因此提高业务的合规性将是未来滴滴需要着重投入的领域。

成本不断上升安全漏洞显现

刮“司”补“乘”司机叫苦连连

在持续烧钱补贴乘客以抢占市场的模式之下,不仅网约车司机反映收入降低,平台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财报显示,滴滴2022年第四季度成本为26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82.1%;2023年第四季度成本达到41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84.3%,同比增长2.1%,这主要归因于网约车业务的相关成本增加。

而滴滴为维护业务的正常发展,2023年已经为司机支付了4.4亿元补偿,其中乘客未支付的车费高达1.3亿元,滴滴也全额垫付。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滴滴的补贴力度看似不小,但是司机仍然连连叫苦。原因在于滴滴为了保住利润,只能刮“司”补“乘”。

2023年第四季度,滴滴平台的销售额(GTV-司机分成/激励-税费等)环比增加3.8%。但据海豚投研测算,Q4滴滴国内网约车业务给司机的分成比例下降了1.4%。

近日有媒体报道,网约车平台对司机们的抽成规则不透明、抽成比例偏高等现象较多,也不少司机吐槽滴滴抽成太高,其中特惠订单抽成普遍在27%-29%,而且客户的优惠券也算在司机头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也让司机吐槽“跑不出钱”。

2023年6月,滴滴响应相关部门号召推出“橙意保障计划”,其中提出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司机奖励和补贴完善分配机制,确保司机师傅们获得合理稳定的收入。并将实现司机月均抽成为13%,其中5成以上的司机月均抽成低于15%,9成以上低于20%。

但实施起来似乎并不理想,不少司机表示抽成在20%以下的情况很少。据一位网约车司机测算,自己有一笔27公里的订单通行时长为36分钟,最后收入只有70.12元,而实际上应该收入94.76元。

而事实上,不仅司机吐槽抽成比例高,乘客的支付安全隐患也暴露了出来。在滴滴平台的安全漏洞之下,一些属于“灰色地带”的生意也不知不觉滋生发芽。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自己的滴滴出行账号被盗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出现多笔打车费,最高可达1000元。

无独有偶,今年3月底,来自四川的张女士透露,自己的滴滴莫名出现了两笔订单,金额均在100左右,且都是来自外省的订单,随后张女士联系了滴滴客服,最后由平台垫付的欠款。

除了上述案例,还有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曾遭遇过类似的问题。总结来看,这些异地不知名订单多为几百元的大额费用,且很多是跨城出行的。一旦用户设置了免密支付,那么就会被自动支付不属于自己的订单,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据悉,这种情况是网约车市场失速发展带来的结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漏洞做盗号代打车的生意,转给买家以此盈利。他们多是在闲鱼发布“滴滴代打”“五折代打等关键词的帖子,宣传只要半价车费便能达到目的地,并且最高的帖子显示“840人想要”。



图片来源于闲鱼搜索界面

对此,一位滴滴司机表示曾经遇到过这种代打的订单,一般都是长途单、专车豪车单,费用都不会很低,最高可达上千元,有时候司机还可能收不到车费。由此不难看出,滴滴平台安全性和规范性漏洞依然有待优化。

而“收权”后程维能否解决这些一直困扰平台发展的问题,让人拭目以待。柳青升职程维“收权”,滴滴正在给资本市场准备新故事?

程维宣布滴滴不再设总裁岗,能拯救市占率下滑与合规困局吗?



出品|拾盐士

日前,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在内部信中宣布,升任柳青为公司永久合伙人,柳青不再任公司董事和总裁,滴滴未来不再设总裁岗位。

柳青现年46岁,为柳传志之女,加盟滴滴刚满十年,曾主导2016年滴滴合并Uber中国的“世纪大并购”。据升任永久合伙人后,柳青分管的部门和职责不变,会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人才官,专注在公司人才、组织建设及社会责任工作上,并继续向程维汇报。

“十年风雨兼程,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ean(指柳青)是我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未来也是。”程维表示。

柳青不再担任滴滴董事及总裁,也就是意味着她退出了滴滴董事会。业内观点认为,现任滴滴董事长的程维身兼CEO,随着柳青作为滴滴决策及执行“二把手”角色的淡化,程维在滴滴的决策权及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加深。

早在去年10月,就有媒体报道了滴滴计划2024年赴港上市的消息。程维在如今做出看似“收权”的举动,也留给市场无限遐思。

投资收益转正入局无人驾驶

主业市占率下滑,合规性仍面临挑战

2023年,滴滴自成立以来11年首次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新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第二增长曲线发展迅速。

财报显示,2023年滴滴总营收1924亿元,较2022年全年增长36.6%;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5.4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为21亿元,同比收窄83.1%。

分业务来看,2023年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营收为1750亿元,同比增长39%;国际业务收入为78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他收入为95亿元同比增长5.6%。

去年四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中国出行和国际业务)总单量为37.15亿单,同比增长64.8%。2023年全年核心平台交易达到134.69亿笔,比2022年全年增长39.1%。



图片来源于滴滴企业官网截图

其中,中国出行部门全年的交易就达到了108.09亿辆,比2022年全年增长39.8%,且GTV达到2707亿元,同比增长45.4%。2023年国际部门交易达到26.6亿,比2022年全年增长36.2%,GTV达706亿元,同比增长41.8%,而且国际业务的单量规模也已经达到中国出行业务的约四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滴滴的投资收益(亏损)净额从2022年第四季度的收益12亿元增加至2023年第四季度的收益21亿元。报告指出,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剥离某些智能汽车业务和分拆从事自动驾驶卡车业务的子公司相关的处置收益有关。

去年8月,滴滴与小鹏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的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转让给小鹏汽车。最后于2023年11月13日完成了将某些智能汽车业务出售给小鹏公司的交易。这一交易也让滴滴在本年度财务体现上获得了最高达36亿元的投资收益——由2022年全年亏损58亿元增加至2023年全年盈利36亿元。

此后,滴滴的业务重心一定程度上转向了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卡车等领域。今年4月7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广汽埃安宣布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工商执照。

两大巨头强强联手,安滴科技表示将基于双方优势,深度融合新能源整车制造经验和自动驾驶技术,斥巨资4.2亿元余Rob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并在2025年推出首款商业化L4车型。

与此同时,滴滴也积极开展多元化业务,比如滴滴租房、滴滴搬家等业务。报告显示,这类其他业务板块2023年收入为95亿元,同比增长5.6%,调整后EBTIA亏损人民币15亿元,同比下降23.9%,主要归因于运营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此前深陷舆论漩涡的滴滴似乎已经挣扎“上岸”,也似乎在为二次上市准备“新故事”。但事实上,滴滴也为此前被重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滴滴的主业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

据统计,2023年滴滴和花小猪在网约车市场共计的市占率从约65%回升至75%,虽然有所回升,但是相比于2020年,滴滴市占率巅峰——占网约车市场的九成还有所差距。

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过一系列整改,但如今滴滴仍面临着不小的合规性挑战。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3年10月网约车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在订单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花小猪订单合规率最低;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在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中处于垫底水平。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虽然2023年滴滴恢复上架,并实现11年来首次盈利,但平台抽成高比例高引发司机不满、乘客反映被乱扣费等消息不绝于耳,这些问题对于滴滴未来的发展隐患重重,因此提高业务的合规性将是未来滴滴需要着重投入的领域。

成本不断上升安全漏洞显现

刮“司”补“乘”司机叫苦连连

在持续烧钱补贴乘客以抢占市场的模式之下,不仅网约车司机反映收入降低,平台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财报显示,滴滴2022年第四季度成本为26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82.1%;2023年第四季度成本达到41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84.3%,同比增长2.1%,这主要归因于网约车业务的相关成本增加。

而滴滴为维护业务的正常发展,2023年已经为司机支付了4.4亿元补偿,其中乘客未支付的车费高达1.3亿元,滴滴也全额垫付。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滴滴的补贴力度看似不小,但是司机仍然连连叫苦。原因在于滴滴为了保住利润,只能刮“司”补“乘”。

2023年第四季度,滴滴平台的销售额(GTV-司机分成/激励-税费等)环比增加3.8%。但据海豚投研测算,Q4滴滴国内网约车业务给司机的分成比例下降了1.4%。

近日有媒体报道,网约车平台对司机们的抽成规则不透明、抽成比例偏高等现象较多,也不少司机吐槽滴滴抽成太高,其中特惠订单抽成普遍在27%-29%,而且客户的优惠券也算在司机头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也让司机吐槽“跑不出钱”。

2023年6月,滴滴响应相关部门号召推出“橙意保障计划”,其中提出将通过多种形式的司机奖励和补贴完善分配机制,确保司机师傅们获得合理稳定的收入。并将实现司机月均抽成为13%,其中5成以上的司机月均抽成低于15%,9成以上低于20%。

但实施起来似乎并不理想,不少司机表示抽成在20%以下的情况很少。据一位网约车司机测算,自己有一笔27公里的订单通行时长为36分钟,最后收入只有70.12元,而实际上应该收入94.76元。

而事实上,不仅司机吐槽抽成比例高,乘客的支付安全隐患也暴露了出来。在滴滴平台的安全漏洞之下,一些属于“灰色地带”的生意也不知不觉滋生发芽。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自己的滴滴出行账号被盗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出现多笔打车费,最高可达1000元。

无独有偶,今年3月底,来自四川的张女士透露,自己的滴滴莫名出现了两笔订单,金额均在100左右,且都是来自外省的订单,随后张女士联系了滴滴客服,最后由平台垫付的欠款。

除了上述案例,还有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曾遭遇过类似的问题。总结来看,这些异地不知名订单多为几百元的大额费用,且很多是跨城出行的。一旦用户设置了免密支付,那么就会被自动支付不属于自己的订单,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据悉,这种情况是网约车市场失速发展带来的结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漏洞做盗号代打车的生意,转给买家以此盈利。他们多是在闲鱼发布“滴滴代打”“五折代打等关键词的帖子,宣传只要半价车费便能达到目的地,并且最高的帖子显示“840人想要”。



图片来源于闲鱼搜索界面

对此,一位滴滴司机表示曾经遇到过这种代打的订单,一般都是长途单、专车豪车单,费用都不会很低,最高可达上千元,有时候司机还可能收不到车费。由此不难看出,滴滴平台安全性和规范性漏洞依然有待优化。

而“收权”后程维能否解决这些一直困扰平台发展的问题,让人拭目以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