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存款利息又降了。
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长期限存款利率做出下调,下调幅度从10个基点至40个基点不等。
截至9月,1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为1.988%,已经跌破2%的整数关口。
更重要的是,这可能还远没到底。
意思都摆在面上了:
不消费、不花钱,那就把存款利率打下来。
你不愿意花钱,有100种方法让你掏钱。
如果大家有复盘思维,想想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小事,或许你会对格局这两个字,理解得更加透彻。
现在大家最焦虑的到底是什么?
普通人担心失业,担心收入。
房奴忧心房价,买了的怕跌,没买的怕涨,想卖了再买的又怕踏空。
开发商和地方呢,又怕债,都愁债务的化解。
企业呢,愁生产,愁销售。
好,现在都有精准击破的方法。
一个个来看:
针对地方和开发商的化债:
11月8日2023年金融街论坛开幕上透露:
1、必要时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2、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以前是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抱,但现在明显不是,所以重点一定要看她做了什么。
为什么万科事件,深圳GZ委要站出来说话,其实态度很明朗。
针对地方债的房企的问题,再联想此前多省发布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和国债的消息。
这可能意味着整体的货币对冲量会达到历史高度,今年M2达到300万亿,在所难免。(2023年截止9月底,289.67万亿元)
俗称,大放水。
发债,本身就是撬动巨量M2流出的导火索。
我们为什么没感受普遍的通胀冲击,因为钱存银行,不消费。
好,我降低你的存款利息,你还存吗?
如果你还存,我可以以更低息的方式和商业银行借钱,再投入到市场建设中。
比如35个城市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包括22个城市要推动城中村改造,钱从哪来来?
不一定地方背债,可以和商业银行借,搞个专项借款,也可以ZY带头印钱加杠杆,还可以鼓励各种资本加入。
你存在银行的钱不花,那就别人替你花。
总之,钱会流出来,也能带动就业岗位和消费,有就业,有收入,自然也有商品的消费。
消费热起来,物价就容易起来。
钱流到商品市场,很容易造成恶性通胀。
最后你会发现兜兜转转,还得找个夜壶装水,最终的选择还会是房地产。
但这一次,又和过去的每一次都不同了。
因为这次装水的,是新房改之下的楼市新格局。
另外是关于实体经济,除了之外多次明确金融政策倾斜实体经济外。
最关注的还是为期3天的中美会晤,大家都有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解决经济发展而来。
所以,接下来我们依然可以保持期待,为了发展经济,也可以有N种动作。
今天的文章听起来有点绕,也有点烧脑,为什么你发现现在都说要救市,为什么大招却迟迟不落地。
但是各种公开场合的表态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不能点状看事情,得会串线。
很多事情背后的逻辑,是有布局的。
如果你还不是很清楚,可以加我微信,我闭门直播中会更全面讲解,没那么多敏感词,可以好好和大家说说隐藏在背后的深层逻辑。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自于信息差,以及背后全局的思考。
在座的各位,我们又站在了堪称划时代之下的变局之中。
一份关联中国房地产未来走向的重要文件,正徐徐走来。
新房改表面看,是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
但深层次,是为了兼顾公平+财富的创举。
50年代我们正式开启福利分房制度,那时候想要一套房,拼工龄和职称。
用公平的方式满足居住需求。
98年的房改,用的是商品房+土地财政的方式,直接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中国老百姓的财富从那时候开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8年的房改,直接改变了老百姓的财富分配方式。
可时针拨到2023年,我们走到了一个转折点。
过去几轮的房价上涨,让居民债务攀升、买房也掏空了6个钱包。
高昂的房价,上万的月供,打击了年轻人的积极性,作为社会栋梁的年轻人开始感受到绝望,逐渐躺平。
所以新房改来了。
为的就是让年轻人看到希望,让年轻人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留下来,能留在一线城市安居乐业。
其实保障房和大国大城是很匹配的。
这次能建保障房的城市,需要满足城区人口300万以上,而大城有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年轻人。
要想留住年轻人,就得解决住房问题。
而保障性住房就能让年轻人留下来,只要留下来了,他们本身就是商品房的有利接盘客。
关于保障房的模式,新加坡是打了样的。
新加坡多年来稳居“全球房价最贵城市”排行榜前十,80%的新加坡人住在保障房里,20%的人拥有私宅。
但完全不影响新加坡的房价上涨,说白了,保障房的居住,是居者有其屋,不是居者有优屋。
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从不停止的,保障房只会是年轻人的过渡,不可能居住一辈子。
所以收入提高后的年轻人,会愿意住在环境更好、配套更优的商品房里。
表面看,是保障房和商品房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实际上是大城市用保障房留人才,再为商品房提供接盘侠的一种方式。
新房改的背后,是一箭3雕。
一能接住流转在金融体系中巨量的M2流出。
二能稳住年轻人,让普通人实现居住有其屋。
三是让大城市依然有持续接盘的需求。
表面看是点状,实际上是布局。
前几天,住建部部长其实也说了这样的话:
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能有未来。
保障房解决希望,商品房兜底未来。
其实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些,大家真的要懂背后的逻辑。
保障房的出现,一定会对现在的商品房市场造成冲击。
商品房就像是一只羊,只要通胀在涨,商品房也会跟着涨。
但保障房的出现,可能会让一批商品房变成披着羊皮的狼,不仅不会涨,以后可能还反咬你一口。
简单理解,虽然保障房也有问题,比如远、独栋、户型公寓化、学区低配化等等,但大家想想,有一批商品房可能和保障性住房的部分属性完全重合。
可保障房毕竟还比商品房便宜一半,你说部分商品房能不受到冲击吗?
所以当务之急,大家是要学会判断,你手上持有的商品房,在保障房大量上市的时候会不会被冲击,成为那只披着羊皮的狼。
现在商品房的价格波动,可能是上下20%,那是周期和经济影响,可保障房的出现,可能不是低于20%,而是持平保障房价格。
这个时候,你又应该如何自处呢?
我在我本周的闭门直播中,会给到判断你现在房子价值的方法,符合什么品质的房子可能会成为保障房?
在新房改出现、大放水时代、利息又降低的各种环境包围之下,其实普通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最近点状的事情很多,但全局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些话题我是不方便在文章中细说的,话题偏敏感。
但我在闭门直播课程中,会告诉大家如何判断你房子会不会变成保障房,在当下房子不好卖的情况下,有一些以次换优而且接近0成本的方式。
现在冷冻期,最起码别割肉卖房,也可以换到一套好房子。
详细的,可以扫码加我微信,进我的闭门直播中来聊。
当下又是零星事情很多。
看似不重磅,但实际上格局很大。
更多像是开启一幕房地产的新格局。
新房改之下,又一次财富重新洗牌的机会,真的来了。
而且别忽略了另外一件大事,中美会晤,有些关系开始有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