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小米集团开盘上涨,随后一路走低,截至发稿,小米股价15.8港元,跌5.95%。今日港股市场盘中跳水,截至午间收盘,恒生指数跌1.65%,报17781.36点,恒生科技指数跌2.27%,报4032.03点。
大型科技股中,阿里巴巴跌2.46%,腾讯控股跌0.31%,京东集团涨1.7%,网易跌2.78%,美团跌2.03%,哔哩哔哩跌1.47%,快手涨3.35%。
另外,汽车股今日回落,小鹏汽车跌4.2%,理想汽车跌4.28%,吉利汽车跌超1%,长城汽车跌0.18%、蔚来跌0.08%。
15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中包括了小米汽车申报车型信息。
公示信息显示,小米汽车产品商标为小米牌,系纯电动轿车,车型字标包括“SU7 Max”和“SU7 Pro”两款,生产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兆丰产业基地同心路1号,生产地址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
行业目前普遍认为小米汽车目前尚未具备生产资质,主要通过合作车厂的方式进行生产。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产品未来能否成功与是否代工、是否使用他人的生产资质无直接关系,比如蔚来汽车也是通过与他人资质合作的形式进行生产。
凭借造车方面的进展,小米集团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上扬,从去年8.44港元的低位涨至昨日收盘的16.58港元,接近17港元的发行价。但今日由于大盘下跌,小米造车相关信息红利释放,股价有所回落。
抛开宏观因素影响,目前行业普遍对小米汽车的量产落地持有观望态度,此前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小米汽车首款预计将在2024年发售,出货量预估5万-6万部,关键卖点为自动驾驶、软件生态、800V快充与动力配置,预估价将低于30万人民币。若售价降至接近25万元甚至低于这一价格,出货量或有上修空间。
长期来看,郭明錤认为小米汽车有两个独特的竞争优势:第一是与既有生态整合,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式、手机与IoT等硬件;第二是销售渠道遍及海外市场。
张翔对记者表示,小米是互联网公司,旗下有很多互联网产品,现在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软件在汽车领域的占比越来越高,小米汽车的主要特色是在软件与服务方面,未来重要的是如何将软件赋能汽车,但其中的挑战在于,即使如苹果公司,其造车项目现在也没有眉目。软件与汽车生态整合之路仍需探索。
今日小米举行IoT生态伙伴大会,正式对外公布了IoT生态伙伴全面开放计划。未来将通过Vela开源、发布小米澎湃智联技术品牌等举措,帮助智能生态伙伴、全屋产业从业者及个人开发者快速加入小米IoT生态。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澎湃OS为未来百亿连接做好了互联的公有底座,将携手合作伙伴构建全球最大的人车家生态圈。截至目前,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连接设备数已达6.55亿台。
卢伟冰表示,小米将持续加大对底层技术的投入,未来5年小米预计投入超1000亿研发费用,保持研发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超30%,进一步覆盖芯片、机器人、OS、AI等四大技术赛道。
另外,张翔称,小米的挑战还有当下行业内造车玩家很多,市场红海,竞争激烈,汽车的同质化严重,小米汽车在近期所推出的车型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同、脱颖而出。
除了车辆本身的配置,外界对小米汽车的关注点还在于其定价。目前行业猜测其定价范围将在20万至30万之间。张翔对记者表示,小米汽车不适合做低价的汽车策略,而是该做精品车或具有一定门槛的车型,另外小米手机也不像当年那样主打性价比的路线了,这样的背景下,小米汽车价格定位20万-30万的价格较为合适。
华泰证券也预测小米汽车产品将延续手机的“亲民”定位,高端版可选配激光雷达来提高智能驾驶的体验感;车内操作系统为最大亮点,公司将采用自研澎湃OS系统,将MIUI、Vela OS、Mina OS、小米车机OS多套系统融合实现终端-家居-车等多设备之间的低延迟深度互联,同时搭载AI大模型OTA持续升级,将搭载在小米汽车座舱内。
小米集团将于2023年11月20日发布三季度财报,华泰证券预测小米该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非GAAP口径下净利润同比增长130%,主因其毛利率同比改善5.3%和营运费用比率同比下降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