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不妨先从“选、透、用”入手

新闻资讯2023-11-24 08:31:07橙橘网

教师读书不妨先从“选、透、用”入手

全文长 3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必须读书,这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不容置疑的铁律。尤其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唯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从容应对教育教学的不确定性,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师生的负担,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基于此,上几天我和几个年轻同事又一次聊起了读书的话题。从谈话中知道,他们虽然每个学期都在读书,但读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他们的话引起了我的忧虑和深思。

我以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包括我们的读书也同样如此。当然,基于我们的知识基础、学科背景和阅读能力的不同,读书的方法和内容应该因人而异,但读书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相同的,而且应该遵循之。所以,我想告诉读书效果不甚理想的那些教师,我们的读书不妨先从“选、透、用”入手。

一是读书要有所选择。不是什么书拿来都读,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需要的书籍去阅读。这样做看似变成了读书的功利化,实际上是读书的智慧,也是阅读的必然要求。

“读什么其实比怎么读更重要”。因为当下可以阅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即使我们不吃不喝不睡不教书,把全部时间都用来读书,能读的书籍也极其有限;更何况我们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要耗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上;这样屈指算来,我们能读的书真的很少。

因此,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读书的最大效益,必须对所读之书精挑细拣,不能漫无边际、盲目读书,不能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应景式或应付式读书,更不能被书籍“牵着鼻子走”,成为书本的奴隶,而是要做读书的主人,要本着书为我所读、为我所用的原则,“忍痛割爱”,学会选择,学会取舍,读以致用,读出新的自我,读出教育教学新天地。

课改和“双减”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课程建设的应用者和开发者,这更需要我们去扩大学科教学的边界,尽快走向学科的融合和跨界,而且要及时发现和破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思想与心理障碍,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努力成为真正的人师;然而,要炼就这些本领,我们必须通过读书来修炼内功,因此在选择书籍时要兼顾多种学科和各种需求,要重视知识的前瞻性,要选择适量最新的优质图书,包括选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适合学生读的书籍。

当然,如果我们选读的书籍只跟教育教学有关,或者只读些跟工作有关的所谓“有用的书”,我们的专业发展之路肯定走不远,我们培养的学生也难以担当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任;这样看来,我们还必须跳出教育教学的小圈子,尽可能选读一些人文社科哲史等“无用的书”,这些“无用的书”看似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其实是我们厚植文化素养的好帮手,我们的文化底蕴深厚了,我们的视野就能开阔,我们的核心素养就能提升,我们就能走向好教育的彼岸;为了形成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优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要忙中偷闲,见缝插针地选读一些“无用”的书籍,促使“无用”变成“有用”和“大用”。

二是读书要透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的“破“指的就是“透”,我们只有把书读透,只有读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读书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然而,我发现,当下不少教师正是因为没有静下心来把书读透,才导致“读与不读一个样,读多读少一个样”。比如有些学校要求教师一个学期必须读多少本书,至于读书的效果如何,却鲜有人深究,只求读书数量、不求读书质量可见一斑;在浮躁功利、贪多求快的社会负面作用影响下,有些教师也在炫耀自己一年读了几十本甚至上百本的书,实际上他们也只能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泛泛而读,否则怎么可能读得这么多?所以,一味追求读书的数量,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如果我们读得匆忙,读得太快,必然缺乏思考和深究,必然读得肤浅,也必然会“欲速则不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养成思考、批判和质疑的习惯去读书,没有走进书的“内核”,没有跟书中的内容或贤人进行“对话”,没有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没有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势必会边读边忘记;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其实是形式主义和劳财伤民,既浪费财力,又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乃至生命。

由此看来,我们的读书不在于快和多,而在于“慢”和精,只有读得“慢”、读得精,只有慢慢细读、不断“咀嚼”,才能把书读透,读透的关键是要让思考在场;思考有多深,读书就有多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考的深度就代表着读书的宽度和高度。

当然,把书读透也有许多方法,比如对重要内容要反来复去的阅读,要读读、停停、想想,圈圈划划、做好批注,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把读过的说给同事和学生听,或者把读过的做出来,抑或通过朗读、背诵、默写、强记等方式,把书“渗透”到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吸收并转化为“营养”,促使大脑更加聪慧。

至于那些艰涩难懂的经典,我们也不必惧怕,不必望而生畏、望而却步,而是要敢于较真、敢于叫板、敢于碰硬,尤其是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啃读”,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深度阅读,直到读懂弄通为止,这样“滴水穿石”,总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总能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思想和智慧。

一旦我们养成了把书读透的习惯,阅读能力就会随之而提高,阅读速度自然就快了,想读更多的书也就有了可能。

只要我们认准阅读的方向,坚持把书读透的好方法,得寸进寸,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腋成裘,聚沙成塔,终究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终究能为自己的成长赋能。

三是读书要用书。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因为书籍原本就是教育教学的工具,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更是教育教学的智库之一。如果弃之不用,再好、再珍贵的书籍也是一堆废纸;如果是摆设,就会变成累赘和负担。

“书到用时方恨少”。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这句话的内涵其实很丰富,一方面说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极其有限,等到需要使用知识的时候,才会后悔自己学习的知识不够多;另一方面启示我们平时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临渴掘井”,手忙脚乱地去翻找资料。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要在“书海”里大浪淘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比较,学会甄别,学会取舍,学会用书,要与时俱进地用相关理论武装头脑,用相应的知识去扩大思想半径,用书籍去改变我们的认知,用书籍去更新我们的知识结构,用书籍去促进我们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用书籍帮助我们打开教育教学的思路,用书籍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用书籍为实践探路,用书籍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应该是我们读书的基本功,也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比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用教材教”,就是用书的现实表现。这里,除了我们要根据学情,科学地取舍教材,还要选读和应用相关的文本资料。当然,今天我们的备课方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也即在具体准备一节课的时候,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各种教学设计和详细的教案应有尽有。这固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那就是缺少独立思考,容易被别人的思路牵着走。如果他人在某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就会因此而被放大。

又比如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含金量”,我们都要用理论观照和支撑课题,要广泛应用参考文献帮助自己扩大研究的视野并厘清研究思路,这也是用书的最佳方式。问题是当下不少教师不是根据研究的需要,耐心地搜索、梳理、整合和提炼相关的科研资料,而是移花接木,原封不动地大段抄袭,甚至复制粘帖,把他人的成果占为己有。

以上列举的做法,其实早已不是用书,而是抄袭,抄袭就是剽窃,剽窃他人著作或科研成果无异于偷盗和抢夺,是严重的侵权和违法行为。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所以,我们要坚守用书底线,有道德、有思想、有智慧地用书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为促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读书人、为走向好教师的彼岸和教育教学的“诗和远方”“铺路架桥”。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陪伴整个学期



作者丨周建国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本文标签: 读书  教师  教学  教育  新学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