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伊朗外长被美延发签证,无法按时参加联合国巴以问题重要会议

新闻资讯2023-11-29 22:00:41橙橘网

外媒:伊朗外长被美延发签证,无法按时参加联合国巴以问题重要会议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据法新社最新消息,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他将缺席当地时间周三(11月2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有关巴以问题的重要会议,并斥责美国未能及时向赴美参会的伊朗代表团发放签证。


伊朗外长称其将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有关巴以问题的重要会议

“美国人在(29日)凌晨1时(格林尼治时间28日21时30分)为我和我的所有同伴发放了签证。”阿卜杜拉希扬29日在一场内阁会议后透露,延迟发放签证意味着伊朗代表团“不可能”按时参加原定于格林尼治时间11月29日14时30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始的会议。

报道称,根据阿卜杜拉希扬的说法,尽管他缺席,伊朗仍将“尽一切努力”延长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停火期限。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11月24日7时正式生效,为期4天。卡塔尔外交部27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说,哈马斯与以色列已同意将停火期限延长两天。据法新社最新消息,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11月29日透露,哈马斯愿意将加沙地带停火期限再延长4天。

延伸阅读

王毅赴联合国主持会议,指向五个目标



王毅将主持召开巴以问题高级会议 资料图

直新闻:王毅赴联合国主持召开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中方的立场是什么,又将进一步提出哪些倡议?

特约评论员庚欣:这次巴以冲突升级后,国际社会一直反应很强烈。10月27日,联大以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由阿拉伯国家集团提交的联大决议草案,主题为“保护平民及履行法律和人道主义义务”。

11月16日,中国作为当月的安理会轮值主席,主持决议,呼吁紧急实施“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及走廊”。人心所向迫使联合国机构,动用实质性的维和资源和力量来落实大会决议,这无疑对巴以局势形成正面推动力量。

中国将于11月29日举行联合国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王毅外长已经抵达美国主持这次会议,可能会以更大的力度,更务实的态度,有效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是“支持延长乃至永久停火”,防止冲突扩大、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稳定,争取达成“全面可持续的和平”。

第二是要构建和保障更通畅、放大版的“人道主义救援通道”。

第三是无论停火与否,一定要推动巴以双方开始接触,进入政治谈判进程。

第四是争取就落实“两国方案”,进一步推动磋商和落实。

第五是就达成中东“阶段性和解”方案,启动磋商和落实。

而具体方法,第一可考虑派遣维和部队和巴以双方维护停火的力量相结合,在加沙等有争议地区建立“停火区”“缓冲区”,坚决制止战火蔓延。

第二,组织和派遣大国等参与的“联合国特命观察协调团”,由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加上其他相关国家,进行直接斡旋,具体参与巴以和中东相关的谈判进程。

第三,加大力度向加沙等地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等。严冬将至,应该立即加大救援力度,不容迟缓。

最后,国际社会还应该有各种软性措施跟进,因为任何政策和具体行为都是受思想、理念支配的。在中东地区,特别是巴以双方,如何倡导并落实真正的和平主义理念和具体方针政策,捐弃前嫌、搁置争议,真正“化敌为友”,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都有很多成功的和平主义理念、实践和经验,值得借鉴。



此前巴以暂时停火协议成功延长了两天 资料图

直新闻:这次巴以停火来之不易,并且实现了两天的延长期,您如何评估这次“可能走向常态化的停火”?

特约评论员庚欣:是的,巴以冲突升级一个半月即走入了暂时停火的进程,并且已经成功延长两天,这是所有人乐见的大好事。

无论停火时间长短,停火就比不停火好,和平就比战争好,对话就比对抗好。当我们看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获释者与亲友团聚的感人场面,看到可爱的小朋友获释后和自己可爱的宠物相聚的那种欢乐,全世界不分种族、不分国别、不分政治态度的所有人们,都会为之感动,都会衷心地喊出共同的心声:“和平万岁!远离战争!保护儿童!珍视生命!”

这次,不仅仅是人质的交换,而且还有长期被以色列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获释,这样就使得这次“停火”,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这不仅是直接缓解了这一次巴以冲突,而且也为全面解决巴以乃至中东地区“积重难返”的紧张对抗态势,找到有望缓和局势的窗口。

这次的停火,有卡塔尔、埃及等国有成效、有力度的斡旋协调,功不可没;同时也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联合国、主要大国如中美等的介入协调等,可谓“殊途同归”。

但是,我认为这次停火得以实现,主要还是因为来自巴以双方乃至中东地区的内因,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这次冲突,虽然只延续了一个多月,但是其血腥、残酷的程度,在人类的和平时期是鲜见的。所以,巴以双方和世界各国一样,都有一种主流民意,希望立即停火止战。大家请注意:当双方的人质或囚犯交换时,巴以双方无论是军方还是民众,都表达了一种欢迎态度,这是哈马斯和以色列当局,都不能不顾及的主流民意诉求。

最近,以色列明确表达希望,愿意释放300名巴勒斯坦囚犯,这也就意味着,以色列其实是表达了一种把停火状态“至少延长十天左右”的意愿,以色列不仅要考虑“人质”问题形成的内部压力,而且,他们借助国内的仇恨情绪和国际社会由于磨合形成的空白期,打了一个半月的仗,如此高强度地对加沙地带等采取如此残暴的军事报复行动,但实践证明,他们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彻底达成所谓“完全消灭哈马斯”的目标,因此他们也需要有所调整、从长计议。

现在的内塔尼亚胡,不仅受到国际上强大压力,而且已经和美国、西方各国的矛盾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同时,以色列国内由于“人质”以及这种过度报复性残杀带来的后续恶性效应和反弹,他再强硬,也不是可以丝毫不顾及后果的。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可能会作出姿态,嘴上还说得很硬,但行动上会比一个半月前有所收敛,也会表现出一点分寸感。

而哈马斯方面,也由于实力悬殊及已经达成了自己主要的战略目的等种种原因,早就明确表示愿意“永久停火”,而且,现在人道主义救援迟迟不能到位,在这几天停火中送进加沙地带的人道援助物资也是杯水车薪。哈马斯这次袭击在先,造成的后果也会使原来支持它的民众产生反弹,而以寻求“永久和平”的姿态来挽回面子,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项。以色列也希望用“争取和平”的姿态,来为一个半月来毫无节制的报复屠杀行为略作弥补。双方这种内在的、对停火的意愿,恰好与整个国际社会的努力、期待相合,因此,可能会达成一定条件下的长期停火共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出现少数人以暴力行为等破坏停火的情况,就可以由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合力,以强制手段共同建立“停火区”“缓冲区”,维持停火秩序等,予以具体实施。

作者丨庚欣,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