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曾说:“不久之后,我们将以看待蒸汽机的方式看待燃油车。”
现在看来,这句话正在成为现实。
有人统计,目前全球销量前15的车企里面,有12家已经宣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占全球总销量的67.9%。
其中包括一向保守且电动车节奏落后的日系车商:丰田、本田、雷克萨斯。
甚至,跑车之王兰博基尼也说要转型。
传统油车是不是回不去了?这对于整个消费乃至就业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冲击?
德国研究机构近日公布一份报告显示:
中国1月至9月的汽车出口已超过日本和德国,出口数字增长迅速,预计中国将是今年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其中,电动汽车的出口,占到了24%,是去年的两倍多。
从今年1月到10月,中国新注册的电动汽车约为400万辆,约占市场份额的23%。
此外,新注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接近200万辆,总份额增至35%。
研究还显示,今年出口最多汽车的中国制造商是上汽(76万辆),其次为奇瑞(64.8万辆)。
而在上海的特斯拉(Tesla)则出口26.5万辆。
瑞银证券预期,2030年,全球每卖出100辆新车,47辆是新能源车。
在发展的过程中,新能源车也正在摆脱行业的痛点。
越来越长的续航里程,越来越完善的充电基建,以及越来越便宜的价格。
尤其是价格,让传统燃油车毫无招架之力。
2022年以前,市场上同等配置的电动车,往往比燃油车要贵上好几万。
很多人算了下账,电动车能节省的油费,往往也就是几万。
如果一年只开1万多公里,那么电动车并不比燃油车经济。
但现在,这笔账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特斯拉的引导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降价潮。
地方补贴+经销商补贴+税费补贴。
本来没什么优惠的新能源车,现在一下子能便宜1万-2万。
比亚迪从去年3月到现在,也连续降价了几次。
而且整个降价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很多车企销量不到1万辆。
产销量太低的话,生产线都没办法维持运营,所以必须用降价增加订单,因为一个车企长时间停工的话,供应链也会慢慢断裂,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倒闭。
中国人,向来善于把价格打下去。
无论是手机、电脑、电视,还是各种小家电,有了中国制造的存在,价格只能是越来越卷。
更何况,新能源车的替代潮,还是中国掀起的。
2017年到2022年,全球燃油车销量减少了20%,而中国减少了35%左右。
在激烈的角逐下,华为近期开始打造“造车朋友圈”。
11月25日,市场披露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邀请长安汽车加入,共同支持目标公司成为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服务产业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产业领导者。
受此消息影响,不少汽车股一度涨停。
华为的战略安排,可能是帮助国家盘活落后产能,同时建立自己的车机生态,和统治全球数十年的博世竞争。
在11月28日的智界 S7发布会上,华为在预售价的基础上,再降8000左右,来到了24.98万-34.98万区间。
而在此前,比亚迪秦、汉、唐、宋等多款车型推出限时5000到10000元的现金优惠。
可以预见,在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未来的新能源车造价成本会越来越低。
降价空间,也只能是给用户不断的惊喜。
但燃油车却恰恰相反,随着市场被吞噬,产能的减少,相对造车成本会越来越高,在降价空间上,不如新能源车的空间大。
2017年到2022年,汽油内燃机销量减少了1203万台,下降近25%。
在此情况下,许多内燃机企业不得不投身电气化方向。
也许10年之后,整个行业都会被新能源市场颠覆掉。
推动燃油车走向消亡的,不仅仅是中国。
现今世界各国正逐步往燃油车禁售的日程推进,和中国一样,开启补助、绿色采购与其他规范等配套,并定出时间表。
比如挪威早在2020年已成为全球第一个纯动车年度销售超越燃油车的市场,并继续往2025全球第一个全电动化国家迈进。
德国、比利时、丹麦、英国和印度把全面禁售燃油新车的年限定在2030年。
就连东南亚国家越南也规定2030年禁止燃油车进入河内市。
日本、美国的加州于2035年,法国、西班牙则预计在2040年前完成禁售目标。
中国反而是最松的:预计时间表是2050年。
此外,不少传统燃油车的大厂,也在拥抱新能源。
凯迪拉克在今年4月中推出新款电动车后,宣布不再开发任何燃油车;宝马宣布2025年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沃尔沃、阿斯顿马丁将全面电动化年限定在2030年。
保时捷也表示除了经典911跑车外,会在2030年全面电动化。
世界市场的需求,正在朝新能源车移动。
可以说,国际上淘汰燃油车已成不可逆的趋势,科技大厂也纷纷承诺减碳目标、力推交通工具电动化,未来的产业升级、净零排放、环境保护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会落地的。
作为消费者或行业内人士,无论是否对燃油车怀有感情或者质疑,都应该积极面对这个无可阻挡的大势。
几十年前,索尼和三菱都是电子管荧光屏工业(大彩电)的领头羊,专利、技术顶呱呱。
但谁能想到,几年后三星主导的液晶屏幕就弯道超车。
后来呢?
就没有后来了,液晶屏全面取代电子管荧光屏,后者很快就成了历史的古董。
人类已经历过很多次的消费革命,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对新事物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世界就是You either lead or follow or get out of way(要么领先,要么跟随,要么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