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控制型父母,正在努力养出空心病孩子!毁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新闻资讯2023-11-30 18:31:15橙橘网

有一种控制型父母,正在努力养出空心病孩子!毁了孩子也伤了自己

作者:主创团·盛夏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和那个同学玩,你都记不住的吗?”

前两天在餐厅吃饭时,遇到了这样一对母女。

妈妈喋喋不休地训斥着,一旁的女孩则一声不吭扒着饭。

让你不要穿裙子,非要穿裙子;

吃完饭,就去把头发给我剪短了;

你现在要以学习为重,不要把时间浪费到穿衣打扮上.......

就在母亲继续输出时,小姑娘突然站起来,转身跑了出去。

只剩下妈妈愤怒的呼喊声。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处在压抑环境下,又无能力改变时,就会采用逃离来反抗。”

同为母亲,我理解“爱子心切”的焦虑,却更同情被控制笼罩的孩子。

短短的午餐时间,母亲便从着装到交友,对孩子进行了严格把控,滴水不漏,换成谁,又能不想逃呢。

哪怕我一个旁听者,都想远离这位母亲,更何况是身处其中的孩子呢。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指出: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而不幸的家庭,都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

父母控制欲太强,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父母的控制欲,是一场“以爱为名”的伤害

《少年说》中有一位叫“孔凡粤”的小小控诉者:

她有一位控制欲超强的妈妈。



“无论是我想约别人玩,还是别人想约我玩,

妈妈都总有各种理由拒绝;

妈妈甚至为我制定了五份表格,来严格要求我做什么。

大到上课下课,小到吃饭上厕所,

时间精准控制到每分钟。”

这让她的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

她希望妈妈多给她一些空间,让她自己规划人生。

而面对孩子的诉求,妈妈的解释是:

“你还小,还需要一些时间。你的合理规划离我的差距还有很远很远。”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提出过“专断性教养方式”理论。

“专断性教养方式”即:拒绝+控制,一方面强调严格控制和孩子无条件服从,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同时,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

其实父母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恰恰是因为太爱孩子,总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指导方向。

然而,孩子并不是白纸一张任父母涂写,也不是父母的缩小版,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成长逻辑。

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利用着“父母权威”这座大山死死压着孩子;

慢慢的孩子被父母的“不信任”、“不尊重”强制改造,而习惯性地被否定,也会导致孩子一步步丧失自信,变得低自尊、懦弱且没有主见。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外被霸凌的孩子,一定在家先被父母霸凌。

父母长期的控制,让孩子认为,只有听话才能存活,只有顺从才能免遭更严重的伤害和痛苦。

在父母与孩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最终只能看到,一个认为“我都是为你好的”领导者,和一个看似温顺的服从者。

而看似温顺的背后是一点点裂开的深渊,正慢慢吞噬着孩子的内心。



父母的控制欲,是一场病态的“共生绞杀”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最糟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

其中一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最糟的原生家庭,是看起来没那么糟的,甚至是完整和谐的,但控制和伤害是隐形的、间接的、无形细微又深入骨髓。

明明是伤害,却以爱和道德之名,让人陷入想远离又愧疚的两难,无法爱也不敢恨的泥潭。”

前段时间,朋友被确诊为“抑郁症”,而心理医生给出的原因是来自于长久的精神压力。

朋友的家教森严,小到一言一行、穿着打扮,大到学校选择、志愿填报,父母都滴水不漏地把控着。

记得有一次去她家玩,吃饭时,只因她太饱,剩下了蔬菜汁,没有完成妈妈营养均衡的要求,就迎来了一顿劈头盖脸地训斥。

她妈妈甚至将她许多陈年往事一一掏出来,细数她每次不听话造成的失败史,全然不顾我在旁边。

想到那次在她家的用餐,我都不寒而栗,仿佛被蜘蛛网缠住一样,渐渐难以呼吸。

成年之后,她数次向我哭诉,自己就像父母的傀儡,想远离他们,却又不敢迈步,既害怕外面的世界,又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不禁让我想到武志红老师提出的“共生绞杀”理论:

所谓共生,即双方无法离开彼此,两人在关系中,一个人完全变成满足对方需求的工具,而另一方则变得完全没有自我;

两人甚至对对方产生病态的依赖,就这样带着痛苦与怨愤纠缠在一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父母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和孩子共同演绎着一场场相爱相杀的剧情。

否定孩子的兴趣爱好,认为那只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限制孩子的交友权利,觉得对方达不到其为孩子制定的交友标准;

为孩子制定严苛高强度的学习计划,以免孩子落后一步;

甚至孩子某次鼓起勇气的申辩,也变成了忤逆家长的大逆不道。

父母就像是一位审判长,孩子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来做最终决断,却唯独忘记了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孩子的人生,就像是一个被操控的“傀儡”,父母的意志渗透在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其说是父母为孩子的人生保驾护航,倒不如说其本质就是父母的人生。

心理学家李雪曾经说过: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那么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我们爱着孩子,却用最窒息的方式,将孩子越推越远。

控制了孩子的意志,却与孩子的心咫尺天涯。

而被父母长期控制打压的孩子,最终会变成“空心人”。

他们会对一切都变得无所谓,他们的人生不是自己选择的人生,同时他们也不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父母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

宋明妮《育儿的逻辑》一书中写道:

爱和尊重有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关注对方的内心感受,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的想法,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发挥控制欲。

真正的爱和尊重,是退至孩子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

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家庭教育方面,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尽管他自己是物理学家,但是却不强制要求孩子走和自己一样的道路,继承自己学术上的衣钵。

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秉承着“放手但不放任”的理念,给予子女最大的自主权。

长子杨光诺在密歇根大学学了一段数学后,大概觉得自己和数学实在是不投缘,于是转行念了计算机科学;

次子杨光宇从小就展露出了对化学的兴趣,父母甚至允许他在自己的卧室里,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杨又礼还记得,小时候爸爸用一张漫画和她沟通,纸张上画出了“功课”和“玩耍”,让她自己做选择,规划时间。

在三个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杨振宁从来不干预他们的事情,不强制子女做违背自己内心的选择;

反而是从小教育子女,遵循自己的内心,勇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要敢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也正因为杨振宁夫妇的放手和鼓励,他的三个子女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好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自己选择失误,便替孩子做选择、做决定,殊不知,真正能够让孩子成长的,永远是父母的信任和尊重。

而父母需要做的,便是放手,信任孩子的选择。

孩子敢于选择,也敢于放弃;

敢于受挫,也敢于迎接任何困难。

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自主的个体,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一书中写道:

教育最本质的起点和最终级的终点,是尊重生命和了解生活的全部意义。当我们抛弃想要孩子成为这个或那个的野心和框架时,才能让孩子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自己内在的智慧。

人生的这趟航行中,只有孩子自己掌舵,才能真正地经历人生的浮浮沉沉、风风雨雨。

在每一个大浪下锻炼胆量,在每一个航道的分叉处选择方向,一次次的经验积累,才能让孩子在人生的这趟旅途中自如前行。

父母适时地放手,是对孩子的最大成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