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最近在和几个当老师的朋友就换位思考问题进行交流时,看到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
以前总是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很贬义的。但这句“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却让我豁然开朗。如果我们老师真的能如此,岂不是我们的学生有福了?
杨绛先生曾经说:“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我们当老师的,只有俯下身去,蹲在学生旁边,将心比心,才有可能看到学生的真实状况。
我们评价老师的书是否教得好,有很多评价指标。但我想,能够“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评课的时候也要如此。课上得好的老师都是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人,反之,课堂教学有问题的老师多半都是没有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心中有课标、有大纲、有教材、有考试得分技巧、有上级领导的指示,还有他自己,唯独没有学生。有的老师心目中也有学生,但只有几个尖子生。
我们平时讲教育学生要有的放矢,要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心中要有学生,每个具体的、活生生的、秉性天赋各异的学生。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这就是“度学生之腹”。
有人把“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上升到了心理学的高度,把它叫做:做学生的“心理同龄人”。
什么是心理同龄人?其本质就是要求我们老师站在孩子角度和孩子对话,唯有这样,孩子才会走近老师并接受他们的“诲人不倦”。如果老师高高在上,尽管你口若悬河,终究是“对牛弹琴”。
“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还会给学生以亲近感,说到底就是师生“共情”,让学生觉得你是他的同道中人,同流才能“合污”。
“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这样教师能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做他们学业上的导师和生活上的朋友,自然受学生的喜爱,毕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嘛。
当然,“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举一个我们教学中最常见的例子。
老师如何利用好黑板?
咱们都算是上过学的人,就算你没当过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老师应该怎么利用好黑板呢?
也许有人很快就有了答案:第一,字迹工整;第二,简洁明了。当然,“敲黑板”算不算是一种形式的利用?也许算吧。
但仔细思考一下,又觉得刚才说的似乎不妥。第一,字迹工整,这是一句废话,哪个老师不想在学生面前露一手:把字写得既工整又漂亮。字写得丑的老师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丢这个人啊?第二点,何谓简洁明了?板书都是老师在课前早就设计好了的,它只能是根据需要来确定,自从有了PPT之后,老师们越来越不喜欢板书了,简洁明了不用再强调了,就怕老师太简单,甚至没有板书了。
我们下面再看看北京十一学校是怎么利用黑板的。他们做了如下规定:
1. 检查板书字号大小,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看得清楚;
2. 利用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的同学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3. 列出上课计划,将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学生仍然能够看到问题;
4. 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时,不要再讲课;
5. 尽量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的内容,以使学生对将要上课的内容纲要有个大致了解;
6. 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
7. 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
8. 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应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看完这几条,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不仅知道了如何利用黑板,你甚至领悟到了太多如何当一个老师的心法。学校为什么这么规定,是因为他心中一直有学生。
我们一般人心目中,黑板嘛,不就是板书一下教学内容,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无非就是老师、字迹、内容、课程、黑板、粉笔,唯独心里没有学生。
能做到这些,真是“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的高级层次了。
我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次,美国的大思想家爱默生和儿子想把家里的一头牛赶回牛棚,两人一前一后,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还是徒劳无功。路过的女佣看见两个大男人累得汗流浃背、青筋暴突,但距离牛棚还是很远,就赶忙上前去帮忙。她只拿了一些草让牛咀嚼着,边喂边向牛棚引它,很快牛就进入了棚里,两个男人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
女佣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将牛赶进棚,就是因为她知道牛心所想,即“度牛之腹”,用一把它最喜欢的草就完成了两个大男人都无法完成的事。这就是“需求点把握”的强大功能,抓住对方的需求,你才能顺利地打开那间想要进入的房门,并且受到主人的真诚欢迎。
又回到教育上来,“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就是抓住学生所思、所想、所求,这样老师就更容易施展自己的教育手段。
我们平时总是说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但实际上,由于我们是成年人面对孩子,又占据道德和心理优势,我们自觉不自觉就控制了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而不是“度学生之腹”。
真正“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其实也不好理解,因为它要求我们学校、老师的思维、理念达到一定的高度。
有一所学校招聘老师的做法令人深思。
这所学校招聘老师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把应聘者分成六个人一组,来讨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如,假设你班上有同学之间发生了冲突,作为老师,你该怎么办啊。讨论开始后,招聘者就在旁边观察这些应聘者的讨论过程。
那这个环节考察的是什么呢?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吗?不是。是说服别人的能力吗?也不是,是看这个人是不是一个有很强控制感的人。
请注意啊,控制感强的人得到的可不是高分啊,恰恰相反是低分,他很可能就因此出局了。为啥呢?
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在同辈人当中都表现得很有控制感,那等他当了老师之后,对学生就更有控制感了。
他带的班级也许成绩不错,但是很可能是以学生得不到尊重为代价的,这个损失就大了。
就像我最近看的一句话,说老师是什么人啊?是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的人,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的人。
这种“以老师之心,度学生之腹”,思维应该到达一定高度了吧!
作者简介
严新财,曾用名“严新才”,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教育专家、校园作家。花都区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作家协会、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民办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专家。曾任江西萍乡一中校长、湖北通城育才中学校长。现任广州中大附属雅宝学校副校长、雅正学校副校长、雅宝小学校长。著有《走过迷惘的日子》《一只蝴蝶》《培养精英——做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和《一诺千金》等。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严新财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